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像攝影美學基礎(chǔ) pdf
按照一般的美學觀點,在1.5至2米外看一個人的五官是最漂亮的-因為這個距離的透視效果使人的鼻子顯得比真實的略小而臉又不至于太平。并且一般照人像的時候習慣只照人的頭和肩。所以我們所說的標準的人像照鏡頭,一般是指在鏡頭1.5m—2m的距離上照人的鏡頭,也就是70mm-135mm的鏡頭。長一點的也可以,不過距離長,不好與被照的人溝通,距離近了,變形又產(chǎn)生了。
好用的頭就是又容易與被拍攝人溝通,又不發(fā)生明顯的變形的鏡頭。
對于135相機來說,70mm-135mm鏡頭是公認的人像鏡頭。
而對于APS-C相機來說,因為同樣的鏡頭能得到的像場比135相機小,所以50mm-90mm焦距的135相機鏡頭才是APS-C相機的人像鏡頭。
那如果是拍兒童呢?按理說我們要用比普通人像鏡頭焦距更大(放大倍數(shù)更大)的鏡頭才能使小孩的頭肩充滿整個像場,但是由于兒童的五官沒有成人那么突出,我們可以在更近的距離拍攝而不影響審美,所以我們用普通人像鏡頭在1米外拍就行了。
2. 人像攝影美學基礎(chǔ)入門構(gòu)圖藝術(shù)
1、居中構(gòu)圖法,是人像攝影,最常見的構(gòu)圖。顧名思義,人像居于相片中間,就是居中構(gòu)圖。
2、三分構(gòu)圖法,是類似于居中構(gòu)圖的。把一張照片,豎等分三份,人像居于照片的左側(cè)三分之一或者右側(cè)三分之一。
3、有創(chuàng)意一點的,可以采用“對稱構(gòu)圖”法。找到生活中的鏡子,沿著鏡子拍;找到路上的水面,把相機貼著水,翹起來一點拍,都可以獲得對車的影像。
4、引導線構(gòu)圖法,人像照片,只拍人像,往往過于單調(diào),找到生活正常見的“引導線”,比如欄桿、路、橋等,都可以作為照片中的引導線。引導線,起到引導觀者視線的作用,讓觀者在照片中,有著眼點,圖片不空洞。
5、規(guī)律構(gòu)圖。規(guī)律構(gòu)圖,在拍景物時,也很常用,如果和人像結(jié)合,會更有韻律。比如,有規(guī)律的樹、有規(guī)律的圖形,有規(guī)律的柱子。
6、框式構(gòu)圖。人像在“框”內(nèi),生活中,框有很多,比如窗、門、鏡子等。
3. 人像攝影美學書籍
紅色經(jīng)典書籍10部
1、《紅巖》羅廣斌、楊益言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2、《紅日》吳強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3、《紅旗譜》梁斌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4、《青春之歌》楊沫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5、《林海雪原》曲波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6、《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前蘇聯(lián))奧斯特洛夫斯基著北京燕山出版社
7、《青年近衛(wèi)軍》(前蘇聯(lián))法捷耶夫著水夫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8、《紅星照耀下的中國》(《西行漫記》)(美)埃德加·斯諾著董樂山譯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9、《牛虻》(英)伏尼契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10、《絞刑架下的報告》(捷克)伏契克著徐偉珠譯浙江文藝出版社
人物傳記類的書
4. 人像攝影美學發(fā)展
西方設(shè)計美學思想特征代表人物是雅典娜!
5. 人像攝影美學基礎(chǔ)入門叢書
人像鏡頭
標準的人像攝影鏡頭,一般是指在鏡頭1.5m—2m的距離上照人的鏡頭,也就是70mm-135mm的鏡頭。按照一般的美學觀點,在1.5至2米外看一個人的五官是最漂亮的。
中文名 人像鏡頭
定義 指在鏡頭1.5m—2m照人的鏡頭
美學觀點 在1.5至2米外看人的五官是最美的
135相機 70mm-135mm是公認的人像攝影鏡頭
6. 人像攝影美學基礎(chǔ)入門豆瓣
鳳梧洞戰(zhàn)斗 (2019)
電影背景以1920年在中國吉林省鳳梧洞聯(lián)合獨立軍摧毀日軍第19師團,取得巨大勝利的鳳梧洞戰(zhàn)斗,與青山里戰(zhàn)爭一同被譽為"獨立運動史"為原型的故事。
該片主要因為主要柳海真的主演,加之是一部韓國的抗日神劇;該片在電影敘事上使用多線平行敘述,對戰(zhàn)爭場面駕馭到位,人物塑造無過多煽情,在小人物的情感上的營造,總是能讓人感到觸動,柳俊烈在其中的表情也是十分亮眼;
半世界(2018)
稻垣吾郎主演的阪本順治最新映畫<半世界>,也是他離開SMAP之后首度單獨主演電影;
該片講述的是三個年近四十的男人面對生活的問題、過去的糾葛,思考如何度過余下的人生的故事。
叛徒 Il traditore (2019)
本片根據(jù)意大利真實事件改編而成。
上世紀80年代初期,黑幫首腦多瑪索·布西達從意大利移居巴西,然而遠在意大利的自己的哥哥與孩子卻相繼被黑幫團伙殺害。
為了懲治兇手,他開始與意大利警方合作,在兩方的不斷努力下,多瑪索·布西達不僅抓住了殺害自己親人的幕后黑手,并將意大利盤根錯節(jié)的黑幫團伙連根拔起…
戰(zhàn)栗磁場 Waves (2017)
該片講述安妮沉迷于研究科學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透過廣播節(jié)目來質(zhì)疑超自然現(xiàn)象,她並不相信這些事物的存在,但突然間全球的天空出現(xiàn)奇怪的聲音,安妮的老板和同事開始行為詭異,安妮懷疑有什麼東西在空氣中傳播...
游戲改變者 The Game Changers (2018)
該片由阿諾·斯瓦辛格主演,講述格斗好手、健身達人James Wilks走遍各地,揭秘他們稱之為“全世界最危險的神話”:肉類對營養(yǎng)、力量和理想健康狀況來說必不可少——真的如此嗎?也對素食主義進行了揭秘。
施瓦辛格、“世界上最強壯的男人”Patrik Baboumian等頂級運動員、健身界名人也出鏡講述體驗。
神奇喬納森的紀錄片 (2019)
該片的豆瓣簡介是這樣的:紀錄片導演班博曼原本想拍一部關(guān)于80年代紅極一時的魔術(shù)師「犀利喬納森」(The Amazing Johnathan) 的紀錄片。
但當被拍者反客為主,故布迷陣把導演耍得暈頭轉(zhuǎn)向,這個亂局可以怎樣收科?事緣最初喬納森被診斷患上心臟病,只剩下一年命,被迫退休;但三年后,喬納森死唔去,決定東山再起。
導演班博曼于是決定追蹤拍攝他的復出巡回表演,豈料喬納森突然玩嘢,將班博曼殺個措手不及,令拍攝工作遇上許多未知數(shù)和障礙。
但班博曼將局面扭轉(zhuǎn),順勢進一步探討何謂真相,何謂假象。
看來導演才是真正的魔術(shù)師,化腐朽為神奇把差點爛尾的紀錄片起死回生!
在看的時候,真是有點被搞暈,發(fā)現(xiàn)導演實在機智,將其拍成了一部特別有趣的紀錄片;
哈馬舍爾德懸案 (2019)
最后介紹一部高分紀錄片,該片講述1961年9月18日,時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遭遇離奇空難身亡,鑒于其不顧歐洲勢力支持剛果獨立的立場,他的死被認為并非意外所致。
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丹麥記者兼電影制作人麥斯·布魯格與其瑞典私人偵探搭檔約蘭·比約克達爾一道,試圖厘清這起陳年冷案的千頭萬緒,卻發(fā)現(xiàn)更多謎團,而這背后似乎有著超乎想象的大新聞……
小伙伴會畢竟喜歡那部呢?或是最近有看過什么特別好的影片,歡迎留言分享,seeyou~
7. 人像攝影美學基礎(chǔ)入門
怎么樣能更好地學習人像攝影?
我們首先來看看人像攝影作品出眾的關(guān)鍵點:情緒,用光,構(gòu)圖。情緒可以通過表情、妝容、外部環(huán)境這些來表達,這就牽涉到用光和構(gòu)圖,或許以上這些都很平淡,一個小小的創(chuàng)意,達成畫龍點睛之效。
那么這些東西都要怎么去學?
首先,當然是感覺的積累。無非就是大量地積累,找人像攝影相關(guān)的網(wǎng)站,看現(xiàn)成的好作品,攝影作品、繪畫作品都可以,這些東西各種公眾號啊網(wǎng)站啊都很容易搜得到。當然不是走馬觀花式的看,得細品,剛開始時是研究構(gòu)圖,體會其間表達的情緒,深入后研究光線、研究妝容,研究虛實,每天看一看,琢磨琢磨,久而久之就會有自己的美感,知道怎么樣去體現(xiàn)美感,表達情緒,這也是最基礎(chǔ)的。
其次,模擬取景。生活工作中我們并不能時刻帶著拍攝工具到處拍拍拍,這時候就可以時不時地模擬取景了,也就是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畫面,總會有某一刻你會覺得一個人看上去特別美非常帥,亦或是安靜下來的某個人某種表情顯得特別憂郁悲傷,那種狀態(tài)定格下來,周邊哪些東西要排除在外或者模糊一下,哪些東西要留下,豎幅還是橫幅構(gòu)圖會好一些,都可以去留心,腦中模擬要拍攝對象怎么樣去擺姿勢,表情怎么調(diào)整。模擬多了,真正拍的時候就能更加行云流水了。
再次,多看教學多練習。視頻教學比較直觀,但也存在跟不上的問題,這就需要視頻教學拉高度,書籍細學抓深度了,書本上一般講的比較細致,針對視頻講的不夠清楚的地方可以看書學學細節(jié),除此之外,就是勤于練習確保熟練度了,學習的時候可能覺得都很簡單,真正動手可能還是抓瞎,練習是必須的,不會的來回連個幾次總會熟的。練習沒條件手機、入門級加狗頭也可以都練習構(gòu)圖,習慣抓拍,有條件就玩玩鏡頭燈光啊什么的。這是提升水平的關(guān)鍵,多練習多復盤,知道各種場景怎么樣操作能實現(xiàn)怎么樣的效果,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讓前期后期相得益彰。當然,這很難,關(guān)鍵就是多練習,熟能生巧。
最后,堅持。這里不多說,這是誰都知道該怎么做,卻又很少有人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