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外鏡頭圖片
景深鏡頭就是長鏡頭。是影視攝影的專業(yè)名詞。相機景深:當相機的鏡頭對著某一物體聚焦清晰時,在鏡頭中心所對的位置垂直鏡頭軸線的同一平面的點都可以在膠片或者接收器上相當清晰的圖像,在這個平面沿著鏡頭軸線的前面和后面一定范圍的點也可以結(jié)成眼睛可以接受的較清晰的像點,把這個平面的前面和后面的所有景物的距離叫做相機的景深。
2. 紅外鏡頭手冊
【防止紅外線的方法】任何的物體只要溫度高于絕對零度,都會輻射出紅外線,要防止紅外線,有以下幾種方法。
1、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跟背景的紅外特征一樣,這樣就不能用紅外偵測的方法把目標分開,在技術(shù)上,可以采用掩蔽,特殊涂料使得目標的紅外特征盡量接近于背景。要根據(jù)專門的技術(shù)手冊或者取樣檢驗,才能選擇合適的遮蔽方法,或者是涂料。
2、用一片鏡子,將紅外線反射到其他方向就可以了,在鏡子后面就可以防止紅外線偵測。
3、采用高科技的防紅外線面料,已在美軍的迷彩服中使用。
3. 紅外熱像儀鏡頭
紅外測溫儀的鏡頭上的鏡片的材質(zhì)是不同的,有多種,一般的是光學玻璃鍍膜鏡頭,還有云母鍍膜的鏡頭。分類別和光波不同各有區(qū)別,具體型號沒有,各廠家可能有內(nèi)部編號。
4. 紅外鏡頭圖片高清
焦距不同,受影響的參數(shù)有視場角、空間分辨率,9mm的視場角更大,15mm的空間分辨率的性能更好。
5. 紅外攝像頭的圖片
如果被攝物體是熱源就可以,熱源向外輻射紅外線是客觀存在的,只是人眼看不到,電子感光器件是可以感光的,感光以后以亮度信息儲存,故可以以灰階形式輸出照片
6. 紅外鏡頭是什么
IR鏡頭和普通鏡頭的區(qū)別:
1,普通鏡頭在夜間用紅外光的情況下,焦點位置會發(fā)生變化。使圖像變模糊,要調(diào)整下才清楚。IR鏡頭的焦點在紅外光和可見光都是一致的。也有叫齊焦鏡頭的。
2,因為要夜間使用,孔徑應該比普通鏡頭大一些。孔徑是叫相對孔徑,用F表示,通常說是大f,表示鏡頭的有效直徑和焦距之間的關系的。數(shù)值越小,效果越好。難度越大,價格越高。常見的4毫米鏡頭是1.2等。
IR鏡頭就是紅外線鏡頭,主要用于夜視,監(jiān)控攝像頭上用的最多!
7. 紅外線相機圖片
紅外線生物是沒有顏色的
紅外線作為一種不可見光,并沒有“顏色”。在一些情況下,人們還會使用紅外光源,例如夜視攝像頭就配有紅外燈為攝像提供光源。在軍事上,紅外夜視裝備可以和紅外探照燈配合,讓夜間的戰(zhàn)場變得“亮如白晝”。
小到雪花,大到天體,幾乎所有物體都可以產(chǎn)生紅外光。與所有電磁波一樣,紅外光可以被物體吸收和反射。借助紅外探測儀器,無處不在的紅外光可以幫助我們“看到”物體。 在現(xiàn)代科技中,無論是天文觀測的紅外相機,還是軍事中的紅外夜視儀,都是基于這種紅外光來成像的。
8. 紅外鏡頭參數(shù)
使用SONY 707或717數(shù)碼相機拍攝紅外照片的兩種方法由于sony 707和717紅外能力很強,那么就有兩種方式,這里就做簡單介紹。
兩種方法: NightShot模式: 和 普通模式: Nightshot模式就是SONY自己說的夜視模式,其實是瞎扯。我們在白天拍攝紅外最好的方式就兩種方法:
NightShot模式:
Nightshot模式就是SONY自己說的夜視模式,其實是瞎扯。我們在白天拍攝紅外最好的方式就是這個模式。
SONY說白天用NightShot模式會損壞CCD,對,沒錯。不過我們不是有紅外濾鏡了么,而且是套鏡,有三個呢:)
如果你拍攝時間常了,你自然就知道用那個合適了。但如果你是個剛?cè)腴T的菜鳥,那沒有關系。這里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
正確用濾鏡的方法是:先上最深的IRD,然后把相機放置在NightShot和自動曝光檔上。
然后你看看你的曝光時間,如果在1/30-1/60之間。那么你就可以拍攝了。如果時間低于1/30,說明這塊濾鏡相對現(xiàn)在的場合比較深,請換一塊IRC的,同理,可以換到IRB,如果再不可以,說明當前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很暗了。這個情況通常只有在陰天下雨才會遇到。
當然,有沒有可能用了IRD,曝光還是多,畫面還是亮的時候。一般是沒有這個情況,但極端情況,比如您拿著相機用Nightshot模式拍攝夏天的太陽。
普通模式:
普通模式中的M和S方式都可以。在外界日光好的情況下,大約的需要4”光圈F2.5,一定要用三腳架,最好用自拍方式防止震動。S方式設定速度在4”就可以。然后根據(jù)拍攝效果調(diào)整。
這個模式很容易拍攝出,樹木在風中飄動和,水流的情況。
注意:
拍攝紅外照片,707/717必須,將鏡頭前發(fā)射紅外的燈關閉。 關閉方法沒有好的辦法,只能用遮蓋的方式。
遮蓋最好的方式就是選擇,軟磁盤的芯,用雙面膠進行粘貼。 M358X系列在SONY707 Nightshot模式下的使用技巧
M358X系列包括M358、M358A和M358B等,特點都是包含多種紅外濾鏡,如何在SONY707、717中使用?
先說說SONY 707和717,它們對在Nightshot的曝光有嚴格要求,曝光量區(qū)域很窄,而且不能手動調(diào)節(jié),只能任由機器自動曝光。
換言就是: 在Nightshot模式下,相機很容易曝光過度或者不足。用家很容易證實這個觀點,只要在白天用NightShot模式看一下就可以了。
簡單記住如下規(guī)則就可:
雨天,陰天,用IRA或者IRB 多云,晴天,用IRC 大晴天,用IRD
為什么?簡單解釋就是,IRA到IRD放過的紅外線的量是不一樣的。
比如:IRD的波長大約在950nm,如果在陰天用IRD,很可能因為曝光量不足而需要長時間曝光,這樣除非用三腳架,否則像質(zhì)不容易清晰。這時候使用IRA就很好,因為720nm的IRA,IRB可以做為一個臨界于可見光和紅外線的濾鏡使用。
對于有專業(yè)要求的用戶,還有一個辦法可以考慮:
從IRD開始逐個試驗,在NightShot下半按下相機快門,如果這個時候曝光時間保持在1/30到1/60之間,說明情況正好。
如果低于1/30″,則說明紅外濾鏡相對外界情況過于深了,需要更換紅外濾鏡,如此這般試驗你的濾鏡,直到IRB,或者IRA。
有個問題:如果到了IRB還曝光時間低于1/30″,如何,簡單這個時候紅外光線已經(jīng)非常不足,你可以不用IRB了。
如果,用IRD的時候,畫面就過曝,怎么辦?應該說這個時候很少見,除非你拿著相機拍攝正午的太陽!
確定你的數(shù)碼相機是否具有拍攝紅外照片的能力
幾乎所有的相機都可以拍攝紅外照片,但如何能肯定的確認你的相機是否有紅外拍攝能力?這里告訴大家一個有效的辦法。
一般來說,幾乎所有的數(shù)碼相機均有拍攝紅外照片的能力,數(shù)碼相機采用的感光元件是CCD或者CMOS,它們對 于紅外線均有接收能力。CCD的接收紅外能力要大于CMOS。
通過電視遙控器檢查你的DC
但在通常情況下,數(shù)碼相機對紅外的感應會影像正常的彩色成像質(zhì)量,因 此在每個數(shù)碼相機前面均有一個可以遮擋紅外線的濾鏡,這個濾鏡專業(yè)術(shù) 語叫(ICF)。它將紅外線過濾掉。
出于方便在光線昏暗條件下攝影的要求。99%的數(shù)碼相機的紅外濾鏡都 沒有100%的過濾,(其實,就光學上的理論來說,100%過濾也是不可 能的)
因此可以說,每個人手中的數(shù)碼相機都或多或少,具有接收紅外線的能 力,只是接收的幅度不同罷了。但是否能接收到足夠成像的紅外線呢。這 里有個簡單的測試方法。
采用家中的電視遙控器測試,家庭用的電視遙控器通常都是發(fā)射紅外線的。一般情況下,當我們在按下某個按鈕 的時候,遙控器就會發(fā)射一束紅外線信號,人眼是看見不見的。
我們用數(shù)碼相機對準電視遙控器,選擇類似月光或夜色拍攝方式,關閉閃光燈,在按下按鈕的情況下,拍攝這個 遙控器。
如果你能清晰拍攝到遙控器上的發(fā)光點。那么你的數(shù)碼相機就是具有拍攝紅外線能力的相機。你可以用它進行紅 外攝影了。
紅外濾鏡不同型號之間的差別
紅外區(qū)域是一個從760nm開始到10000nm左右的光譜區(qū)域。因此不同波長紅外濾鏡是不一樣的。這里以本網(wǎng)站提供的紅外濾鏡不同的特性進行說明。
可以說,不同品牌和不同的型號的紅外濾鏡之間都有著差別,有的是類似,有的是同樣的玻璃。有的則完全不同。
不同的紅外濾鏡的型號不同表示它們“放過”紅外線的量是不一樣的。這個就好比同樣是血液,但有ABO等血性。
同樣,從700nm開始到1200nm左右的紅外段,有不同的紅外濾鏡,放不同的紅外線通過。
相比之下,紅外線波長之間的差異,遠遠超過不同牌子之間類似型號之間的差異。(前提當然是所有紅外濾鏡都是真貨:)) 也就是說,如果兩個不同的牌子,如果選擇紅外玻璃的特性是一樣或者近似的,那么它們在紅外攝影中的表現(xiàn)就是一樣或者近似的。
比如:我這里批量定制的的紅外濾鏡 IRA,IRB,IRC,IRD經(jīng)過濾鏡曲線比對,分別和如下一些品牌的濾鏡相當。
IRA:相當于HOYA R72/KAYA PF4/SCHOTT(B+W) RG715 IRB:相當于HOYA IR760 IRC:相當于HOYA IR85/SCHOTT(B+W) RG850 IRD:非常類似于HOYA RM90/SCHOTT(B+W) RG1000
這里相當?shù)囊馑?,舉例來說,如果采用IRC和HOYA IR85拍攝,其拍攝效果相同,從照片根本不能區(qū)分到底是用那個濾鏡拍攝的。
有經(jīng)驗的玩家可以自己看它們之間的曲線對比 注:以后提供 IRA同HOYA R72、KAYA PF4和SCHOTT(B+W) RG715曲線對比 IRB同HOYA IR76曲線對比 IRC同HOYA IR85和SCHOTT(B+W) RG850曲線對比 IRD同HOYA RM90和SCHOTT(B+W) RG1000曲線對比數(shù)碼相機如何使用濾鏡并搭配選擇轉(zhuǎn)接圈
要在數(shù)碼相機前添加濾鏡,首先必須確認你的數(shù)碼相機可以有安裝濾鏡的地方,通常情況下分三種情況
A. 相機本身沒有安裝濾鏡的地方,而且不能安裝輔助配件。 B. 相機本身沒有安裝濾鏡的地方,但可以通過加接適配器得到可以配置濾鏡的能力。 C. 相機本身就有配置濾鏡的螺紋口。
對于A,沒有辦法,你的相機沒有可以配置濾鏡的地方,除非你愿意手拿濾鏡放在鏡頭前,否則根本沒有辦法使用濾鏡。 B,C兩個情況是類似的。不管是否通過購買適配器,這些相機都有加裝濾鏡的能力了。下邊這兩種情況進行說明, 至于什么具體型號相機可以加裝,什么型號不可以加裝,請看后面附帶的常用數(shù)碼相機濾鏡口徑表。
佩帶濾鏡的幾個概念: 1) 口徑,濾鏡一個關鍵的尺寸就是濾鏡的口徑。就是通常說的鏡頭的口徑是多少,對于不同的數(shù)碼相機,口徑是不同的,一般用毫米表示。比如Nikon990的口徑是28mm的;SONY 707的口徑是58mm的等等。 2) 螺紋,一般都是.75的,極少數(shù)鏡頭是.5的。一般不用考慮。 3) 轉(zhuǎn)接圈,在鏡頭和濾鏡尺寸不匹配的時候,需要在濾鏡和鏡頭中加一個轉(zhuǎn)接圈。一般用兩個參數(shù)表示,第一個表示鏡頭,第二個表示濾鏡,比如55-58,表示這個是一個鏡頭是55mm轉(zhuǎn)接到58mm濾鏡的轉(zhuǎn)接圈。轉(zhuǎn)接圈有各種各樣的尺寸,后面還要描述。
選擇適合自己鏡頭口徑的濾鏡: 一般來說,配合濾鏡有如下幾個原則 l 配合同自己鏡頭口徑一致的濾鏡最好了,比如52mm的鏡頭就佩帶52mm的濾鏡。 l 濾鏡最好不要疊加太多,一到兩片就足夠了,原因是,一是可能影像視場,一個是每個濾鏡都有一定的光損失。 l 在有兩個以上相機或者鏡頭要配濾鏡的時候,最好按照最大口徑鏡頭的尺寸配濾鏡,這樣小尺寸的鏡頭就可以通過轉(zhuǎn)接圈共享一個濾鏡。節(jié)省資金。 l UV濾鏡常做為一個保護鏡片安裝在比較貴的相機和鏡頭前,保護鏡頭表面不被傷害。雖然UV同時有截斷紫外光改善像質(zhì)的作用。
9. 近紅外鏡頭
這些夜間監(jiān)控攝像頭為了能在夜晚實現(xiàn)有效的觀察,設置了紅外led照明,然后攝像頭的鏡頭模組沒有用于過濾近紅外波段的藍玻璃(之類的東西)。-然后,我們的手機/照相機鏡頭會過濾紅外光-但是你也知道led不是ld激光,它發(fā)出的光譜是連續(xù)的,所以一個標注為700納米的led多少會有些接近可見光頻率的泄漏,而阻擋紅外光的鏡頭模組也不可能做到恰好隔絕所有紅外的程度,所以手機攝像頭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看到接近紅光頻率的紅外線。-但是那個1000nm的led,手機可能就看不到了
10. 紅外成像鏡頭
就業(yè)前景廣闊,該專業(yè)人才緊缺,所以社會對專業(yè)性人才需求較大。畢業(yè)一般兩個就業(yè)方向:
一是在國企從事光學設計工作如光學鏡頭設計,光器件設計(光通信),照明光學設計等,前景好,工資收入高,月薪約6000元左右,工作穩(wěn)定,要求但是技術(shù)門檻高。
二是在外企和民營公司就業(yè),需求人員就多,門檻相對低,工資收入在月薪約8000元左右,主要靠業(yè)績和崗位級別定工資。
11. 相機紅外鏡頭
紅外夜視要好一些
紅外夜視儀原理是用紅外探照燈照射目標,接收反射的紅外輻射形成圖像紅外夜視技術(shù)分為主動紅外夜視技術(shù)和被動紅外夜視技術(shù)。主動紅外夜視技術(shù)是通過主動照射并利用目標反射紅外源的紅外光來實施觀察的夜視技術(shù),對應裝備為主動紅外夜視儀。被動紅外夜視技術(shù)是借助于目標自身發(fā)射的紅外輻射來實現(xiàn)觀察的紅外技術(shù),它根據(jù)目標與背景或目標各部分之間的溫差或熱輻射差來查看。
無光夜視即使在很昏暗的條件下,經(jīng)過了特殊處理后,還能夠拍到清晰、彩色的畫面,性能是比較穩(wěn)定的。而星光夜視如果是在有光的情況下,拍攝出來的畫面是比無光夜視更清晰的,如果沒有光的話,畫面就不會有彩色,清晰度也會有所影響,車輛大多數(shù)都會配備智能補光燈,沒有光的時候就會自動亮起來,為星光夜視補光,可是這樣的成本就需要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