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錫風景攝影
1、惠山古鎮(zhèn)
梁溪城的免費景點,首推惠山古鎮(zhèn),這里可供游覽的面積最大,也最富有無錫特色。從知書達理的江南人文,到萌萌噠的惠山泥人,再到宛轉悠揚的二胡文化,都能找到印跡。古鎮(zhèn)比較安靜,沒有喧鬧的酒吧和店鋪,可以在古運河旁邊喝杯茶,感受久違的清凈。
2、梅里古鎮(zhèn)
在江南眾多古鎮(zhèn)中,梅里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因為它是最早開發(fā)的,有了梅里村,才有了繁榮富饒的江南。
3、南禪寺
無錫留下來的古寺不多,但名氣都很大,南禪寺就是其中之一。寺廟始建于梁武帝太清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剛誕生之初規(guī)模宏大,僧舍眾多,被譽為“江南最勝叢林”。
4、泰伯廟
泰伯為了給弟弟讓王位來到了梅里村,之后開鑿伯瀆河,開發(fā)江南,被譽為江南人文鼻祖,泰伯廟就是紀念他的遺址。廟里柏樹深深,古樹盤根錯節(jié),極為幽靜。
5、中央電視臺無錫影視基地三國水滸景區(qū)
中央電視臺無錫影視基地是中國首創(chuàng)的大規(guī)模影視拍攝和旅游基地。始建于1987年,是我國首家以影視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主題園,也是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
2. 無錫攝影網
無錫最好的最專業(yè)的最有名的攝影學校攝影工作室當然是A+英國皇家攝影學院了
3. 無錫 攝影
無錫闖紅燈違章快的一般3天即可在平臺查詢到
4. 無錫 風景
可能你對無錫的印象就是黿頭渚,可能你對最近將要盛開的黿頭渚的櫻花記憶猶新,可能真的你不知道無錫其實還有很多春天特別漂亮的地方!上周末大家已經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那么這周趕緊,就是這些地方!
| 黿頭渚 |太湖第一名勝始建于1916年,4月櫻花已經聞名全中國,擁有“太湖第一名勝”的美稱。| 蠡湖中央公園 |前身就是歐洲城,免費景點,里面還有一個海洋公園,每年這里還會舉辦太湖音樂節(jié)。| 無錫大劇院 |無錫大劇院躋身全球最壯觀劇院,值得去一次哦!| 三國水滸城 |
央視影視基地,每年都有很多影視作品在此拍攝。| 雪浪山 |
太湖第一峰
雪浪山東臨蘇州,南瀕太湖,又名橫山,因山頂有宋代建造的雪浪庵而得名,主峰海拔146米。
現(xiàn)在的雪浪山已被開發(fā)為雪浪生態(tài)園。在山頂看到一座極為氣派的亭子, “太湖第一峰”五個大字熠熠發(fā)光。
| 渤公島 |
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融合
渤公島是無錫市最大的人工島嶼,綠化面積約40公頃,是蠡湖36公里環(huán)湖觀光帶的其中主題公園之一。渤公島是為紀念治水先賢張渤而取名,是一座集調水、自然、生態(tài)、人文為一體的生態(tài)島。
在渤公島生態(tài)公園內,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得到了很好的融合。香菱灣、荷花港、蘆葦蕩、三友小筑等處風光旖旎,“芙蓉亭”、“曲荷堂”、“清蓮橋”、“掬月軒”則是古樸雅致。園中亭、臺、樓、堂、軒、榭等取名,均取材于東漢張渤治水的民間傳說。
| 十里明珠堤 |
湖邊秀麗美景
全程大約十公里,加上湖邊風景秀麗,故此得名。每次由市區(qū)到馬山,一從陸馬公路轉到十里明珠堤都很興奮。湖光山色,煙波浩渺,視野開闊,心曠神怡,恨不能永遠留住這美景,只能讓它留在車窗后面,越來越遠,直到消失。一次從馬山回無錫,順道在豁口處停車,下車親臨感受一番。
沒什么人,安靜,只有水聲和偶爾開過的車聲。湖風陣陣,涼爽習習,拋開一切,盡情享受自然的恩賜,心情大好。有車或有能力騎自行車(健身)到十里明珠堤,郊游休閑蠻好的。
| 京杭大運河 |
傳說中江南的感覺
京杭大運河,一項偉大的工程,一道美麗的風景,一種傳說中江南的感覺,坐在岸邊吹著風,河水觸手可及,看著運沙船只的來來往往,河面寬闊,水天一色,不禁為古人的智慧和毅力所折服!但更為重要的是它至今仍發(fā)揮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
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 金城灣 |
歷史人文薈萃
金城灣公園占地53.5萬平方米,主要功能區(qū)有公園入口廣場區(qū)、靈動花園區(qū)、繽紛水岸區(qū)、蠡湖水莊區(qū)、水鄉(xiāng)尋夢區(qū)、童心放飛區(qū)及保留建筑改造區(qū)等幾大功能區(qū)域,更好的帶動了無錫城市的旅游效應。
金城灣,人文織錦,范蠡、西施、顧愷之、倪云林、王紱、高攀龍、榮德生、周舜卿、楊翰西、王禹卿等先賢, 均與它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金城灣的歷史人文,園區(qū)內用石刻、金屬導覽架等多種展示手段,專門制作了一批人文解說景觀文化墻及解說架,以及方便游覽的景區(qū)導覽牌。
| 東林書院 |
中國最著名書院之一
東林書院位于江蘇無錫,創(chuàng)建于北宋年間,公元1111年,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書院。創(chuàng)建后,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顥及著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相當于現(xiàn)代的高等學府。
后雖然因為各種原因而廢棄,但在五百年后,由另一批著名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復此處并聚眾講學,引起全國讀書人的注意,東林書院自此更是名聲大噪。
| 蠡園 |
范蠡和西施泛舟之地
蠡園位于蠡湖之畔,相傳這里曾是范蠡和西施泛舟之地,園因湖得名。蠡園三面環(huán)水,景色十分秀麗。園中布置有亭臺樓閣、假山,交相輝映,移步換景,曲折盤旋,給人帶來無限樂趣。
蠡園大門設計得也很別致,保留著漁家風貌,古樸典雅。近年來,蠡園在7至9月分推出了蠡湖夜游項目,傍晚華燈初上,游船七彩紛呈,遠處傳來美妙的古箏古琴聲,歌聲陣陣,清脆如耳,讓人如癡如醉。
| 蠡湖公園 |
中西合壁碧水環(huán)繞
周末君告訴你喲!蠡湖公園, 蠡湖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滅吳國后范蠡和西施隱居的地方,公園以“春之媚、夏之秀、秋之韻、冬之凝”四季林木布景置園,造園藝術中西合壁,在碧水環(huán)繞的園中,一座座造型各異的小橋、棧橋構通全園各景點。
這座水上摩天輪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美輪美奐的夜燈,燈光與湖水完美組合,制造出的夜景效果將非常好,因為是世界首座水上摩天輪,所以“太湖之星”的魅力是普通摩天輪所沒有的。市蠡湖地區(qū)規(guī)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則表示,水上摩天輪將開啟蠡湖水上旅游的大幕。
| 梅園 |
遙臨太湖煙波典雅精致
梅園顧名思義就是賞梅的園子,但若梅園只是賞梅那便顯得無趣了,整個園子精致典雅,美輪美奐,而且布局合理手藝巧奪天工,加之梅園半封閉的景致,宛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別有一番滋味,待到梅花盛放時,花海濃艷而熱烈,無比壯觀!
梅園遙臨太湖煙波,背倚龍山翠屏,倚山建園,以梅飾山,近山遠水,虛實相映,構成一幅天然圖畫。早春季節(jié),梅花盛開,這里一片“香雪?!保銡怵ビ?,沁人心肺。
| 錫惠公園 |
錫山惠山兩山合一園
錫惠公園由錫、惠兩座山組成,由此命名,景區(qū)為江南園林布局設計,有山有水,亭臺樓榭,也有動物園,兒童游樂園等。
主要以南朝、各個朝代的歷史文化和珍貴文物為主,展館較多,內容豐富,適合休閑娛樂、觀賞古跡去處。龍光塔屹立于錫山之巔,已經有400多年了,它是無錫風光的點睛之筆,長久以來成了這座城市的標記。古塔幾經大修,已非明代舊貌。
| 靈山大佛 |
亞洲第一無錫驕傲
靈山大佛為無錫的標志之一,佛像整體高度為88米,整個大佛佛體由1560塊的銅壁板焊接構成,每塊銅壁板厚度只為6到8毫米,焊縫處長達30余公里。
重量約700噸,銅板總面積高達9000多平方米。其高度也比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17米,為亞洲第一大佛。
| 天下第二泉 |
叮咚泉聲悠悠曲聲
惠錫公園有天下第二泉,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在此作《二泉映月》,曲調悠揚,如泣如訴,使二泉美名遠揚。旁邊的聽松亭內有一方古銅色巨石,平坦光滑,可橫臥一人,稱“石床”。
惠山泉名不虛傳,泉水無色透明,含礦物質少,水質優(yōu)良,甘美適口,系泉水之佼佼者。
| 太湖仙島 |
疑在畫中,猶在鏡中
原稱三山島,但如神龜靜伏波濤,故又名龜山。由東鴨、西鴨、大磯、小磯4個小島組成,總面積約2平方千米,周長約2.5千米。該島如神龜靜伏水面,綽約多姿,恍如“蓬萊仙島”,令人陶醉。
登頂島上小山俯瞰太湖浩淼之美,一派詩情畫意之景,讓人體會到“疑在畫中,猶在鏡中”里的難忘記憶!
| 十八灣 |
江蘇最大開放式公園
太湖十八灣為太湖風景區(qū)一部分,全長8.87公里,景區(qū)不收門票,免費對外開放,分布十景,有西溪八景、有闔閭城、伍相祠、伍子胥營地、秦尚書墓、張浚墓等遺址和現(xiàn)代實業(yè)家榮宗敬等名人墓冢,這里自然美景風光無限,是江蘇省內最大的開放式公園。
許多中外客商在這臥龍吞珠的風水寶地留連忘返,將其譽為中國的“維也納”。
| 龍頭渚 |
天地靈氣,大佛恩澤
無錫太湖龍頭渚自然風景區(qū)位于無錫馬山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最南端,面對萬頃太湖,背靠靈山大佛,得天地之靈氣,沐大佛之恩澤。
龍頭渚由大儲山蜿蜒伸入太湖中腹,形成半島,酷似巨龍伏臥在太湖碧波之中,故名龍頭渚。
| 長廣溪濕地 |
無錫最大濕地公園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太湖新城,西依軍嶂山、雪浪山,南接太湖,北通蠡湖,形成山丘-濕地-河流-湖泊融合一體的景觀格局,是一座集生態(tài)、休閑、科普、人文為一體的國家級生態(tài)濕地公園。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連接太湖和蠡湖的生態(tài)廊道,被喻為太湖、蠡湖之腎。屬淡水河流濕地,占地面積約260公頃,是無錫市目前單個用地面積最大的濕地公園。
| 梁鴻濕地 |
濕地、文化、田園、酒店
梁鴻濕地公園總面積1333畝,主要以生態(tài)濕地、水文化、田園風光為一體,是一處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科普研究展示、休閑度假旅游的綜合性觀光去處。
梁鴻濕地以吳地文化為內涵,以江南農耕濕地為依托,融自然野趣的生態(tài)濕地、富有魅力的水文化和純真質樸的田園風光為一體,集聚濕地生態(tài)資源保護、科學研究、科普展示、藝術創(chuàng)意和旅游休閑度假等功能,擬建成長三角都市圈中最知名的文化生態(tài)濕地。
| 徐霞客故居 |
故居不大,不過應該算是小康之家。仰圣園里環(huán)境清幽,有后人緬懷徐霞客的碑文走廊▍綜合編輯:【蘇州去哪逛
】,推薦城市美食、旅游、活動。
5. 江蘇無錫攝影
婚紗照是要慎重點,我也是查了好久才決定的,在無錫愛斐堡婚紗攝影拍婚紗照,很滿意。
效果很棒,沒有后期的任何消費。
拍的很唯美大氣,相信也會吸引到你。
6. 江蘇無錫攝影集團
五愛路上 五愛花園旁邊 是專業(yè)的 有證書的 夢之島里面也有一家 和五愛的一樣 據說無錫就這兩家 這個牌子(是叫牌子吧)很專業(yè) 我媽媽的單反就是在哪里買的其實夢之島里面也要不錯的
7. 無錫攝影俱樂部
國家3A級景區(qū)
雪浪山景區(qū)位于無錫山水城旅游度假區(qū),南瀕太湖,西臨梅梁湖景區(qū),東鄰萬達文化旅游城,占地面積5000畝,2006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由生態(tài)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兩大部分構成,是一個集旅游,休閑,度假,健身,教學于一體的風景區(qū)。
生態(tài)景觀區(qū)由薰衣草園,雪浪貢茶,楓林園和茶果基地等景區(qū)組成,歷史人文景觀區(qū)由御茶樓,蔣子書院,狀元路,仙人洞,洞山禪院,橫山地等景區(qū)構成,百壽亭,萬福亭,涵月亭,萬竹亭,烽火臺以及眾多石刻,崖刻,碑刻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雪浪山薰衣草是雪浪山的一張紫色名片,薰衣草園占地200余畝,引入"法國藍,"解憂六號","解憂七號"等優(yōu)質薰衣草品種,盛花期時,紫色花田如波浪,與藍天交相輝映,融為一體,藍天白云下,游客置身于薰衣草園中,將這一抹動人心魄的紫色浪漫永駐于心中。
雪浪民俗文化館(橫山草堂)
位于雪浪山景區(qū)內,緊鄰東山門停車場,占地6000㎡,建筑面積1300㎡。橫山草堂是雪浪山景區(qū)重要景點之一,人文歷史蘊含豐富,參觀內容涉及廣泛,收入了大量的書畫、攝影作品、民間藏品等具有民俗特色文化的亮點作品。
御茶樓
雪浪山頂百年貢茶飄香,千載書院隱秀,"太湖第一峰"雄踞山巔,傲視群峰,太湖七十二景中列為第八景的雪浪山,高146米,遠望八面生風,四面皆橫,故又名橫山,山不高卻環(huán)境優(yōu)美,風光旖旎,既有秀氣橫溢之美,又有人文風物之萃,因南宋狀元蔣重珍在此讀書,故又稱"吳地狀元峰"。
蔣子書院
無錫歷史上首個狀元蔣重珍讀書的地方,書院內有:蔣龍石,獨露堂,龍字碑廊,子閣,八德龍?zhí)?,龍井,臥歷代文人詠雪浪山詩文化碑刻,科舉文化館,茶文化館,科教園展覽館等景點。
古剎橫山寺
橫山寺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間,共占地60畝,山門上"橫山寺"匾額為無錫狀元顧皋所書,大雄寶殿的金匾為全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手書,橫山寺殿宇莊嚴,香火鼎盛,常年"紅燭高照香火旺,鐘聲不斷佛事忙。"
雪浪山卡丁車俱樂部
位于薰衣草園西面,其擁有國家準C級賽道,賽道的路面及彎道均借鑒德國紐博格林賽道(世界F1大獎賽的主辦地)的專業(yè)性設計而成。目前俱樂部擁有超過30輛卡丁車,所使用的頭盔及手套均是源自國內外知名品牌。無論男女老少,是否有駕駛經驗,只要身高滿1.4米,您都可以輕松體驗一番。此外,俱樂部還為專業(yè)玩家提供不限速項目的體驗,可以進行漂移、超車等高難度操作。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雪浪山卡丁車給您帶去日常無法體驗到的刺激和樂趣,釋放壓力,煥發(fā)活力。
兒童樂園
位于雪浪山東麓,緊鄰薰衣草觀賞園,園內有組合滑梯,人工轉椅,蹦床,動物造型蹺蹺板,城堡系列,拓展系列等,操作簡單,又富含樂趣。
歷史事件
歷史上,無錫地區(qū)的書香門第都把男孩送到此地讀書,如后來的狀元鄒忠琦、王云錦、顧皋等。記者看見,從橫山寺后的幽深峽谷底,一條蜿蜒曲折的石階路通向山上,這就是狀元路,時而出沒草叢密林,時而穿行山澗溪水。沿著狀元足跡拾級而上,一路欣賞美麗風光。行至山腰,遇一深澗,上架一石橋,名狀元橋。狀元橋不大,僅用3塊2米多長、厚薄不同的花崗巖石板搭架而成。雖構造簡單,但不同凡響,若用石塊敲打三塊橋板,能聽到三種不同的聲音,在這山野里,格外悅耳動聽。有人用它竟能敲打出一曲《孟姜女尋夫》,聲美曲醉,故又名"三音橋"。離狀元橋不遠,便有一亭在路旁卓然而立,原為行人途中歇腳小憩而建,因蔣重珍常途經此地去譚云閣讀書,后人便稱為狀元亭。狀元亭依山而建,呈四方形,飛檐凌空,線條簡潔,古樸雅致,別有風韻。在亭中依欄遠眺,滿目滴翠,野花飄香。耳聽山谷松濤陣陣,澗水流音潺潺,一股靈氣昂然而生,仿佛置身
于蓬萊仙境之中。山上有一石碑,碑文刻有蔣重珍生平,極其珍貴。
蔣介石尋祖
蔣介石的祖籍是宜興都山蔣家村。蔣介石曾認定他與宜興蔣氏是"同祖、同宗、同根生",因此曾尋上雪浪山拜祭先祖蔣重珍。
蔣介石與蔣重珍系同宗有無根據?據考證,當年宜興縣縣長蔣如鏡在閱讀古書時,發(fā)現(xiàn)宜興蔣氏一支在東晉時由江蘇宜興遷至浙江臺州,這與蔣介石自奉先祖為臺州遷奉化的蔣浚明相銜接。為此,蔣如鏡向蔣介石呈現(xiàn)宜興蔣氏宗譜。經調查,宜興蔣氏系名門望族,其始祖為東漢初年浚道侯蔣橫的兒子蔣澄,蔣橫遭誣致死,蔣澄被放逐到陽羨(今宜興、溧陽一帶)。后蔣橫昭雪,蔣澄封官。不僅如此,蔣氏家族還把祖宗上溯到周公姬旦的身上,說蔣澄先祖是助武王滅紂的周公的第三個兒子伯齡。憑著周公在中國歷史上的名望,當時正在發(fā)動內戰(zhàn)的蔣介石自然愿意接受這個說法,為此還專程上雪浪山尋宗。
但蔣介石究竟幾登雪浪山則存有爭議。民間傳說蔣介石曾先后兩次登臨雪浪山蔣子閣,追悼同宗。1929年,即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的第二年,他倆乘汽車直抵無錫,再改乘"蘋果"畫舫到雪浪山,登臨"蔣子閣",瞻仰先賢讀書處。第二次登雪浪山是在1948年5月,5月1日國民黨召開"行憲國民大會",蔣介石當選總統(tǒng),李宗仁為副總統(tǒng)。5月20日 總統(tǒng)就職典禮剛結束,蔣介石決定到無錫避居數日,1948年5月23日,蔣介石夫婦一行到達無錫后,下榻在蠡園的景宜樓,第二天乘汽艇,從蠡園出發(fā),經五里湖,過石塘橋,進長廣溪,到橫山橋上岸,蔣步行登山至雪浪庵,喝雪浪茶,重登蔣子閣。這些當時的無錫志都有記載。不過研究者發(fā)現(xiàn),1946年10月30日,蔣介石夫婦抵錫"避壽",次日游太湖登雪浪山,宋美齡至半山腰狀元亭后未再上山,蔣則從橫山橋步行登山,至雪浪庵、喝雪浪茶,重登蔣子閣,逗留了40多分鐘即下山。那么他就是三次來這雪浪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