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12-24廣角鏡頭
佳能r6拍視頻可以配以下兩種鏡頭:
1、佳能RF卡口專微鏡頭。
這類鏡頭的卡口與r6的卡口是一致的,可以完美匹配。
2、佳能EF卡口單反鏡頭。
這類鏡頭的卡口與r6的卡口不一致,但是可以通過轉(zhuǎn)接環(huán)(卡口適配器)轉(zhuǎn)接使用,兼容性同樣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對于副廠鏡頭來說,某些EF卡口的副廠鏡頭在升級固件之前,可能不兼容如果使用這類鏡頭,需要注意查一查官方支持列表。
2. 佳能廣角鏡頭17-40
佳能17-40不是定焦鏡頭,它是廣角變焦鏡頭,成像色彩鮮明油潤,畫質(zhì)優(yōu)良,該鏡頭紅圈,屬于專業(yè)級別的鏡頭,同時該鏡頭性價比高,小巧輕便,便于攜帶,非常不錯的一款風光鏡頭。
3. 佳能11-18廣角鏡頭
佳能eosr10配: 16-35/2.8廣角變焦鏡頭了。
這是佳能鏡頭里的大三元之一,主要用來拍攝風光和環(huán)境人像的。佳能鏡頭紅圈里有幾只廣角變焦鏡頭:8-15/4.0帶魚眼的,17-40/4.0,16-35/4.0,16-35/2.8,11-24/4.0這幾只。但是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都選擇16-35/2.8這只廣角變焦鏡頭,基本上是唯一選擇,目前其已經(jīng)是第三代,研磨非球面鏡片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結(jié)構(gòu)之一,讓大自然色彩的還原更具鮮艷靚麗奪目。
4. 佳能10-18廣角鏡頭
你好,說說我的想法吧,18-200mm這支鏡頭已經(jīng)包含了廣角,只不過等效28.8mm不夠廣無法滿足你的視覺要求,10-22和10-18兩支都算是超廣角了,我感覺10-18mm價格更實惠,而且是新出的產(chǎn)品,可以考慮入手。
這兩個鏡頭對于一直用半幅機的人非常合適,全副就另當別論了。
5. 佳能11 24人像廣角效果
1,18-200鏡頭的確成像質(zhì)量偏弱,和24-105頭的畫質(zhì)是差了很多。如果你對照片畫質(zhì)敏銳的話,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兩者的區(qū)別。但是不能說18-200不能用,這個頭面對的消費群體是普通人群,拍攝用途是普通攝影,不是專業(yè)攝影鏡頭。所以,如果你對畫質(zhì)要求不是那么苛刻,拍攝照片的目的也不是去參賽評獎,那么這個鏡頭還是可用的。
2,即使對畫質(zhì)要求較高,那么24-105也不適合50D使用。因為50D是非全畫幅相機,鏡頭安上后會有1.6倍的系數(shù),那24-105乘以1.6后就變成38-168mm了,長焦端看似占了便宜但廣角端損失嚴重,幾乎沒有廣角可言了。所以這款鏡頭不適合在非全畫幅機上使用,本來它就是作為5D2這樣全畫幅機的套機頭用的。有人說可以用接片的方式來彌補,這個辦法固然可行,但具體操作較為麻煩,一趟旅游下來,做幾張可以,但要是需要做一堆廣域風景照,就暈死你了。
3,如果你不滿足18-200頭的畫質(zhì),又需要廣角拍風景,那么建議上一支17-40mmf4L頭,這是佳能極具性價比的一支廣角變焦頭。這樣做唯一的不足就是長焦端的缺失,只有通過另配鏡頭來彌補了。還有,旅游攝影,長焦端使用率是較低的,也可以暫時不買,以后根據(jù)自己需要再行購置。
4,定焦人像頭,其實最佳選擇是85mm鏡頭,因為只有在這個焦距下才能獲得較好的背景虛化,而50mm頭是不足的,盡管有人說用在全畫幅機上不就等于85mm了嗎,其實不然,乘以1.6倍系數(shù)后只能說是等效于85mm焦距,但視角還是50mm的視角,背景虛化能力也不會因為這個系數(shù)而增強的。推薦你85mmf1.8鏡頭(85mmf1.2L好是好,太貴),這支鏡頭幾乎被譽為“佳能沒有紅圈的紅圈頭”,拍人像一級棒的。在我沒有購入85mmf1.2頭之間,一直是我的主力人像頭。再說一下50mm的兩支頭,1.8這支,的確具有很高的性價比,但弱點是沒有超聲波馬達導致對焦速度慢些、對焦聲音響些、對焦時前鏡組會轉(zhuǎn)動,它的焦外二線性較強,不如1.4頭來得柔和,1.8頭的成像偏硬,不夠細膩,。所以1.8頭的整體性能當然是比不過1.4頭的。這種比較也不是完全比價格的。50mm頭還有1.2L這樣一支,價格在萬元,是1.4頭的數(shù)倍,你當然不能說它的性能也是1.4的數(shù)倍。
5,新紅百微,專攻微距,盡管也可客串人像,但畢竟術(shù)業(yè)有專攻,它不是吃人像攝影這碗飯的,由于微距頭具有成像非常銳利、相場很平、反差較大、色彩濃艷等微距攝影必須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并不適合人像攝影,人像攝影需要細膩但不過分銳利、立體感強、色彩柔和、反差偏小等需求,這就和微距頭的特點有些沖突了。當然,偶爾用微距頭客串人像是沒有問題的,有些影友還故意用微距頭去拍攝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那反而是對癥了??梢?,機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看你怎么運用了。
總結(jié):
1,17-40mm,用于風景。
2,85mmf1.8,用于人像。
3,將來考慮70-200mm(用小白還是小小白、是否帶防抖,由你定),用于長焦題材。
上述三支鏡頭的配合,定變結(jié)合,焦段合理,沒有漏洞,還是較為理想的。
6. 佳能12-24鏡頭評測
奧林巴斯因為感光原件小,所以看的是等效焦距:12-40=實際焦距的24-80
佳能17-40是全畫幅鏡頭,實際焦距就是17-40。
攝影方面一般一般把廣角角度超過24mm的稱為廣角鏡頭,也就是17-40是真正意義上的廣角,奧林巴斯的只能叫標變。
7. 佳能11-24廣角鏡頭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叫廣角,簡單的說拍的范圍越大,視角越大,大到一定的程度了,就叫廣角。
第二,初中學過凸透鏡成像吧?凸透鏡距離成像板越近(焦距越?。上窬驮綇V。
2、廣角拍攝要用焦段帶廣角,也就是35以下才行,你拿個70-200的頭累死你也拍不出廣角效果。
如果你有焦段涵蓋了35或以下任意焦段的頭的話,拍攝時把鏡頭拉到最廣,也就是視野最大,就可以算是廣角拍攝了。
3、這個頭對于我,就是做為輕便的戶外旅游頭來用的,既然是戶外旅游,那么大部分使用的時候?qū)Υ蠊馊Φ男枨蟊容^小,很多時候還需要縮小光圈以滿足景深需求。
4、這個頭變焦比大,相對比較輕便,同時帶IS,適合某些極端情況下的應急使用。
比如在旅游過程中進室內(nèi)參觀,不能打燈和使用三腳架,那只好靠高感和IS來應急了,效果肯定不如大光圈的表現(xiàn),但是只是應急使用的話,拍不好總好過拍不到。5、暗角問題在實際使用中影響不算太大,對畫質(zhì)講究的話心里倒是的確會不舒服的,不過主要還是看用途,對于到此一游的紀念照,可能更多的是出于記錄而不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吧;長焦端的表現(xiàn),是它的缺點,我也不是很滿意,不過旅游的時候,廣角和中焦的使用相對更頻繁一些。
8. 佳能12—24鏡頭
AF/MF分別是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下面的 stabilizer ON/OFF 是鏡頭的光學防抖是否開啟。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II鏡頭規(guī)格:17片12組的光學結(jié)構(gòu)(內(nèi)含4片非球面鏡片),ASC+氟鍍膜,10片光圈葉片,4檔抖動補償,USM環(huán)形超聲波馬達,全時手動對焦,0.45m最近對焦距離(0.24x放大倍率),防滴防塵,濾鏡尺寸77mm,重量795g,尺寸118mm×83.5mm。
9. 佳能12-24廣角鏡頭價格
抗眩光、色彩會是原廠好點。
但是要多廣,需不需要大光圈還得看個人需要。如果只是風景,最佳成像光圈f8-f16,色彩都可以調(diào),都沒多大差別,1224性價比最高。如果需要拍星空,最好還是16-35f2.8。需要廣度選1224,需要大光圈的16-35f2.8,僅需要色彩的17-40即可。
10. 佳能24-70是廣角鏡頭嗎
這是一款廣角鏡頭,景深沒有太遠,所以拍出來的感覺有一層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