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文攝影展
第一,注重營造創(chuàng)新學術環(huán)境。隨著新校區(qū)的建設,面對變化了的新形勢,大學精神要保持活力,就應使其具有鮮明的時代感。
近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大學的功能在擴大,辦學理念在更新,教學活動在豐富,教學手段在拓展,教育方式也在轉變。同時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校園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也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沖突、整合與交融。
如今的大學校園早已不是象牙之塔,也從來不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園,但大學校園的世界與外部世界相比確實保留著更多的單純,青春靈動之氣和對精神的訴求。
“大學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情感表達和信仰追求,從總體上看,與外界仍有較大的差異。大學是思想最活躍、最富創(chuàng)造力的學術殿堂。大學既是容納思考,思想解放的地方,也是新知識、新思想、新文化的發(fā)源地。創(chuàng)設、創(chuàng)新開放的文化氛圍至關重要。所以我們把創(chuàng)新教育、素質教育等新觀念融入大學精神,努力建設濃厚的創(chuàng)新的學術環(huán)境,為了對學生進行科技發(fā)展史教育,培育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建成了全國高等醫(yī)學院校唯一的醫(yī)學影像技術博物館,培養(yǎng)出了在上大學期間就獲國內領先技術水平成果的大學生。
第二,注重創(chuàng)造優(yōu)美高雅的校園環(huán)境。大學精神的孕育、提煉、完善和形成的過程,是在特定的校園環(huán)境中進行的。大學文化建設既凸現在顯性層面的硬件建設上,更融于隱性層面的軟件建設中,每一項硬件建設都包含著豐厚的文化內涵。
我們本著以有形的景物陶冶無形的精神,以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營造怡人的氛圍。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我們以新校區(qū)得天獨厚的地貌條件和泰山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作為景觀設計的前提條件和創(chuàng)作背景,以豐富校園文化為基礎,以環(huán)境育人為目的。
一片綠地的種植,一處花園的設計,一條道路的規(guī)劃,一道文化景觀的構思都與泰山文化緊密結合。
我們先后建成了帶有“泰山徽”標志的泰山廣場;建成了體現時代精神,象征生命科學DNA大型雕塑和著名的世界醫(yī)藥科技界十大名人雕塑的文化廣場;種植了有一百多種中草藥的藥用植物園;種植了體現南丁格爾精神,象征白衣天使形象的白玉蘭園;還種植了使雷鋒精神永駐校園的“雷鋒林”。每到春季,滿園的中草藥花卉爭相斗艷,一片江南風光。校園環(huán)境的每一處設計構思,都蘊含著一定的精神追求,是學校形象和精神的最直觀、最實在、最具體的體現,對師生員工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三,積極營造和培育人文環(huán)境。大學精神,不僅需要自然環(huán)境孕育,歷史傳統(tǒng)的熏陶,還需要人文環(huán)境的浸潤和培植。
理想的人文環(huán)境應該具有良好的校風、和諧的人際關系、濃厚的學術氛圍、文明的生活方式、豐富的文化生活和共同的價值取向。當前的大學生,特別是理工科院校的大學生,重視科學,忽視人文精神的現象比較普遍。
我們通過組織人文知識講座,舉辦泰山文化書畫展,泰山百景攝影展,開設人文素質教育課及各種社團文化活動,積極開展學生喜聞樂見、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等活動,以提高學校的文化品位和師生的思想境界。
通過人文環(huán)境的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已內化為堅實的校園精神,使全體師生切實感到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身心愉悅,精神充實,有成就感。
親身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成長的快樂,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
2. 人文攝影集
一是AF-A模式對焦,開啟人臉識別(我現在拍攝人文題材使用索尼A7M3或R3),快門優(yōu)先,一般不采用光圈優(yōu)先,這一點與人像攝影有別。理由是人文攝影需要帶環(huán)境,要求有一定的景深,同時因為現場光線千變萬化,如果使用A檔,抓拍速度便無法保證,成功率會大大降低。另外,使用S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通過快門速度的控制,可以拍出具有動態(tài)的片子。ISO設為自動就好。還有,為了突出主體,大多數情況下,曝光補償設為-0.3。
二是采用盲拍。人文攝影在有的地方會被拒絕,比如藏區(qū)和伊斯蘭國家,我在摩洛哥就遇到過。在這種情況下,盲拍就是必須的。盲拍最好使用35定或16-35廣變,拍攝模式設為A檔,光圈設為f/5.6,對焦模式仍然設為AF-A。如果距離感比較強的攝影者,對焦模式建議采用MF,手動估焦。因為光圈開得比較小,又是廣角鏡頭,景深會比較大。舉個栗子,主體距離3米,估焦大致2-4米都能獲得清晰的影像。還有,盲拍的話,最好使用靜音拍攝。
3. 人文攝影展名稱
龍泉之美——館藏龍泉青瓷展
展期:即日起至2022年2月20日
地址:廣州博物館
龍泉之美,在于線條的簡練優(yōu)美,釉色的瑩潤如玉,其美至簡至樸,卻歷久不衰,本次展覽共分為三部分:“源與流”“物之用”“器之美”。此次展覽是廣州博物館立足于館藏文物,將博物館的研究成果與觀眾、社會共享,一起品鑒龍泉之美。
新西關小姐自然美“飾”界 —— 藝術首飾展
展期:11月11日-12月15日
地址:歸覓西關小姐人文藝術館
新西關小姐的自然美“飾”界,純粹的、生命的、獨一無二的,與大家分享自然的藝術與美好。
人從眾攝影展
票價:免費
展期:10月30日 - 2022年01月31日
開放時間:09:00 - 17:00 ( 周一閉館)
地點:廣州市海珠區(qū)洪德路39號
人的臉部作為自我與外界交流的身體媒介,是最原始豐富的數據庫,承擔了與他人進行信息互動的重要角色。本次展覽選取了13個攝影師的作品作為主單元,還可以在展覽末尾放上自己的自拍,成為展覽的一部分。在看展的過程中喚起人們對臉的想象力,對于人本身的思考與欣賞。
翰墨飄香——文房四寶專題展
票價:免費
展期:10月28日 - 2022年01月05日
開放時間:09:00 - 17:00 ( 周一閉館)
地點:南越王博物院王宮展區(qū) 陳列樓二樓臨展廳
從十香園到春睡畫院作品展
票價:免費
展期:10月26日 - 2022年2月19日
地點:廣州藝術博物院關山月藝術館
《紅樓夢》文化展
時間:2021-09-29 至 2022-01-09
展覽: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展廳一、二
票價:免費不免票
通過126套古籍文本、58幅書法繪畫、128件文物器具,全方位地為您展現封建末世的人物生活、社會百態(tài),《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背景、文化環(huán)境以及和廣東的不解之緣······
探索《紅樓夢》如何超越了文學的范疇,帶來了廣泛的文化傳播和豐富的藝術創(chuàng)作,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發(fā)展歷程的一座巍巍豐碑。
應時而作—中國傳統(tǒng)時節(jié)繪畫展
時間:2021-09-26 至 2022-02-16
展覽: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專題展廳
票價:免費不免票
前人與今人在時間中輪回交替,也在時間中相遇對視,過往的場景、記憶,前人在下筆的瞬間已定格成永恒,而畫卷上的心境、情緒,卻慢慢地與展覽前走過的你我重合。
金秋十月,廣東省博物館邀您一同品味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習俗,探索時節(jié)里的繪畫,探究作品題材內容與寓意,探討畫家繪畫手法與表達方式之異同,探尋藝術與文化習俗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4. 人文攝影獲獎作品展示
什么是人文攝影:
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定義,我有個朋友講了許多,很繁瑣,也沒有講清楚。
我個人認為人文紀實攝影一句話就可以解釋清楚:忠實的記錄和反應一個民族生存方式的照片。 就可以稱作人文紀實攝影。
舉例:
譬如照片上只有一座大山,這不能稱作人文紀實攝影,這只是反映了大自然的一種形態(tài)。 如果照片上不僅僅有一座大山,還有一個人,不管這個人在做什么,也許在攀巖,也許是趕路,也許是上山去砍柴,也許是在牽著牛去耕種,這就可以稱為人文紀實攝影,因為它反映了在這座大山前人類的一種生存狀態(tài)。 假設照片上只有一個人,沒有任何背景,或者背景完全虛化,看不出背景環(huán)境與人物之間的聯系,我認為不能稱為人文紀實攝影,他只是人物肖像攝影。 如果把人放入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里,人在看書,人在燒火做飯等等,我們就可以把他認為是人文紀實攝影。
另一種特殊的人文紀實攝影:
但是有一種人物肖像攝影可以稱為人文紀實攝影,通過人物肖像反映了一個特定歷史,我們可以把這種人物肖像攝影稱為人文紀實攝影。 照片里沒有人物,只有一個或者幾個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物體,那么這個物體首先不是自然形態(tài)的,而是人類經過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通過它反映了人類生存的某一種方式,我們依然可以把它稱為人文紀實攝影。
戰(zhàn)爭也是人文紀實攝影的范疇:
因為戰(zhàn)爭也是人與人為生存而引發(fā)的最高形態(tài)的博弈。
紀實,顧名思義,就是真實的紀錄,但是真實的記錄與照相是有著不同的理解,真實的紀錄里包含攝影師再創(chuàng)作的艱辛和靈感,他與普通的照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紀實攝影脫離不了 PS:
在數碼時代,紀實攝影脫離不了 PS 的這樣一種環(huán)節(jié),但是 PS 也有不同本質,不改變其照片的本質內容,而是通過 PS 強化了攝影作品的主題,譬如影調,光線,色彩等,我個人認為,這依然屬于紀實作品。
【擺拍】算不算紀實攝影:
擺拍,擺拍算不算紀實作品,攝影界爭論很多,我個人以為擺拍也是攝影師再創(chuàng)作的一種方式,通過擺拍也反映了人類生存得某種現象,也反映了攝影師的藝術水準,譬如有的攝影師到了千島湖,花錢顧上幾個漁夫,在特定的時間,特點的地點,拍了許多撒網捕魚的作品,畫面唯美生動,這算不算人文紀實作品呢?我本人認為不應該算,應該屬于藝術人文類作品。
5. 人文攝影展PPT
有兩種意思!
1、人文是將市場按人文變量細分,如以年齡、性別、家庭規(guī)模、家庭生命周期、社會階層、收入、職業(yè)、教育、宗教、宗族、代溝、國籍為基礎,劃分出不同的群體。
2、抖音里所說的人文標簽,意思就是你想要做的垂直細分領域的標簽。比如說第一級的領域有育兒、情感、情商、職場、辦公、勵志等等。第一級的領域又可進行細分。比如說育兒這個領域相對應的標簽可以有寶媽、作業(yè)開學等等;情感這一塊相對應的標簽有戀愛、婚姻、男女朋友等等;情商這一塊的標簽有口才、職場、銷售;辦公這一塊的標簽有PPT、EXCEL 等等
6. 人文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何泓姍獲得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qū)華夏典藏獎。
何泓姍,1987年4月10日出生于重慶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攝影師、平面模特,畢業(yè)于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表演專業(yè)。
2017年,其主演的都市情感劇《云巔之上》首播;同年,以攝影師的身份獲得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qū)華夏典藏獎。2018年,主演古裝勵志劇《鳳弈》;同年,其出演的古裝宮廷劇《如懿傳》首播。2019年1月12日,獲得第3屆金骨朵網絡影視盛典年度網絡潛力演
7. 人文攝影展覽
所謂的人文攝影,就是拍攝主體是人物,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所呈現的文化、地域和時代特點。
看到照片,觀者能感受到一種意味,一種審美,一個故事,都可以稱作好的人文作品。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文攝影是任何地域都可以拍照的,只要有人,有環(huán)境背景,有光和影,都可隨時拍照。
人文攝影一般是街拍,走街隨拍的方式來呈現。觀者一般對身邊熟悉的人和物,沒有新奇感,所以拍者就盡量選擇異域他鄉(xiāng),比如西藏的牧民,東南亞的街道,非洲的部落,歐洲的城市等等作為拍攝對象,記錄旅行瞬間,來展現不一樣的文化,滿足觀者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