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浮動對焦系統(tǒng)
浮動對焦系統(tǒng)(Floating system)一般鏡頭的設計,都在常用對焦距離處有最佳的像差矯正,卻可能在最近拍攝距離時出現(xiàn)結像差的情形。
采用浮動對焦系統(tǒng),可配合鏡頭伸出的長短,移動一整群鏡片,可以讓近距描寫提升畫質
2. 浮動對焦鏡頭
索尼鏡頭效果挺不錯的,走的是高端時尚前衛(wèi)路線,CCD技術先進, 便攜中的高像素,防抖,自動捕捉頭像。 索尼G鏡頭: 索尼G鏡頭是索尼傳承美能達技術的鏡頭,G指的是“Gallant”,即高檔專業(yè)鏡頭(一般會使用非球面和異低色散鏡片)。 技術特點: 索尼G系列鏡頭是美能達的高級鏡頭,鏡頭前端有一個金圈,SAL35F14G類似于佳能的L系列"紅圈"。擁有G頭是過去美能達玩家的追求,35/1.4G、85/1.4G、200/2.8G、80-200/2.8G和17-35/3.5G都屬頂級鏡頭之列。 數字時代美能達與柯尼卡合并,索尼又吸收了柯尼卡-美能達的相機事業(yè)部,G系列鏡頭的設計和生產線也繼承了下來。同時索尼與卡爾蔡司是長期的合作伙伴,于是確定了以卡爾蔡司鏡頭為最頂級、G系列鏡頭為次頂級高端鏡頭的序列。 通常G頭有著頂級做工和用料,并具備以下一些特征:大光圈、AD鏡片、圓形光圈、非球面鏡片、浮動對焦系統(tǒng)、高質量的鏡身等等。
3. 自動對焦轉動對焦環(huán)
鏡頭前面的對焦環(huán)自動旋轉與否和使用的鏡頭有關系,自動對焦時對焦環(huán)不轉,不見得鏡頭有問題。
只要鏡頭能準確合焦就說明鏡頭沒問題。有些鏡頭在自動對焦時是看不到對焦環(huán)轉動的(如:EF 135mm f/2L USM);有些鏡頭則可以看到對焦環(huán)在自動對焦時轉動(如:EF-S 18-200mm f/3.5-5.6 IS)。請根據你所使用的鏡頭判斷。
4. 浮動對焦系統(tǒng)原理
攝接圈通常35mm相機經常使用的接圈分為7mm(1號)、14mm(2號)和25mm(3號)三種,它們可以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如:三只接圈組合,用于50mm標準鏡頭上的像物比例為1:1. 如果把圈都加上我覺得得貼著被攝物體拍,所以一般我只用了兩頭的接口,中間的三個1、2、3號接圈沒用。拍攝時離被攝物體大約15CM,如果三個接圈全加上,拍攝時離被攝物體大約4 ~ 5CM的樣子。
方法/步驟
1/3分步閱讀
使用近攝接圈和鏡頭本身的型號并無直接關聯(lián),除了某些腦子不好的使用200mm的鏡頭,為了達到一比一的放大率,近攝接圈也得有200mm的長度。
2/3
鏡頭加上接圈后是其物像結構發(fā)生變化——延長相距縮短物距,可清晰對焦范圍發(fā)生顯著變化。隨著接圈的延長,對焦范圍變得愈短。三段全部加上往往導致差不多要把鏡頭貼在被攝物上拍攝(4公分左右極小范圍浮動)。對焦還要受到因拍攝距離太近而形成的極小景深的制約。
3/3
變焦鏡頭很多時候比定焦鏡頭更加適合近攝接圈輔助下的微距攝影,和定焦鏡頭一樣將對焦環(huán)旋至中間,不必前后移動相機,僅旋轉變焦環(huán)即可實現(xiàn)模糊對焦,繼而使用
5. 平移對焦如何鎖定焦點
可能原因和處理方法如下:
1.未激活。半按一下快門先激活對焦,然后再用十字方向鍵來移動對焦點到想要的位置。
2.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碰到了機身上的“對焦點鎖定按鍵”。就是機身背后右手大拇指位置的一個撥桿一樣的按建,一邊指向L,一邊指向一個點。如果撥桿指向L的時候是鎖定了對焦點,焦點無法移動。把它撥回去指向一個點的位置就好
6. 相位對焦系統(tǒng)
需要。
相位對焦則是對焦速度超級快,但是需要強大的硬件支持并且對于亮度也有要求。
相位對焦——PDAF:它的全稱是PhaseDetectionAutoFocus,字面意思就是“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相位對焦技術在數碼相機領域應用已經十分成熟,在智能手機領域則仍處于起步階段。
通常而言相機的自動對焦方式有兩種:反差對焦和相位對焦。反差對焦的原理是根據焦點處畫面的對比度變化,尋找對比度最大時的鏡頭位置,也就是準確對焦的位置。
7. 浮動對焦系統(tǒng)搖晃有聲音
〖有了這款可以推掉所有優(yōu)惠券群,包括外賣點餐和汽車加油!〗[給力]
我是個大學生,就我而言,我覺得最實用的是新出的那個領券返利app。[贊][贊]
大學生平時網購需求大,然后外賣點的也多,所以,怎么最省錢就顯得很重要![耶]
app匯集各大電商優(yōu)惠券+返利(淘寶天貓拼多多,京東考拉唯品會等等)。另外還有每天都可以領的外賣紅包+返現(xiàn)!自用省錢分享也可以賺錢!我都用它一年省了好幾千呢[可愛]
另外這個app還有諸如星巴克、肯德基等等大牌美食的優(yōu)惠讓利,還有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