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像鏡頭和普通鏡頭區(qū)別
單片好一點吧,一體的那種全部覆蓋的話對散熱不大好。尤其不要買那種很大很厚的一片亞克力,在脫取套套的時候會一起掉下來,戴上去以后特別厚一塊。
最關(guān)鍵的是,它會影響雷達鏡頭,使用人像模式或者放大鏡頭之后,虛化功能不準確了。不如那種單片式的鏡頭膜。
2. 人像鏡頭和普通鏡頭區(qū)別大嗎
你在購買單反相機時如果選擇的是套機,就會配套一個鏡頭給你,這個鏡頭就是“套頭”,可以基本滿足一般情況下的拍攝需求。因為套頭比較便宜,因此它的成像質(zhì)量也很一般(這里說的“一般”是與高檔鏡頭相比較,當然比普通相機要強得多了),所以很多對照片質(zhì)量要求高的人就不要套機,只買機身,然后自己選配鏡頭(一般都會配兩個以上的鏡頭)。
2、鏡頭參數(shù)里比較重要有:焦距、最大光圈、是否防抖等。比如18-55就是指這款鏡頭的變焦范圍是18-55mm,F(xiàn)3.5是最大光圈,IS是防抖鏡頭。什么樣的鏡頭好?對于佳能來說,L級的紅圈鏡頭就是高品質(zhì)的象征,當然價格也高得嚇人,一支鏡頭幾千上萬都是很正常的。
3. 人像鏡頭和廣角鏡頭區(qū)別
定焦鏡頭是不能變焦的,也就是畫面不能拉近、推遠。這類鏡頭大多光圈很大,是拍人像的首選鏡頭。 廣角長焦是說一個鏡頭的焦段比較長,既有廣角又有長焦的鏡頭,是拍攝風景的首選鏡頭。例如焦距28-200mm鏡頭,廣角端就是28,長焦端就是200
4. 單反人像鏡頭和風景鏡頭區(qū)別
照相機中,有可換鏡頭和不可換的機型,單反相機都能換鏡頭,旁軸機多數(shù)不能換鏡頭、卡片機、傻瓜機都不可換鏡頭,可換鏡頭的相機能擴展多種功能,使用上豐富多彩,而不可換鏡頭的相機,功能較為局限,只能使用原機設(shè)計的鏡頭,可玩性稍微差,但原廠機設(shè)計上的鏡頭也是有它的合理性。
5. 人像鏡頭和普通鏡頭的區(qū)別
二者的區(qū)別在于拍攝視角與景深都不相同,所以適用場合也不同。廣角攝像頭的視角寬廣適合拍攝宏大場景,如自然風光等,遠近景都可以拍攝清晰;普通攝像頭視角比較符合人眼視覺效果,適合中距離拍攝人像、建筑等,影像畸變比較小。
6. 佳能普通鏡頭和人像鏡頭有什么區(qū)別
其實18-135是一支非常好的c畫幅鏡頭,比18-55強大很多,前些年60d,70d,80d上的主力鏡頭,3.5-5.6光圈,防抖功能強大,我剛開始玩的時候搭配在70d上,快門速度到15分之1秒甚至有時8分之1秒都能出片,單支鏡頭好像也要將近2000塊。135端有一定虛化能力,18廣角端拍風景,如果上架慢門拍攝必須把防抖功能關(guān)閉。鏡頭雖好,但是501.4和351.4畫質(zhì)比不過18-135是不可能的,拋開機身本身設(shè)置不說,出現(xiàn)畫質(zhì)虛銳度不高有幾個原因。
1,不論18-135還是501.4還是351.4,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都不可能發(fā)揮鏡頭最佳實力(一般4-8或者8-11光圈最佳),成像都會稍差,我用小痰盂,從來不敢開到1.8,必須縮小2-3檔光圈才行能得到滿意的畫質(zhì),半幅機上2.8常用,偶爾2.5能用,你不能因為要淺景深就把光圈開到最大而忽視成像素質(zhì)。
2,大光圈下成像素質(zhì)和拍照主體的距離有關(guān)系,即使是高檔貨5d系列加851.2,要想用到1.2光圈,你離模特也得2米以內(nèi)不超過3米,超出這個距離就會跑焦或者畫質(zhì)松散。
3,機身本身不匹配,人家351.4大光圈定焦是用在全畫幅上的,雖說半福也能用,但你必須縮小光圈才能用,大概要到2.8附近才能基本匹配上半幅機,完全發(fā)揮不出在全幅上的大光圈效果,所以建議大家不論拍風景還是人像,即使是新手,上個全副才免得折騰,預算少直接6d2,比幾年前便宜多了,之前機身都得一萬一,現(xiàn)在沒必要再要半幅,除非打鳥利器7d2,即使上的是最入門的全幅,把你講到這些大光圈拿上去就能發(fā)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