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望遠鏡轉接單反
倍率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望遠鏡物鏡的焦距。焦距越長,倍率越大。反之亦然。 所以,不同的望遠鏡,會有不同的倍率。 望遠鏡物鏡的焦距/(單反相機的)標準鏡頭的焦距=倍率。 單反相機標準鏡頭的焦距可以查看你的相機。通常,從前的膠卷照相機標準鏡頭的焦距一般都是50毫米,現(xiàn)在的數(shù)碼相機的焦距則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
2. 望遠鏡接微單
微單是一種新結構的數(shù)碼相機,因為體積小、便于攜帶、鏡頭可更換,也提供單反畫質而受到廣大攝影愛好者的青睞,每一位攝影師的配備中都是由微單加單反的組合,以使用不同場景。
【構圖】
其中構圖要用到的是網(wǎng)格線,分三等分網(wǎng)格、方形網(wǎng)格、對角+方形網(wǎng)格,大部分微單只有這些。
三等分:以黃點為例,分割成1/3和2/3,上下和左右皆是,避免每次將實物放中間,顯得太死板,這樣一來畫面就有了一種立體感。
方形格:就是縱橫6×4,方法以上相同,看黃金分割點。
對角+方形:4×4加一對角,看對角重合點。
【以上都是遵循著黃金分割的原則】
【焦段】
魚眼8mm-16mm——夸張?zhí)貙?,變形嚴重,不建議適用
超廣角18mm-24mm——近距離拍攝
廣角28mm-35mm——旅游風景記實
標準鏡頭50mm——攝影人像寫真記實
人像鏡頭85mm-135mm——人身拍攝(人像最佳焦段)
更高的是望遠鏡頭,微單不需要用這樣的鏡頭。記住上面適用范圍,拍什么都簡單多了。
【高感IOS】
IOS越高,感光越敏感,快門越快,動態(tài)能被定格,噪點增加,反之IOS低。高感光大多用于夜景抓拍,為了使照片不失真,建議不要開到最大,微單相機的降噪功能不是很強,同時使用動作防抖抓拍,可以將多張高感拍攝照片合為一張。
【手動對焦】
弱光對焦、對比不夠對焦、風景構圖對焦、HDR、色調映射等需后期處理的對焦、隔物拍攝(玻璃鏡子)、人像拍攝對焦。注意:自動對焦方便,手動對焦精準,也可手動和自動相互配合使用,如長焦距情況下。
【自動對焦】
基本所有場景都可以使用自動對焦。
【三腳架使用】
固定相機,拍攝長時間曝光的夜景時一定要用三腳架,人像風景自拍都可以用到三腳架,入門生不妨用多三腳架練習拍攝。
注意事項
微單相機入門建議選擇2000以上的,如索尼黑卡,富士X系列
隨身攜帶,隨時拍下喜歡的東西,拍照就是一個摸索的過程
以上適用有了解過相機基本操作的新手
3. 望遠鏡轉接單反卡口
先簡明的回答:小口徑的物鏡,肯定不會清晰,正常視力的人估計50米外就辨別不清人臉了。
我還是把我以前的答案給你說一下吧,讓你理性的理解望遠鏡的原理:望遠鏡不能說能看多遠的,這事外行話。
就像你可以看到牛郎星,就等與肉眼可以看見到牛郎星16(光年)*94600億(公里)這么遠的距離啊,呵呵。
應該說你打算在2km看清什么?如果想看清一個人的臉,那么你要100倍的望遠鏡就夠了。
這里前提是假設你能分辨20米外人的臉,那么2000m/20m=100 你需要100倍的望遠鏡。
假設你能分辨2米外書上的字,想看清2km外的書上的字,那么2000m/2m=1000 你需要1000倍的望遠鏡,明白了吧,兄弟。
其次你說的要清晰,這和物鏡的口徑有關,口徑越大越清晰!所以專業(yè)天文望遠鏡的口徑在數(shù)米以上! 一般天文望遠鏡口徑10cm以下口徑都屬于娛樂型的,一般怎么也要15cm以上口徑才好觀察星空。
具體望遠鏡我不是專家也不是商家,所以建議你到淘寶上找吧,有帶單反相繼卡口的就可以用單反相機拍照,現(xiàn)在不是單反的相機和攝影機也有專用的接口可以照相攝像啦,你可以搜索一下,價格嘛,一般娛樂型200倍左右望遠鏡的100-300元(注意你說的單桶望遠鏡一般高倍數(shù)的都是開普勒望遠鏡,就是說成像是反的(星空觀察一般正反一樣),軍用雙筒望遠鏡觀察人物的一般是正像的伽利略式望遠鏡),口徑大的話,500倍左右的500-1000,再高檔的望遠鏡幾千數(shù)萬的都有啊,看你的要求了。
最后我估計你是想拍人像,用倒像的200倍以上的娛樂型的天文望遠鏡就可以的,200-300元即可,注意一定要有穩(wěn)定的腳架!反正拍完倒過來看就行了,因為同樣倍數(shù)的倒像的天文望遠鏡比正像的望遠鏡便宜多了。
4. 望遠鏡改相機鏡頭
望遠鏡是可以連接監(jiān)控攝像頭的。這個還是主要看望遠鏡有沒有合適的接口。 如果沒有接口,可以到攝影器材店買通用的接口。
該望遠鏡揭開神秘面紗:兩架相同的大型裝置,一個安裝在美國布魯克林大橋,另一個安裝在英國的泰晤士河。每個裝置都有37英尺長,11英尺高。站在巨大的圓形鏡頭前,倫敦人可以看見大洋彼岸的紐約人。只是目前的技術還不支持對話,聽不見對方的聲音。 據(jù)悉,望遠鏡的兩端都裝備了高清的攝像機,通過海底的隧道傳播圖像信號。 設計方認為,該望遠鏡可以為人們提供別出心裁的相聚。
5. 望遠鏡接相機
不可以的,就算是接口相的單筒望遠鏡,能裝到機身上,也是不可以的,這是因為望遠鏡和相機鏡頭的成像原理不同.望遠鏡成的是虛像,成像點位于另一則.所以在感光器上是不能成像的,最終可能是模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而且望遠鏡的成像質很差,達不到鏡頭成像的標準。
6. 望遠鏡連接單反
1、為了避免月亮拍攝效果欠佳,ISO的選擇一般在:100-200; 比較專業(yè)的照相機根據(jù)ISO噪點產生情況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超過400。
2、光圈的選擇:光圈的選擇是需要根據(jù)環(huán)境來定的:需要我們觀察當時的天氣情況,最重要的是天氣的能見度空氣的通透度,一般為了滿足月亮的拍攝,我們可以從F16-F5.6進行試選擇!這種選擇目的是為了:滿足快門速度,將月亮拍的清晰完美!
7. 望遠轉換鏡頭
一、結構不同。
潛望長焦相對于傳統(tǒng)的長焦,需要增加反射面來把光路彎折90度。這個反射面可以是單純的反射鏡或者是利用全反射的棱鏡,棱鏡相對來說更加常用。
二、優(yōu)勢不同。
潛望長焦模組由于將光路彎折了90*,所以把模組的厚度(Z 軸高度)轉化為長度(X 軸長度)。這樣在Z軸高度不變的情況下實際焦距能做得更長。
傳統(tǒng)長焦的優(yōu)勢在于結構簡單。由于不需要棱鏡或者其他的結構用于反射,所以傳統(tǒng)長焦擁有更少的光損,更小的模組體積。
潛望長焦和長焦區(qū)別
1、結構:潛望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長焦,需要增加反射面來把光路彎折90。這個反射面可以是單純的反射鏡或者是利用全反射的棱鏡,棱鏡相對來說更加常用。
2、優(yōu)勢不同:首因為長焦模組的等效焦距很長(一 般都超過80mm,大多數(shù)在100mm等效左右),導致。傳統(tǒng)結構如果要控制厚度,同時又不想犧牲等效焦距,那么只能用小底(1/5.5" 左右[1])而潛望式長焦模組由于將光路彎折了90*,所以把模組的厚度(Z 軸高度)轉化為長度(X 軸長度)。
潛望長焦和長焦區(qū)別
照相機鏡頭的潛望長焦跟普通長焦的區(qū)別在于光路不同。潛望長焦的光路是帶拐彎的,有折射有反射,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在不改變焦距的情況下,減少鏡頭前后物理尺寸長度普通長焦的光路是只有折射沒有拐彎反射,這樣鏡頭物理尺寸就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