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時候用51點對焦
打開多點對焦模式在取景框就可以看到。
2. 39點對焦和51點對焦
D610 39點對焦D750 51點對焦畫質(zhì)我覺得差的不多。這兩臺機器家用完全夠了。鏡頭的選擇很多,D610也可以選 24-120。
3. 51點對焦怎么用
1、拍人像,如果掛的是定焦頭,光圈一般都比較大,可以很好的虛化背景,模式上可以選擇人像模式,也可以使用A模式,M模式,都可以看個人。
2、拍運動物體,可以選擇51個對焦點,開啟連拍模式,拍拍拍。
3、還可以選擇花卉模式,相機會自動設(shè)置花卉參數(shù)。
4、可以選擇風景模式,相機會自動縮小光圈等參數(shù)。
5、相機的白平衡設(shè)置成自動即可,這樣相機會自動識別,保存raw格式后期可以更改。
4. 什么時候用51點對焦鏡頭
尼康D7100自動跟焦設(shè)置很簡單,D7100相機正面的右下角,有個M和AF的切換撥桿(注意不是鏡頭上,是機身上的),撥桿上有個按鈕。
按住這個按鈕,用前撥輪可以在3D,自動,單點,9點到51點的動態(tài),這幾個對焦點模式之間切換。用后撥輪可以在AF-A,AF-S,AF-C,這幾個對焦模式之間切換。
5. 單反51點對焦怎么用
對焦點多,說明對焦點的分布視角就更密集,拍照效果好。
他們的區(qū)別如下:
1、取景效果不同在拍攝構(gòu)圖的時候,利用照相機的中心對焦點來對焦。51個對焦點容易抓取到想要的被攝物,在取景中更為清晰。如果換做11個對焦點,與前者相比焦點數(shù)量過少。當你想要抓取被攝物的焦點時,對焦主體重新構(gòu)圖后會略微偏前或偏后于焦平面,導(dǎo)致對焦不準從而拍攝發(fā)虛。
2、適用場合不同在動態(tài)景物拍攝過程中中,51個對焦點可以追蹤對焦,此時相機自動切換對焦點來追隨運動物體,對焦點越多,越可以保證你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主體處于對焦點之上,以保證拍攝清晰。而11個對焦點,相對來說焦點比較少,適合靜態(tài)拍攝。對運動物體的拍攝效果要遠遠低于前者。
3、方便程度不同對焦點越多用起來越方便,不需要重新構(gòu)圖。比如:要拍一只樹上抖動翅膀的鳥,從取景口看,鳥左右揮動翅膀。用連拍模式一次拍5張照片,每張照片的鳥翅膀都拍得非常清晰。這也說明了對焦點多的好處。如果用對焦點比較少的機型,樹上的鳥沒有對焦點可供選擇。需要先把樹放在能對焦的區(qū)域里進行對焦,然后重新調(diào)整構(gòu)圖對焦,最后拍攝。這樣往往錯過了最佳的拍攝時間。
6. 51點對焦什么意思
尼康單反相機d750 有51個對焦點,尼康D750擁有約2432萬有效像素FX格式CMOS、EXPEED 4圖像處理器、51點對焦系統(tǒng)、約91000像素RGB感應(yīng)器。測光和對焦!硬件上源自D810/D4s,并且還有更新,雖然覆蓋范圍略微的小了一些,但91k測光、光學(xué)取景器人臉識別,對焦點按機身方向記憶,-3EV確實是實用的升級。
7. 什么時候用51點對焦機
尼康D700的3D追蹤對焦設(shè)置方法:
1、先把位于機器正面右下側(cè)的“對焦模式選擇鍵”撥到AF-C(連續(xù)對焦)上。
2、再把機器后面十字鍵下方的“AF模式選擇鍵”撥到最上側(cè)的“動態(tài)區(qū)域?qū)埂?,相機會默認開啟所有的51個對焦點(15個十字對焦點及36個線性對焦點)。
3、機器左肩部模式轉(zhuǎn)盤選擇為CH模式(高速連拍),相機會以默認的5張/秒的速度進行高速連拍,如加MB-D10手柄和專用電池可達到8張/秒。
4、進入用戶設(shè)定菜單(圖標是一個小鉛筆)的a“自動對焦”菜單里的a1“連續(xù)對焦模式優(yōu)先”,在這里設(shè)定AF-C的優(yōu)先考慮條件,建議選擇“快門釋放+對焦”選項。
5、在a3“動態(tài)AF區(qū)域”里選擇“51點對焦區(qū)(3D)追蹤對焦”。在a4“鎖定追蹤對焦”里選擇“標準鎖定追蹤對焦”,這個選項的功能是,假如連拍過程中,在相機與被攝物體中間出現(xiàn)干擾元素,相機對焦系統(tǒng)依然會鎖定在原先的被攝物體上而不會對焦到干擾元素上。
快門的要求:如果需要凝固人的動作瞬間,快門下限為1/125秒,如飛鳥等動物需要的快門速度則高出許多,快門下限為1/500秒。
感光度要求:一旦因為光線和光圈的問題導(dǎo)致快門速度達不到要求,就需要毫不猶豫的提升感光度,畢竟在稍縱即逝的機會面前,拍得到比拍得好要更實際,D700的高感光度性能極為優(yōu)異,最高使用到ISO12800也沒問題。
存儲卡要求:JPEG格式連拍建議使用Sandisk III代或更好的存儲卡(傳輸速度約20MB/秒或更高),如果需要拍攝RAW+JPEG格式的連拍則對存儲卡的要求高的多。
8. 11點對焦和45點對焦
1、所謂可比性,都是以相同基礎(chǔ)作為條件的,不同的基礎(chǔ),比較的結(jié)論就是不同的;
2、如果以傳感器為基礎(chǔ),索尼A7M2比6D2更好一點,主要表現(xiàn)在寬容度方面勝出,根據(jù)國際最權(quán)威的第三方傳感器評測機構(gòu)法國DXO Mark實驗室的評測,A7M2傳感器的寬容度(動態(tài)范圍)為13.6Evs,6D2傳感器的寬容度為11.9Evs,A7M2在大光比環(huán)境下的成像質(zhì)量要比6D2更好;
3、如果以鏡頭為標準,佳能、索尼各自有各自素質(zhì)領(lǐng)先的鏡頭,比如同樣是35mmf1.4鏡頭,佳能更好;同樣是50mmf1.4鏡頭,索尼更好。但就總體鏡頭素質(zhì)而言,佳能的好鏡頭更多一些,性價比更高一些。但是,由于法蘭距的原因,A7M2可以轉(zhuǎn)接其他品牌包括佳能單反的鏡頭,從鏡頭資源角度而言,A7M2完勝6D2;
4、如果以圖像處理器為標準,佳能處理器的技術(shù)比索尼更好一點,在自動白平衡、色彩還原、抑噪處理等方面更好一點,而且6D2的RAW是14bits無損壓縮,A7M2的RAW是12bits有損壓縮,6D2完勝;
5、如果以操控(僅說對焦,其他的取景舒適度、電池續(xù)航等不展開說)為標準,6D2采用相位差對焦,45十字對焦點的對焦速度、追焦性能完勝A7M2,A7M2采用集成的117點相位差+25點反差的混合對焦系統(tǒng)在單次對焦的精度方面占優(yōu),而且A7M2具備五軸防抖性能,在使用無防抖鏡頭時比6D2使用無防抖鏡頭時占優(yōu),(五軸防抖并不比鏡頭防抖更具優(yōu)勢),總體上6D2的操控性能比A7M2更好;
6、如果以便攜為標準,6D2是單反,傻大黑粗,A7M2是無反,便攜性更好,每個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7、總體而言,A7M2的畫質(zhì)更好(雖然A7M2的RAW是12bits有損壓縮,但這比傳感器、鏡頭差距對畫質(zhì)的影響相對小一些。在畫質(zhì)構(gòu)成中,傳感器占45%,鏡頭占50%,處理器占5%),操控性能6D2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