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200mmf2定焦鏡頭照片
鏡頭定位 :135mm全畫幅鏡頭
鏡頭用途 :超長焦鏡頭
鏡頭類型 :定焦
鏡頭結(jié)構(gòu) :7組9片
鏡頭卡口 :佳能EF卡口
變焦方式 :無變焦
濾鏡尺寸: 72mm
驅(qū)動馬達: USM
遮光罩 :ET-83B II
最大光圈 :F2.8
最小光圈 :F32
光圈葉片數(shù) :8片
焦距范圍 :200mm
最近對焦距離: 1.5m
最大放大倍率 :0.16倍
視角范圍 水平:10度
垂直:7度
對角線:12度
鏡頭直徑: 83.2mm
鏡頭長度 :136.2mm
鏡頭重量 :765g
2. 佳能200f1.8定焦鏡頭
長焦選70-200F2.8,定焦選85mmF1.4。
長焦70-200/2.8鏡頭,攝影人都稱之為“小白”鏡頭,也是經(jīng)過眾多玩家的考驗,絕對是款好鏡頭,足以勝任人像或是其它題材的拍攝,畫質(zhì)好、對焦快,銳度也好,焦外是最值得稱贊的,很柔美,本人覺得,它是拍攝人像不可少的一款鏡頭,當然,小白也是佳能用戶應當必備的一個鏡頭,最值得推薦。
定焦85/1.4,雖然佳能出品了85/1.2鏡頭,號稱人像鏡皇,確實是特大光圈,不過85/1.4鏡頭,各方面表現(xiàn)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對焦速度上也快,成像也是很銳利,焦外的表現(xiàn)上很完美,價格也相比1.2的便宜不少,但本人覺得在畫質(zhì)及成像質(zhì)量上都差不多。
3. 佳能200mmf2定焦使用感受
佳能18-200mm鏡頭拍人像還可以,但與大光圈定焦鏡頭相比差距還是很明顯的。佳能18-200mmF3.5-5.6作為一枚大變焦比變焦鏡頭,從焦段上涵蓋了拍人像常用的中長焦段,拍人像完全沒有問題,光圈也不算小,但往往這類大變焦比鏡頭更注重便捷性和性價比,成像質(zhì)量差強人意。
4. 佳能200mmf2.8定焦鏡頭
一、優(yōu)點
成像質(zhì)量好。以佳能 佳能(Canon)EF-S 18-200mm f/3.5-5.6IS鏡頭為例,與佳能2470 f2.8二代變焦鏡頭對比。通常情況下,鏡頭在最大光圈時的成像效果都不是最好,而對于50 1.8來說,2.8光圈并不是最大光圈,相對的在銳度和清晰度上就略勝一籌。
2.進光量較大。目前變焦鏡頭常用的最大光圈就是f2.8,相對于定焦鏡頭的f1.8甚至f1.2來說要小不少。在白天或者光線條件好的情況下這個差距不是很明顯,但一旦遭遇陰天或者夜景等弱光拍攝,光圈越大,我們就可以把iso降的越低,從而使噪點更少,直接提升最終成像的質(zhì)量。
3.重量輕,體積小。這一點乍一看似乎不是什么大的優(yōu)勢,但如果我們有過長時間拍攝或旅拍的經(jīng)驗,就會理解一套輕便的裝備是多么的重要。同樣以佳能鏡頭為例,即便是在定焦鏡頭哦中已經(jīng)是巨人的85 f1.2和同樣包含85焦段的70 200 f2.8比起來也要輕便的多,避免了長槍短炮的麻煩。
4.價格便宜。好的變焦鏡頭價格不菲,而前文中用于舉例的50 f1.8的價格不過幾百元,就可以獲得一個成像相當不 錯的鏡頭,確實是初學者必備的選擇之一。而常說的“大三元”,即常用的三個焦段 f2.8變焦鏡頭則都在一萬元以上。對于初學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經(jīng)濟壓力。
二、缺點
1.使用不便。雖然定焦鏡頭輕且體積小,但是畢竟只有一個固定的焦段,在節(jié)奏較慢的寫真拍攝中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如果在街拍、紀實拍攝或婚禮、會議等拍攝中,有限的焦段會導致拍不到想要的畫面,而換鏡頭的時間更是會錯過很多“決定性瞬間”。這也是定焦鏡頭最大的不便。
2.損傷機身。頻繁的更換鏡頭會導致機身進灰,如果在惡劣的拍攝環(huán)境中(比如雨天、沙漠旅拍等)情況更甚。更換鏡頭不熟練也無形中提高了摔壞鏡頭的可能性。
5. 佳能200mm/f2.0定焦鏡頭
一般的說,望遠鏡=標準鏡N倍,即望遠鏡頭/標準鏡=倍數(shù),亦就是講,例:一個200mm望遠鏡頭,拍攝200M中的景物,所得到的影像,若用標準鏡頭拍攝同樣大小的影像,(理論上)必須在離景物50M處拍攝!(如此類推)
鏡頭簡介
鏡頭在影視中有兩指,一指電影攝影機、放映機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學部件,由多片透鏡組成。各種不同的鏡頭,各有不同的造型特點,它們在攝影造型上的應用,構(gòu)成光學表現(xiàn)手段;二指從開機到關機所拍攝下來的一段連續(xù)的畫面,或兩個剪接點之間的片段,也叫一個鏡頭。一指和二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為了區(qū)別兩者的不同,常把一指稱光學鏡頭,把二指稱鏡頭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