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人像攝影中,大光圈的使用極其普遍。對于這種現(xiàn)象,個人感覺是非常認同的。下面談談我的理由:
1,略有一點攝影常識的人都知道大光圈的虛化效果非常明顯,在日常的人像拍攝中,為了突出主體,往往需要淡化背景。因此大光圈便可以充分發(fā)揮它的這種優(yōu)勢。
2,有些時候,我們構圖的背景難免會出現(xiàn)雜亂無序的情況,而追求大光圈便能夠極好的消除與主題無關的元素,呈現(xiàn)簡潔的畫面,保證人像的唯美效果。
3,大光圈由于能夠保證盡可能多的光線攝入。特別是弱光的環(huán)境下,更有助于表現(xiàn)人物的清晰度與細膩感。
以上就是我對人像攝影追求大光圈的明確態(tài)度。事實上在我日常拍攝人物時,也對大光圈情有獨鐘。
這個問題不能用錯和對來解答,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大光圈景深淺,小光圈景深深。由于大光圈的清晰范圍小,所以大光圈的選擇性比小光圈好。那么一般情況下,拍人像用大光圈就會弱化背景,讓被攝主體人得到突出,所以多數(shù)情況下,拍人像追求大光圈是對的。但拍剪影人像,一般用天空做背景,被攝主體人與背景之間距離非常遠,就用不著用大光圈突出主體了,這時候人體的輪廓清晰是最重要的,所以應該用光圈8這樣成像效果最好的光圈,即使用光圈16也是合適的。
簡單大方的時裝人像照,用入門級套機如何拍出大片感?
簡單大方的時裝人像照,用入門級套機如何拍出大片感?如果是入門級套機,一般都是入門級半畫幅機身加上18-55mm套機狗頭。對于這樣的配置來說,拍人像確實差了一些,但也不是不能拍,只要用好了,也能拍出美美的人像大片。
首先對于入門級的機身來說,除了做工和手感比較差以外其他方面還是可以的,對人像拍攝來說完全沒有問題。有問題的主要還是鏡頭方面。
對于18-55mm這樣的入門機套機鏡頭,材質做工差都不用說了,主要還是成像素質方面的表現(xiàn),跟牛頭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用最普通最低端的鏡頭拍出高質量的照片呢?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這支鏡頭的短板以及缺陷,18-55這支鏡頭,在焦段上主要以廣角和標準焦段為主,比較適合拍攝一些全身像以及標準人像。其次是鏡頭的最大光圈值比較小,所以虛化能力較差。最后就是這支鏡頭的成像素質不高,所以我們要了解它的最佳光圈。
鑒于這支鏡頭的缺陷與不足,讓我想到了有一種拍攝題材比較適合它。那就是影棚里的人像拍攝。首先在焦段上,18-55mm非常適合在室內用,其次攝影棚里的人像拍攝,多以小光圈為主,也彌補了這支鏡頭沒有大光圈的缺陷。最后影棚里面的燈光布景非常完善,高質量的布光能提升人物的質感,從而彌補了鏡頭成像素質不高的短板。
所以我相信,入門級的單反套機,在影棚里面只有用好了,絕對可以拍出高質量的人像作品。
很多新手入坑就是從入門套機開始的,套機對焦速度、精度一般,鏡頭光圈小等,所以一旦到了進階階段就會升級器材,不再使用入門套機了。
但我認為入門套機的畫質是非常能接受的,尤其是在室內棚拍,回到題目,簡單大方的時裝人像照,用入門套機也可以拍攝出大片感。
棚拍人像最重要的是布光,往往需要兩支甚至更多的燈光,所以鏡頭并不需要大光圈,反而需要小光圈拍攝更清晰的畫面。
套頭在F8上有很銳利的成像,這時光圈小的套頭就不受影響了;同時,也不需要相機有多快的對焦速度,所以整個套機都可以輕松應付。
時裝人像照的要求基本是要拍攝清晰的人物和時裝,經(jīng)得起放大查看時裝細節(jié),單反套機基本上是半畫幅相機,即便像素是1600萬的半畫幅全身人像,放大都能足夠看清楚服裝的每個細節(jié),所以要拍出大片感對相機要求不會很高,關鍵是要看模特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