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戲劇竇娥冤視頻
李慧珍原唱。
這是元代戲曲家關(guān)漢卿的元雜劇代表作,也是元雜劇悲劇的典范,該劇劇情取材自東漢"東海孝婦"的民間故事。講述了一位窮書生竇天章為還蔡婆婆借他的銀子,不得已將女兒竇娥抵給蔡婆婆做童養(yǎng)媳,沒過幾年竇娥的夫君早死。適逢蔡婆婆索要賽盧醫(yī)還錢,卻險些被賽盧醫(yī)害死。幸得張驢兒父子相救。
2. 竇娥冤表演
一名女子,一段奇冤,一則故事,一處震撼!
雪花漫天,葬的不是她的身,是心;
狂風(fēng)大作,吞得不是她的肉,是魂;
生于亂世,埋于亂世,不求榮華高座,但求無慮無憂;
被誣陷時,無人助援;被殘害時,無人呼冤;是了,一無所有,有的是她不屈的身,不甘的心,不死的魂!上天對人不公,那就讓鮮血撒滿潔白,讓寒冰冷凍烈日!
3. 竇娥冤話劇
分別是:《竇娥冤》、《趙氏孤兒》、《長生殿》、《桃花扇》
1.《竇娥冤》
不僅揭示元代社會的黑暗,還賦予主人公竇娥以決不妥協(xié)的性格。它著重描畫她那股驚天地、泣鬼神的如虹怨氣,使這個默默無聞的童養(yǎng)媳,化作一顆光芒四射的彗星,劃破那籠罩蒼穹的黑夜,給人們帶來一線光明,給作品現(xiàn)實主義的軀干灑上一層瑰麗的浪漫色彩。作者還以高超的藝術(shù)手腕,細致地刻劃了竇娥內(nèi)心的矛盾沖突,和性格的不同側(cè)面,使她成為一個令人同情和崇敬的、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
2.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寫春秋時期晉國朝廷內(nèi)外忠與奸的斗爭,以及由此引起的圍繞趙氏孤兒而展開的迫害與反迫害的斗爭。雜劇一方面揭露了奸臣屠岸賈兇狠殘忍的罪惡行徑;另一方面寫了了程嬰、韓厥、公孫杵臼等人,冒死歷險、慷慨赴義的俠義精神,形成了激烈的戲劇沖突。由于權(quán)奸屠岸賈得到昏君支持,氣焰囂;正義一方暫時居于被動地位,歷盡艱險,受盡迫害,這就決定了這場沖突的悲劇性。而趙氏孤地地得以保全,終于除奸報仇,則使悲劇在壯烈之中蘊蓄著勝利的希望,表達了中國人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傳統(tǒng)觀念。因此,全劇回蕩著一種磅礴的正義精神,形成悲憤而昂揚,慘烈而豪壯的基調(diào),激勵人們樹立正義必然戰(zhàn)勝邪惡的堅定信念。
3.長生殿
以安史之亂為背景,寫了唐明皇李隆基和貴妃楊玉環(huán)的愛情故事。關(guān)于李、楊的故事,安史之亂以后,便在民間廣泛流傳。在唐代就出現(xiàn)了《長恨歌》和《長恨歌傳》那樣影響深遠的作品。這些作品把李、楊的愛情悲劇和安史之亂聯(lián)系起來描寫,批評唐明皇荒淫誤國,有一定積極意義?!堕L恨歌》的作者白居易是當(dāng)時的進步詩人,他本身在愛情上有過痛苦的經(jīng)歷,在描寫李、楊的宮廷生活時,就把他“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保ㄒ姲拙右住稘搫e離》詩)的痛苦經(jīng)歷和“愿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水,枝枝連理生”(見白居易《長相思》詩)的進步愛情理想,溶注進去,歌頌了李、楊愛情的生死不渝。
4.桃花扇
描寫南明興亡的歷史悲劇。作者是忠實于史實的,他在《桃花扇凡例》中說:“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確考時地,全無假借;至于兒女鍾情,賓客解嘲,雖秒有點染,亦非烏有子虛之比?!笨咨腥嗡鸭妨?、構(gòu)思創(chuàng)作前后達十余年,并且三易其稿,可見其創(chuàng)作態(tài)度之嚴肅。但作者又并不為史實所囿,而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礎(chǔ)認認認認真地地組織、安排、集中、穿插,以適合于當(dāng)時舞臺演出的要求,使人們從這栩栩如生生的舞臺藝術(shù)形象中接受記憶猶新的歷史教訓(xùn),達到他在《桃花扇小引》中所揭示的“不獨使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chuàng)人心,為末世之一救”的目的。
4. 竇娥冤戲曲視頻
不是,列表如下:
普羅米修斯(古希臘·埃斯庫羅斯)
俄狄浦斯王(古希臘·索??死账?
美狄亞(古希臘·歐里匹得斯)
奧賽羅(英國·莎士比亞)
凡尼亞舅舅(俄國·契訶夫)
大雷雨(俄國·奧斯特洛夫斯基)
陰謀與愛情(德國·席勒)
哀格蒙特(德國·歌德)
安德洛瑪刻(法國·拉辛)
熙德(法國·高乃依)
這是中國十大悲劇
竇娥冤》——元朝關(guān)漢卿
《趙氏孤兒》——元朝紀君祥
《精忠旗》——明朝馮夢龍
《清忠譜》——清朝李玉
《桃花扇》——清朝孔尚任
《漢宮秋》——元朝馬致遠
《琵琶記》——明朝高則誠
《嬌紅記》——明朝孟稱舜
《長生殿》——清朝洪升
《雷峰塔》——清朝方成培
5. 竇娥冤戲劇經(jīng)典片段
《竇娥冤》的故事發(fā)生在元朝。距今約803年 (1206年建元)
或者大約距今738年(因為也有一說是1271年建元)
元朝 《竇娥冤》是關(guān)漢卿最重要的劇作之一?,F(xiàn)代戲劇家田漢創(chuàng)作話劇《關(guān)漢卿》(《語文讀本》第四冊選有該劇片斷)時,也是以關(guān)漢卿創(chuàng)作《竇娥冤》作為劇作核心情節(jié)的?!陡]娥冤》歷來被列為元曲四大悲劇和中國十大悲劇之首。課文節(jié)選部分,是《竇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劇的高潮部分。劇作借弱小無助的竇娥的不幸命運,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元代黑暗現(xiàn)實的觸目驚心的圖畫。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劇作賦予主人公竇娥堅強的意志和強烈的反抗精神。這個自幼被賣作童養(yǎng)媳,備受凌辱,最后又被無辜推上斷頭臺的弱女子,不僅敢于指斥天地鬼神,還大聲控訴“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劇作還為竇娥設(shè)計了臨刑前的三樁誓愿,借助超現(xiàn)實的夸張與想象,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手法,增強了劇作的感染力,使整個作品達到“寓褒貶,別善惡,分是非,明愛憎”的目的。
6. 戲劇《竇娥冤》
昆曲劇目
窮書生竇天章曾借蔡婆婆的高利貸,如今還不岀來,再加進京趕考又需要盤費,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把七歲女兒端云抵押給蔡家做童養(yǎng)媳。蔡婆把端云改名為竇娥,十年后與兒子完婚。但不上兩年,蔡婆的兒子病故,竇娥便成了寡婦。有一天,蔡婆去城南向賽盧醫(yī)討債,賽盧醫(yī)卻把她引到荒郊加以謀害,被路過的潑皮張驢兒父子救下。當(dāng)張驢兒得知她家只有婆媳二人后,便逼著竇娥嫁給自己。竇娥堅決拒絕,張驢兒便下毒在羊肚兒湯內(nèi),原想毒死蔡婆后霸占竇娥,但張父不知,誤喝而死。張驢兒即誣告竇娥毒死己父。
楚州太守桃機是個貪官,在接受張的賄賂后,竟對竇娥嚴刑逼供,并刑訊蔡婆。竇娥為了救護婆母,含冤招認,被判斬首。在法場上,竇娥負屈銜冤,無處申訴。臨刑時,她對天發(fā)下三樁誓愿:血飛白練,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此證明這官司的冤枉。結(jié)果都一一應(yīng)驗了。三年后,竇天章受命為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到楚州審查案卷,竇娥的鬼魂訴說冤情。竇天章即下令拘捕張驢兒和賽盧醫(yī),當(dāng)堂復(fù)審,判處張驢兒死刑,賽盧醫(yī)充軍,桃機革職,竇娥的冤案得到了辨白昭雪
7. 竇娥冤戲曲全集劇
《竇娥冤》全稱《感天動地竇娥冤》,發(fā)生于元朝,是元朝關(guān)漢卿的雜劇代表作,它的故事淵源于《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是中國十大悲劇之一的傳統(tǒng)劇目,是一出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廣泛群眾基礎(chǔ)的名劇。關(guān)漢卿(約1234年以前-約1300年左右),原名不詳,字漢卿,號已齋(又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今山西省運城)人,另有籍貫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等說。元雜劇奠基人,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居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的戲劇創(chuàng)作十分豐富。劇目有六十多個,劇本大多散佚。他的雜劇,有悲劇、有喜劇,題材廣闊,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他的《竇娥冤》《救風(fēng)塵》《望江亭》《魯齋郎》《單刀會》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劇中最優(yōu)秀最光輝的劇本,它猶如一篇聲討元代統(tǒng)治者的檄文,通過純潔、善良的竇娥的悲劇,揭露了元代社會高利貸盤剝、地痞流氓橫行和官吏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撻了元代社會的混亂、畸形和吃人的丑惡本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