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攝影機鏡頭
阿萊up鏡頭是指阿萊和卡爾*蔡司共同推出的一個電影攝影鏡頭系列。
up鏡頭全稱ultra prime,和CP、MP系列鏡頭一樣,它們是德國的著名電影攝影機生產(chǎn)廠家阿萊和同樣著名的德國卡爾*蔡司聯(lián)合推出的鏡頭系列,并最終形成了業(yè)界的標準。很多第三方鏡頭廠也按此標準生產(chǎn)鏡頭,如德國著名的萊卡、施耐德、羅頓斯德等,美國的克卡、法國的安琴(愛展能)、日本的佳能、圖麗以及韓國的三陽等。
CP、MP系列鏡頭前者走低端入門(并不低端),主要給小劇組或者普通電視劇拍攝使用,微電影愛好者 如果能得到或使用那真是可以大吹一下了。呵呵。MP系列鏡頭主走高端,大劇組使用的多,或者精雕細刻的廣告使用,往往口徑較大光學素質無與倫比。我們的up鏡頭主打中端,是國內各大劇組使用最多的鏡頭系列。
2. 電影攝影機鏡頭改裝
超廣角鏡頭即2.8mm的鏡頭
可以改造,但要看什么監(jiān)控了
90外殼的標配是8mm的鏡頭,可以選配6mm~25mm的鏡頭
75外殼的標配是6mm的鏡頭,可選配3.6~12mm的鏡頭
60外殼的以及普通半球型的標配是3.6mm的鏡頭,可選配2.8~6mm的鏡頭
總之:
攝像頭改裝廣角就是換鏡頭。
3. 電影攝影機鏡頭種類
最早的分級制把電影分成四級,即老少皆宜的G級;兒童要由家長或成年人陪同方可觀看的M級;兒童不宜的R級和21歲以下青少年不準人場的x級。分級制在1970年和1990年兩次修改,目前為5級——
G級: (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
PG級:(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級, 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鏡頭可能讓而用產(chǎn)生不適感.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
PG-13級:(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級,但不適于13歲以下兒童.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
R級:(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dult guardian。) 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jiān)護陪伴才能觀看。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承認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
NC-17級: (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
幾種特殊的分級:
NR U:NR是屬于未經(jīng)定級的電影,而U是針對1968年以前的電影定的級。
M X P:這一級中的電影基本上不適合在大院線里公映,都屬于限制類的。
4. 電影攝影機鏡頭品牌
電腦攝像頭肯定是三星的品牌最好。這是跟三星的技術特點有關。三星品牌是韓國著名品牌,也是世界著名品牌。這家公司以生產(chǎn)畫面和鏡頭組成。他所推出的手機,電視機,包括其他影音設備,畫面都非常好。所以他的電腦攝像頭清晰度也是最高的。
5. 電影攝影機鏡頭應用
景別——為了讓人們在銀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現(xiàn)對象不同的距離、不同角度的形態(tài),就產(chǎn)生了鏡頭的不同景別。
景別主要是指攝影機同被攝對象間的距離的遠近,而造成畫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別的大小也同攝影鏡頭的焦距有關。
焦距變動,視距相應發(fā)生遠近的變化,取景范圍也就發(fā)生大小的變化。
景別的運用是影視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手段。
為了塑好鮮明的影視形象,要求創(chuàng)作者根據(jù)人物的主次、劇情的需要、觀眾的心理,處理好景別的大小、遠近。
景別的劃分沒有嚴格的界限,一般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
為了使景別的劃分有個較統(tǒng)一的尺度,通常以畫面中人物的大小作為劃分景別的參照物。
如畫面中無人物,就按景物與人的比例來參照劃分。
1.遠景——攝影機遠距離拍攝事物的鏡頭。
鏡頭離拍攝對象比較遠,畫面就開闊,景深悠遠。
此種景別,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空間,可以用來抒發(fā)感情,渲染氣氛,創(chuàng)造某種意境。
遠景中視距最遠的景別,稱為大遠景。
它的取景范圍最大,適宜表現(xiàn)遼闊廣袤的自然景色,能創(chuàng)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出現(xiàn)人物全身形象或場景全貌的鏡頭。
此種景別的視野相對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環(huán)境,故可以表現(xiàn)人物的整體動作以及人物和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展示一定空間中人物的活動過程。
它常常用來拍攝人物在會場。
課堂、集市、商場等一定區(qū)域范圍中的動作,是塑環(huán)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3.中景——顯示人物膝蓋以上部分形象的鏡頭。
此種景別的人物占有空間的比例增大,觀眾能看清人物的形體動作,并比較清楚地觀察到人物的神態(tài)表情,從而反映出人物的內心情緒。
在影視作品中是使用較多的基本景別。
中景在主要表現(xiàn)人物的同時,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動范圍,如房間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
一部影視鏡頭的成功一與否,主要看中景的運用處理。
4.近景——表現(xiàn)人物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鏡頭。
此種景別人像占據(jù)大部畫面,環(huán)境變得零碎而模糊。
觀眾已難于看全人物的動作,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的肖像和面部表情上。
所以常用來表現(xiàn)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動,它的作用相當于文學作品呂的肖像描寫,適宜于對人物音容笑貌、儀表神態(tài)、衣著服飾的刻畫,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要的動作,也可用來突出相當?shù)木拔?,是影視作品中大量運用的景別。
5.特寫——表現(xiàn)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關物體、景致的細微特征的鏡頭。
它是視距最近的一種景別,能把表現(xiàn)的對象從周圍環(huán)境中強調、突出出來,近使觀眾去注意某某關鍵性細節(jié),諸如驚愕的眼睛、欲滴的淚水、顫抖的睫毛、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強烈而清晰的視覺形象。
當視距特近時,就稱為大特寫。
特寫鏡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可以介紹人物,突出影片的主體形象;可以突出貫穿的物體,可作轉換時空的手段;還可與其它景別鏡頭反復,使速度節(jié)奏加快,造成緊張激烈的氣氛。
特寫鏡頭不宜毫不無節(jié)制的濫用,一般應和全景結合起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