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司鏡頭怎么手動對焦
蔡司的是手動對焦鏡頭,富士的是自動對焦鏡頭,這二者不應該放在一塊比較哪個對焦快嘛!
2. 蔡司鏡頭自動對焦
蔡司55f18鏡頭的使用方法
在手動對焦時使用。蔡司55f1.8鏡頭上的圓環(huán)就是對焦環(huán),它的作用就是在手動對焦時,旋轉(zhuǎn)圓環(huán)進行聚焦操作,對焦完成后即可拍攝
3. 蔡司鏡頭手動對焦技巧
調(diào)最大光圈更好
這款鏡頭采用金屬鏡筒,支持防塵防水滴設(shè)計+蔡司 鍍膜,可靠性較高。它支持最新的FE卡口,擁有55mm標準焦距,可以搭配索尼A7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使用。最大的特點在意支持F1.8大光圈,適合拍攝人像以及人文題材等等圖片。具體來看,它采用了5組7片鏡組設(shè)計,其中包含3片非球面鏡。光圈葉片支持9片圓形光圈,可拍出焦外更加柔和的圖像。
4. 蔡司鏡頭手動對焦難嗎
蔡司鏡頭除了SONY的ZA可以自動對焦以外,其他都需要手動對焦。
5. 蔡司手動對焦技巧
A7II+24-70f4,拍視頻的時候偶爾需要前后景切換對焦(前景照片,后景人物),以前用無敵3的時候憑感覺擰對焦環(huán),基本能準確的對上焦。但是索尼這個24-70頭是電子對焦環(huán),擰慢了不走,擰快了過量,而且非常不線性,環(huán)手感很好,但是MF對起焦咋這么費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我還有個NEX5R套機的18-55人家那個電子對焦環(huán)擰起來就很線性的,也很流暢。難道蔡司頭還比不過一個900塊錢不到的套機頭?現(xiàn)在基本放棄了拍前后對焦鏡頭了,更別說上軌道滑動變換虛實了。
6. 蔡司自動對焦頭
當然是索尼的好。
索尼單反相機繼承自美能達,美能達相機的市場占有率僅次于佳能尼康,曾經(jīng)有一批穩(wěn)定的專業(yè)用戶,也是開創(chuàng)了自動對焦相機新時代的先鋒。G系列鏡頭是美能達的高級鏡頭,鏡頭前端有一個金圈,類似于佳能的L系列“紅圈”。擁有G頭是過去美能達玩家的追求,35/1.4G、85/1.4G、200/2.8G、80-200/2.8G和17-35/3.5G都是頂級鏡頭之列的。
數(shù)字時代美能達與柯尼卡合并,索尼又吸收了柯尼卡-美能達的相機事業(yè)部,G系列鏡頭的設(shè)計和生產(chǎn)線也繼承了下來。同時索尼與卡爾蔡司是長期的合作伙伴,于是確定了以卡爾蔡司鏡頭為最頂級、G系列鏡頭為次頂級高端鏡頭的序列。所以作為鏡頭標識而言,G是比蔡司低一檔次的鏡頭。
至于小DC上的鏡頭,標識只有參考價值,不能像單反鏡頭那樣當真。G表示這是一支精心設(shè)計、用料扎實(一般會使用非球面和異低色散鏡片)的鏡頭;蔡司鏡頭則證明該頭通過了卡爾蔡司質(zhì)量認證并鍍有T*鍍膜。小DC上的鏡頭差別不會很大,這些G或蔡司鏡頭很可能都是一個設(shè)計組設(shè)計、一個生產(chǎn)線上生產(chǎn)的,標識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相機沒有“XX牌子性價比就是高”這一事,這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供銷市場,廠商間的競爭遠沒有外部看起來那么激烈,它們聯(lián)合謀求利潤最大化?;蛘哒f,越便宜的性價比就越高,因為對于光學與機械加工領(lǐng)域而言,品質(zhì)提高與成本上升的關(guān)系是拋物線型不是直線型。
7. 蔡司經(jīng)典手動定焦鏡頭
1、廉價(≤2K),輕便(680g),55mm濾鏡與D25/2.8、P50/1.4通用。
2、T*畫質(zhì),與D25、P50比色彩略淡,立體感稍遜,非常接近蔡司其他定焦,但不輸于4-5K的現(xiàn)代類似焦段鏡頭,高光控制優(yōu)于非L鏡頭。(對比見測試:三劍客,vs80-200,xxbis,xxb)。70-135mm之間分辨率較一致,長焦端200mm分辨率有所下降。
3、陰天表現(xiàn)優(yōu)異,200端景深很淺,最好有裂像輔助對焦,F(xiàn)4光圈一般需要腳架,或犧牲iso至400左右。
4、手感不錯,推拉式變焦阻尼合適,對焦環(huán)寬大,握持舒服。
5、旋轉(zhuǎn)對焦環(huán)阻尼略松,需要仔細。
6、手動對焦,拍攝動態(tài)物體有難度。
7、適合拍攝題材:花草、人像、風光。
總結(jié):便宜好玩的蔡司變焦,與D25、P50一起是最輕便的蔡司出行組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