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45度 高度45度左右燈位 硬質光源雷達罩 打出高位三角光 陰影側反光板補光。如果只是單燈,由于高燈位且又是雷達罩做主光,人物下部會偏暗,且鼻子以下陰影偏重,故用一盞低位地燈作輔光,弱于主光1~2檔,燈位與主光同位,低于鼻子以下15度左右。燈位靠近人物,人物離背景遠即可壓暗背景。
攝影如何表達情緒?攝影如何持正三觀?
運用攝影的語言進行情緒的表達,源于閱歷和對攝影知識的積累,為什么要拍,主體怎么選中,都是拍攝者本能的內心情緒的釋放,這種釋放如何正確表達,首先學點美學知識,構圖、色彩、光線,其次將你手中的拍照工具發(fā)揮到極致,攝影的類別太多了,根據喜好學習一下攝影的技巧、喜歡拍人就學人像技巧,拍景就學習一下風光技巧。數碼時代后期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利用它也可以改變觀者的情緒。
我們可以用語言來形容一個人如何走路的,但開始行走的那個瞬間細節(jié)確很難形容,而攝影可以用一種特殊的觀看方式來記錄這個瞬間。
有美的存在,就有丑的存在,攝影可以記錄美好的事物,也可以記錄丑陋的行為,瞬間不代表全部,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在形成主觀立場之前,需要思考哪些是視覺上的真實,哪些是客觀的真實,美好的事物總是更容易讓人接受。
攝影如何表達情緒?沒有靈魂的攝影作品,是打動不了觀眾的。那么如何通過自己的鏡頭將畫面中的情緒成功表現出來?
1、通過光線表現情緒
因為攝影本身就是光線的藝術,如果光線變化萬千,那你的作品也會呈現出多種風格,可以幫你實現或加深表露不同情感的要求,甚至是震撼的效果。
2、通過色彩表現情緒
顏色也具有各種性格特征,所以能夠表現各種圖像效果。亮色代表希望和光明,可以產生一種對未來充滿夢想的感覺。暗色代表停頓,適合表現寂寞孤獨、寒意或冰冷等效果。
在所有的顏色中,黃色是最顯眼明亮的顏色,它具有一種歡快和熱烈的感情;而最能夠吸引視線的是紅色,可以產生一種明顯而強烈的感情色彩;藍色是冷靜而缺乏活力的,會產生一種平靜的效果。熟悉色彩的這些特點,在拍攝的時候,就可以積極的應用色彩,表現自己所需要的畫面效果。
3、通過造型、動作表現情緒
拍出來的照片要達到一定的效果或感情時,使用POSE、造型等配合你所要表達的主題,如開心,溫暖,寂寞等等。
4、用局部特寫表現情緒
局部放大后的特寫會帶來相當強的沖擊力,有時候更適合情緒的表達,當然這要結合模特的特點。善于發(fā)現拍攝對象的優(yōu)勢與閃光點,是攝影師要認真思考的,把這些優(yōu)勢放大,對于營造情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情緒的表達不止這么多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拍攝之前,你得先明確自己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情緒,然后再根據情緒挑選畫面,這樣會更好。
攝影如何持正三觀?至于攝影觀,個人認為其實攝影觀比攝影技術更為重要。
攝影三觀,我認為是攝影的審美觀、攝影的世界觀、攝影的價值觀。
審美觀
提高攝影審美的方法,我認為有可以從幾方面入手:
1. 直接學習和欣賞優(yōu)秀的攝影作品,學會欣賞和模仿優(yōu)秀的經典藝術作品,比如看經典影視劇、經典文學著作、游覽各種藝術展覽等。
2. 學習相關的美學知識與理論,進行審美鑒賞鍛煉,比如分析藝術作品
3. 開闊眼界,積累各種知識和社會經驗,比如多旅行
審美是與人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有關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化素養(yǎng)高的不一定都很美就高,但是文化素養(yǎng)好會對提高審美有很大幫助。審美與人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也有聯系。
世界觀
通過拍攝攝影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思想情感,而讀者通過觀看攝影作品了解攝影作品的內容形成自己的觀點與看法。這兩個世界大多數情況下是不一致的,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
你的世界觀會影響你的審美,進而影響你拍攝的攝影作品。一個消極的人當他對世界的看法很消極時,他所拍攝的攝影作品會自然而然的將它的消極看法帶到作品中。因為攝影是一種表達,也是一種反映。
價值觀
我很認可一句話:“一流的攝影師靠想法,二流的攝影師靠技術,三流的攝影師靠器材”。想法比技術更重要,技術好的不一定拍出大片,器材好的不如技術好的。
人人都可以成為攝影師的今天,攝影的門檻已經大大降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成為攝影師。攝影可以當成職業(yè),也可以當成業(yè)余愛好。不管是專業(yè)的還是業(yè)余的攝影,攝影觀都是影響攝影水平提高與攝影道路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