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必有M是P的真子集( ),為什么?
判斷:若M=A∩B,P=A∪B,則必有M是P的真子集(× )
因?yàn)槿鬉=B,則M=P
CuS是什么意思?
OK?
1)判斷:若M=A∩B,P=A∪B,則必有M是P的真子集( ),為什么?
青橄欖樹回答是正確的.
A≠B時(shí),必有M是P的真子集
如A={1,2},B={2,3}
M=A∩B={2}
P=A∪B={1,2,3}
有M是P的真子集.
2)設(shè)M、P是全集U的子集,S={x|x∈M,但x不屬于P}則CuS=
S={x|x∈M,但x不屬于P}=M-P[讀作:M與P的差集]
∴S=M-P
也就是S=M∩(CuP)
∴CuS=Cu[M∩(CuP)]=CuM∪Cu[(CuP)]=CuM∪P
∴CuS=CuM∪P
二、互斥
∵B與C互斥,∴AB與AC互斥,有P(AB∪AC)=P(AB)+P(AC),
P(B∪C|A)=P[A(B∪C)]/P(A)=P(AB∪AC)/P(A)
=[P(AB)+P(AC)]/P(A)=P(AB)/P(A)+P(AC)/P(A)=P(B|A)+P(C|A)
三、vb fuction函數(shù)
??我?guī)湍阋痪湟痪浣忉屢幌掳桑?
1、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2、a=1:b=2:c=3
3、call test(a,b+3,(c))
4、print main:a;b;c
5、end sub
6、private function test(p,m,n)
7、p=p+1:m=m+1:n=n+1
8、printsub:;p;m;n
9、end function
---------------------------------------------------
1、command1按鈕單擊事件的起始標(biāo)記。
??
2、賦值語句(多行合并成一行),分別向a、b、c賦值。
3、調(diào)用函數(shù)語句。調(diào)用test函數(shù)(自定義的),此時(shí)語句指向第6句。
6、test函數(shù)的起始部分。
7、同第2句。p、m、n值均加1。
8、打印語句。打印出p、m、n的值。
形式為:sub:[p的值] [m的值] [n的值]
([]僅用作間隔,實(shí)際不會(huì)輸出)
9、text函數(shù)的結(jié)束部分。
??此時(shí)指針指回第3句的下一個(gè)語句。
4、打印語句。打印出a、b、c的值。
形式為:main:[a的值] [b的值] [c的值]
([]僅用作間隔,實(shí)際不會(huì)輸出)
5、command1按鈕單擊事件的結(jié)束標(biāo)記。
至此,整個(gè)command1按鈕的單擊事件結(jié)束。
??
四、求取值范圍
顯然a>0,cm>0,00>n>c,a=-n-c>-2n, 00時(sh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