1. 麥哲倫海峽景觀特征
麥哲倫海峽:南美洲大陸南端同火地島等島嶼之間的海峽(西經(jīng)71度零分,南緯54度零分)。位于南美洲大陸南端和火地島、克拉倫斯島、圣伊內(nèi)斯島之間。
馬六甲海峽:亞洲的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有一條細長的水道,呈東南—西北走向。
白令海峽:位于亞洲東北端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間.
2. 麥哲倫海峽的自然景觀
南美洲合恩角附近的海峽,以麥哲倫的名字命名,麥哲倫海峽~
麥哲倫海峽西班牙語作Estrecho de Magallanes,位于南美洲大陸南端和火地島、克拉倫斯島、圣伊內(nèi)斯島
之間。因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1520年到此考察而得名。東端與阿根廷相接,余部全在智利領(lǐng)海內(nèi)。東起大西洋畔的維爾赫納斯(Virgenes)角與圣埃斯皮里圖(Espiritu Santo)角,西至德索拉西翁(Desolacion)島皮勒(Pillar)角抵太平洋。東連大西洋,西通太平洋。海峽兩岸海岸線迂回曲折,海峽被中部的弗羅厄得角分成東西兩段,西段呈西北——東南走向,中段南北走向,東段又從西南折向東北,自西至東,拐了一個直角彎。中、西段的海岸也很曲折。兩岸陡壁聳立,海岬、島嶼密布。峽中風(fēng)大多霧,潮高流急,多旋渦逆流,海上時有浮冰,不利于航行。所以這里一直以來成了一個人跡罕至的海域,大西洋和太平洋被分隔在海峽兩邊。
3. 麥哲倫海峽的由來
麥哲倫海峽東連大西洋,西通太平洋,東西長592千米,南北寬3.3~33千米。海峽被中部的弗羅厄得角分成東西兩段。西段海峽曲折狹窄,入口處寬度48千米,最窄處僅3.3 千米,水深較深,最深處達1170米。
4. 麥哲倫海峽的氣候特征
麥哲倫海峽位于南美洲大陸最南端,由火地島等島嶼圍合而成。
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于1520年首次通過該海峽進入太平洋,故得名。麥哲倫海峽蜿蜒曲折,長592千米,最窄處僅有3.3千米,最寬處卻有32千米左右。麥哲倫海峽是南大西洋與南太平洋之間最重要的天然航道,但由于長期惡劣的天氣,加上海峽狹窄,所以船只很難航行。
麥哲倫海峽東連大西洋,西通太平洋,東西長592千米,南北寬3.3~33千米。海峽被中部的弗羅厄得角分成東西兩段。西段海峽曲折狹窄,入口處寬度 48千米,最窄處僅 3.3 千米,水深較深,最深處達1170米。兩側(cè)巖岸陡峭、高聳入云,每到冬季,巨大冰川懸掛在巖壁上,景象十分壯觀,每逢崩落的冰塊掉入海中,會發(fā)出雷鳴般巨響并威脅船只航行。
東段開闊水淺,主航道最淺處只有20米,兩岸是綠草如茵的草原景觀,海峽處于南緯50多度的西風(fēng)帶,強勁而飽含水汽的西風(fēng)不僅給海峽地區(qū)帶來低溫、多雨和濃霧,而且造成大風(fēng)、急浪,是世界聞名的猛烈風(fēng)浪海峽,不利于航運發(fā)展,但在巴拿馬運河開通前,是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間的重要航道。
5. 麥哲倫海峽作用
麥哲倫航海探險船隊的首次環(huán)球航行成功,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人們證明:地球是圓的,世界海洋是一個整體.從此,地圓學(xué)說便廣泛流傳,為世人所認同.麥哲倫的突出貢獻在于他以頑強的意志、一往無前的精神指揮了首次環(huán)球航行,發(fā)現(xiàn)了溝通大西洋、太平洋的麥哲倫海峽,征服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開拓了一條從歐洲經(jīng)麥哲倫海峽抵達亞洲東部的航線。
總而言之,環(huán)球航行把業(yè)已開始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推到了最高潮。首次環(huán)球航行在航海史上具有最重大的意義。這次航行從西歐出發(fā).向西橫渡了大西洋,繞過了南美洲,橫渡了太平洋,穿越了南洋(馬來)群島,橫渡了印度洋,繞過了非洲,回到了西歐。前后歷時整整3年,行程8萬公里(按皮加費培統(tǒng)計的14460里格乘以5.56公里。東西經(jīng)過了360個經(jīng)度,南達南緯52度(船隊),北抵北緯43度(特立尼達號),航跡面積達4.22億平方公里, 這是人類歷史上迄當(dāng)時為止航程最長、歷時最久、航跡面積最廣的航行,它把15世紀初以來的大航海時代推進到又一個嶄新的階段,即環(huán)球航行階段。
6. 麥哲倫海峽風(fēng)光
麥哲倫航海探險船隊的首次環(huán)球航行成功,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人們證明:地球是圓的,世界海洋是一個整體.從此,地圓學(xué)說便廣泛流傳,為世人所認同.麥哲倫的突出貢獻在于他以頑強的意志、一往無前的精神指揮了首次環(huán)球航行,發(fā)現(xiàn)了溝通大西洋、太平洋的麥哲倫海峽,征服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開拓了一條從歐洲經(jīng)麥哲倫海峽抵達亞洲東部的航線。
總而言之,環(huán)球航行把業(yè)已開始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推到了最高潮。首次環(huán)球航行在航海史上具有最重大的意義。這次航行從西歐出發(fā).向西橫渡了大西洋,繞過了南美洲,橫渡了太平洋,穿越了南洋(馬來)群島,橫渡了印度洋,繞過了非洲,回到了西歐。前后歷時整整3年,行程8萬公里(按皮加費培統(tǒng)計的14460里格乘以5.56公里。東西經(jīng)過了360個經(jīng)度,南達南緯52度(船隊),北抵北緯43度(特立尼達號),航跡面積達4.22億平方公里, 這是人類歷史上迄當(dāng)時為止航程最長、歷時最久、航跡面積最廣的航行,它把15世紀初以來的大航海時代推進到又一個嶄新的階段,即環(huán)球航行階段。
7. 麥哲倫海峽的重要意義
麥哲倫航海探險船隊的首次環(huán)球航行成功,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人們證明:地球是圓的,世界海洋是一個整體。
從此,地圓學(xué)說便廣泛流傳,為世人所認同。麥哲倫的突出貢獻在于他以頑強的意志、一往無前的精神指揮了首次環(huán)球航行,發(fā)現(xiàn)了溝通大西洋、太平洋的麥哲倫海峽,征服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開拓了一條從歐洲經(jīng)麥哲倫海峽抵達亞洲東部的航線,到達了印度,人們的野心開始膨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