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低端相機和高端手機拍照
不一定,看是什么相機,有些低端相機顯示賊差,跟以前按鍵手機的像素差不多。高端的相機肯定比蘋果手機像素好,而且論像素,蘋果手機也不是手機行業(yè)里的第一,它只是其它方面比較優(yōu)越于其它手機。
2. 高端相機與低端相機區(qū)別
區(qū)別主要在幾個方面:
傳感器尺寸。高端單反通常是全畫幅傳感器,感光面積大,捕獲光線足,成像質量高,專業(yè)必備。中低端單反通常是APS畫幅傳感器,面積比全幅小兩倍多,畫質就不是強項了,但畢竟是APS畫幅,比上不足,比下(卡片機、手機)還是綽綽有余的。
對焦系統(tǒng)。高端單反對焦系統(tǒng)的對焦點較多,范圍大,組合功能多,可適用多種場合,采用高密度AF傳感器,對焦精度較高,暗光環(huán)境成功率高。而中低端單反對焦點較少,范圍較小,功能簡單,AF密度低,精度較低,暗光對焦較弱。
系統(tǒng)功能。高端單反專業(yè)功能豐富,可滿足攝影師各種微調微操。而低端單反功能簡單,適合普通用戶。
機身操控。高端單反機身大,按鍵功能豐富,有肩屏,基本上大部分操作都可憑機身按鍵完成,滿足攝影師雙手快速微操和肓操,也不容易誤操作。低端單反機身小,按鍵緊湊功能簡單,某些操作需要翻找液晶屏設置,影響效率,有點像傻瓜機,指位小,容易碰到按鍵。
速度。高端單反采用強力CPU,甚至是雙CPU,圖片處理快速,并具備大緩存,每秒連拍速度高達十幾張,持續(xù)連拍數量也非常多,快門速度可達1/8000秒。中低端單反CPU較弱,緩存小,速度一般,每秒連拍僅幾張,持續(xù)數量也少,快門速度最高1/4000秒。
其它參數比如取景視野,目鏡亮度,快門壽命,電池容量,機身材質,接口數量等等也都是高端單反強,不過影響不大,可以不用太在意。
對于D5300和1300D來說,D5300定位在中低端,綜合與佳能800D同級,高于入門級的1300D,只比這兩款的話無疑是D5300強的。
3. 低端相機不如高端手機
手機攝影的用途是快速拍攝,快速分享,如分享朋友圈。而相機,處理速度上并不快,但能通過必要的后期獲得更好畫質,是為了保存、出版等的用途。手機的拍照能力還比較弱。但由于手機的便攜性,你無需另外帶相機就可以拍照,所以對于簡單家庭用途的話,使用手機就已足夠。
因此手機對相機市場,特別是低端相機市場造成了沖擊,比如卡片機、M43畫幅微單市場更加明顯。
4. 中端拍照手機推薦
第1名:OPPO Reno4 Pro 超級夜景視頻 65W超級閃充 7.6mm超輕薄設計 雙模5G 8GB+128GB】
?
配置:高通驍龍765G處理器+6.5英寸AMOLED曲面屏(402PPI、90Hz)+后置4800萬像素主攝(f/1.79光圈、支持光學防抖)+后置12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f/2.2)+后置1300萬像素長焦鏡頭(f/2.4、5倍光學變焦、20倍混合變焦)+3200萬像素(f/2.4)+激光對焦+視頻防抖+65W閃充+4000毫安電池+超線性立體聲雙揚聲器+屏幕光學指紋+人臉識別+生活防水
優(yōu)點:在這個價位上,超廣角和長焦鏡頭都不是湊數的,都超過1000萬像素,且支持光學變焦、光學防抖、激光對焦、視頻防抖;前置相機居然高達3200萬像素,光圈f/2.4。拍照能力在這個價位上我認為是最強的。另外,65W閃充,30分鐘能充滿。高通驍龍765G處理器(7nm工藝)+8G內存+128GB空間,完全能滿足影像數據的處理和存儲。屏幕也還不錯。關鍵在于前后攝都沒有湊數,主攝、超廣角、長焦等鏡頭,性能在這個價位都是TOP級別的。
缺點:電池容量較小,只有4000毫安,續(xù)航力稍遜一籌,在戶外拍照得帶個充電寶才不至于斷電。處理器并不是旗艦級別,玩大型游戲性能不夠強大。
【第2名:OPPO K7 雙模5G 驍龍765G 30W VOOC閃充 4800萬超清四攝 石墨片+銅管散熱 8+128GB】
?
配置:驍龍765G+30W閃充(1小時充滿)+后置4800萬主攝(f/1.7光圈、1/2英寸傳感器)+后置800萬像素超廣角(f/2.2光圈)+200萬像素肖像風格人像鏡頭+200萬像素漏光風格人像鏡頭+前攝主攝3200萬像素(f/2.0)+8GB內存+128GB空間+支持NFC+6.4英寸AMOLED屏幕
優(yōu)點:后置主攝性能不錯,前置自拍性能也不錯,屏幕也不錯,在這個價格上,前后主攝綜合性能算是拔尖水平了。
缺點:超廣角、長焦、人像鏡頭都一般般,特別是人像鏡頭,簡直就是湊數的。處理器性能屬于中端節(jié)能處理器,性能比不上高通驍龍865/870/888等旗艦級別處理器,但續(xù)航還是有優(yōu)勢的;一般游戲都能拿下,超大型游戲打比賽就不是很有優(yōu)勢,比如《和平精英》《王者榮耀》。電池容量較小,充電速度一般般,旅拍最好帶上充電寶。
【第3名.Redmi K40 旗艦驍龍870 三星AMOLED 120Hz高刷直屏 4800萬高清三攝相機 33W快充 8GB+128GB】
?
配置:高通驍龍870旗艦處理器,三星6.67英寸AMOLED屏幕(E4級品質,120HZ高刷),后置4800萬像素主攝(f/1.79光圈),800萬像素超廣角,500萬像素長焦微距鏡頭;前置2000萬像素自拍相機,33W快充(一個小時能充滿),8GB內存,128GB空間,LPDDR5+UFS3.1存儲技術,用幾年也不卡頓。杜比全景聲立體聲,線型馬達。4520毫安大電池,33W快充(半小時充滿),續(xù)航優(yōu)秀。WIFI6.0無線技術。支持雙模5G。支持NFC、紅外遙控。
優(yōu)點:處理器旗艦級,圖像處理速度超快;拍照后置主攝、微距拍攝都還不錯,前置相機夠用;超廣角尚可。存儲技術優(yōu)秀。手機反應快。屏幕頂級水準。
缺點:不支持光學防抖、不支持光學變焦,廣角鏡頭拍大場面一般般,長焦鏡頭拍遠景一般般。
綜合:這是一部游戲性能頂級,拍照性能夠用的手機,性價比極高。
5. 低端相機和手機相機比較
數碼相機包含著手機照相機。二者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手機照相機是包含于數碼相機之中的相機類型。
相機,包括膠片機和數碼相機兩大類。
在現在的市場上,數碼相機占據絕對主導的地位。膠片機只剩下極少數人玩情懷了……
數碼相機包含多種類型。比如高端的中畫幅相機、全畫幅相機、比如低端的卡片機,其中也包含手機照相機。
手機照相機,是數碼相機的一種。也正因為有了數碼相機這種相機類型的出現,手機照相機才擁有了出現的可能……在手機上是不可能集成膠片相機的。唯有數碼相機才能集成到手機這么小的體積上。
手機照相機屬于數碼相機的類型。其基本結構就是鏡頭、圖像傳感器、圖形處理器以及相關部件和電路組成的……這與卡片機、微單相機、單反相機等相機的基本結構是沒有區(qū)別的。但是,因為手機照相機的體積特別小,所以,手機照相機與其他類型的數碼相機相比還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手機照相機就沒有機械式快門。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容易理解……那么小的體積,裝不下那么大的機械式快門……至于其他結構,就基本上都差不多了……
6. 低端相機和高端手機拍照區(qū)別
I、“底大一級壓死人”相機在傳感器尺寸上極具優(yōu)勢
攝影圈子里有一句俗話:“底大一級壓死人”,言簡意賅的描述了相機的成像質量與傳感器之間的緊密聯系。這里的“底”指的底成像介質的大小,曾經是膠片,而進入數碼時代則變成了感光芯片(主要是 CMOS、CCD核心)。簡單來說,將光圈、快門速度與感光度設為定量,同等條件下,底越大接收到的光量越大,成像質量也就越高。
目前,手機上搭載的最大影像核心為1/1.8英寸,而目前市面上相機多采用APS-C畫幅(俗稱半幅、“殘幅”)與全畫幅的影像核心,尺寸較手機所采用影像核心尺寸有明顯增大;即使是已經不再輝煌的入門級“卡片機”,也普遍具有1英寸以及更大的影像核心。
手機開啟夜景模式拍攝的效果
微單相機拍攝的夜景
因此,影像核心面積更大的相機天生就具有超越手機的成像素質。而優(yōu)異的成像素質則是攝影跳脫于“照相”的基礎——優(yōu)秀的畫質,帶來的不單單是對現實的粗糙再現,而是讓現實有了更美的表達與再創(chuàng)作的機會。
II、手機攝像頭的使用有局限
說完了大底成像佳,我們再來討論一下手機手機攝像頭受制于手機機身尺寸的限制,無論鏡片直徑還是鏡頭的厚度均較薄,而這就為光學變焦的實現帶來了難題。變焦只有兩種:數碼變焦和物理變焦。物理變焦是無損變焦。受制于結構因素,目前市面上手機的攝像頭的光學變焦能力還是比較弱,1~2倍光學變焦是主流,少部分旗艦可以達到5~10倍,而更大的焦段則只能依靠光學變焦,也就是畫面裁切來實現了。
而相機,特別是可更換鏡頭的微單/單反機身則不受此限制。拿尼康Z系列微單舉例,拍廣角我們有Z 14-24mm f/2.8S;拍定焦人像我們有Z 50mm f/1.2 S、拍遠攝長焦還可以選擇Z 70-200mm f/2.8 VR S,多樣的焦段適用于各種拍攝場景,同時純粹的光學變焦也無須擔心畫面的裁切與畫質的折損。
7. 入門單反和高端手機拍照對比
不要拿相機和手機的拍照功能比,其實兩者根本沒有什么可比性。不存在哪個好哪個不好的說法。單純拿照片來說,手機的拍的照片確實比相機拍的照片討人喜歡。手機拍照的優(yōu)點是便攜快捷,缺點是后期空間小。相機呢,拍照是七分前期,三分后期。前期是譜曲,后期是演奏。如果用照片的用途來說,只是發(fā)朋友圈,記錄生活,那么手機拍照就足夠了,如果是打印大型的海報,商業(yè)類攝影之類必須要用相機來拍照。再者,一張好的照片不只是看畫質,更重要的是看用光。一張好的照片,取景,曝光,虛實,構圖都很重要。至于照片的好壞,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