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好心情,一路好片片;愛黨,愛國,愛家,愛生活,在快樂愉悅健康的攝影中,傳遞作者的思想,情感,故事,內容,“相由心生”伴隨你我。
照片與作品,是務實的表現形式,在二維空間中彰顯著作者的心境與空靈。有感而發(fā),有感而拍,心中有了創(chuàng)作的沖動與欲望,才會有好作品的誕生。
如果有人說:我拍照就圖好玩,就為拍照而拍,為發(fā)朋友圈而拍,為有存在感而拍。其實這個時候,你舉起相機,拿出手機,不也是情感,情緒,情操,情節(jié)的渲泄與抒發(fā)嗎?你在不知不覺中也完成了“相由心生”的一次拍照使命。
明確了這一點,感悟到這層哲理,你的照片就更有鮮明的個性了。
相由心生的詞語意思指一個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對事物的理解、解釋、觀感,由他的內心決定。
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攝影愛好者要拍出相由心生的作品,其實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自己的內心,也就是拍攝者的內心。
說得簡單一點,拍攝者的心情是明朗快樂的,那么他會把這種快樂的心境表現在他的鏡頭里他的畫面中。
春天里戶外的景色那么美,桃紅柳綠,草長鶯飛。拍攝者的心情是愉悅的,是明朗的。所以他拍攝的小草是生機勃勃的,不是萎靡不振的。他拍攝的花海是嬌艷嫵媚的,不是隨風凋零的。
而某一天,攝影人的心是迷??鄲灥?,那么他拍攝的烏云會更加壓抑,他拍攝的落葉會有凄美之感。自己的內心決定了要表達的畫面,這就是攝影的主觀性。
我理解中的相有心生,多半都是心中懷有美好,懷有詩意,然后把看到的畫面,也拍成詩的畫面。“腹有詩書氣自華”,那么就讓我們平時多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和藝術鑒賞,讓我們不僅心中有詩,還能夠把看到的畫面也拍成詩。
那么我們在拍攝的時候,看到這樣美好的畫面,首先心里想到一首匹配的詩,然后讓你拍攝的畫面和詩的意境相靠攏。
比如我在春天的白馬湖畔看到一群鴨子,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想要拍出這樣的畫面,只有江面和鴨子是不夠的,重點還要表現春天的季節(jié)。那么岸邊的桃樹就一定要拍入畫面,這才是真正再現了詩中的畫面。
所以讓我們的心境多向美好多向溫暖靠攏,然后把我們生活中的這些畫面,拍出像我們心境一樣的美好。
高反差、高對比的攝影作品是怎樣拍攝出來的?請舉例說明?
高對比和高反差如果運用得法,可能會產生高于平常的視覺效果,其沖擊力會更突出。無論是在黑白色調之間的轉換,還是在紅色與深綠色;藍色與粉色;黃色白色和嫩綠色之間都會有一定的效果,缺點是不能很好地表達層次感,過渡色調之美,也不適合拍攝廣泛題材,個人一般是利用簡單后期處理相關內容的。
高反差也就是高對比度的作品,拍攝這類作品,我認為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是環(huán)境光,光比比較強烈,平淡光環(huán)境下是很難做到的,比如說陰天,灰蒙蒙的環(huán)境光,在沒有加入特殊光源的情況下,除非后期制作。環(huán)境光比大這通常是一個前提條件。
其次是選擇較暗的背景,在非常暗的背景下,光照到拍攝主題時,會將主題凸顯出來。
再是逆光的情況下,也可以獲得高反差的作品。照片正與上述暗背景的情況相反。但應該注意的是,對主題而言要留有暗部信息,否則成了剪影了。
此外就是曝光測光問題,最好用點測光方式。暗背景下測光應該以被攝主題為基點;亮背景下應該以背景測光為基點,適當進行曝光補償。
還有也就是后期制作了,但我不贊成過多的后期,特殊題材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