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畫幅單反,注定了是干活的機器,是實用的選擇,而不是任性的文藝青年的心頭好,也不是什么高檔的玩具。因此,對于全畫幅單反來說,是不推薦只購買或者只使用定焦鏡頭的。
定焦鏡頭,是拍攝小品的最佳首選哦!
定焦鏡頭,還是很好玩的了,以上拍攝效果,其實是雙攝手機所根本達不到的哦!
你可以試一試,使用雙攝手機來拍攝以上題材,看看雙攝手機有多么的垃圾吧!
如果你打算主要玩定焦鏡頭,我其實覺得,你可以優(yōu)先考慮松下微單或者富士微單,因為松下和富士,有很多非常不錯的定焦鏡頭可以供把玩。
好吧,還是來說說,全畫幅單反,究竟是玩定焦鏡頭還是變焦鏡頭吧?如果只玩定焦,又是怎樣的體驗?
一、其實,我們玩手機攝影,基本上就是玩定焦鏡頭了。 不過,手機攝影的定焦鏡頭,和全畫幅單反的定焦鏡頭有著非常大的不同,這個不同,主要是背景虛化的不同了。
即便是雙攝手機,其背景虛化,也還是遠遠不能和數(shù)碼單反的定焦鏡頭相提并論的了。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數(shù)碼單反玩定焦鏡頭的感覺和體驗,等同于玩手機攝影的感覺和體驗。
二、我本人,其實有很多相機和鏡頭。不過,最近半年,我最喜歡用APS畫幅的佳能200D配佳能50mmF1.8STM鏡頭,小巧輕便,很實用,液晶屏的自動對焦速度也還算可以了,當(dāng)然其實我主要是拍攝小孩了,這個組合,攜帶方便,可以滿足隨時隨地拍攝小孩子的需要,所以是我的主力。
定焦鏡頭,抓拍小孩還是非常不錯的了
家長拍攝小孩,我一般都建議購買一個50mm或者85mm的定焦鏡頭,幾百塊錢的,兩三千的,都已經(jīng)有很不錯的拍攝效果了(拍攝小孩,活潑好動的小孩,還是不推薦使用雙攝手機,至少現(xiàn)在的雙攝手機,還是很勉為其難的?。?
三、有不少人喜歡掃街,問我推薦相機和鏡頭,我一般推薦松下GX85配松下20mmF1.7鏡頭,這個組合,確實是掃街的經(jīng)濟實惠的首選,相信如果布列松也活到鏡頭的話,也會喜歡這個組合的。
四、對于鳥類攝影愛好者來說,他們是沒有辦法了,他們只能是長焦大炮,300mmF2.8只是才入門,600mmF4.0才是他們的主力鏡頭。
五、對于非影樓或者非攝影工作室的一些人像攝影愛好者來說,其實85mm定焦或者50mm定焦,確實比70-200mm更實用。(不過,對于影樓和攝影工作室來說,還是70-200mm最常用,這個是主力了。)
85mm或者50mm定焦,輕便,拿著沒有70-200mm那么累了。
六、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入門的話,建議還是必須購買一個50mm定焦鏡頭,這個沒的說了,必須購買。必須強迫自己喜歡和適應(yīng),必須要用50mm來練習(xí)和實踐一些時日,這個是基本。
七、對于紀實攝影來說,我是說紀實的攝影手法,比如說會議攝影,商務(wù)活動攝影,婚禮攝影,兒童攝影,確實還是很需要大光圈定焦鏡頭的,24mmF1.4,35mmF1.4,50mmF1.4,這些都是必備的了。
總結(jié)一下:其實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定焦鏡頭的了,畢竟和拍照手機相比,可以更換鏡頭的相機,其最大的優(yōu)勢和魅力,也就是這些不同焦距的大光圈的定焦鏡頭了。
如果你一個大光圈定焦鏡頭都沒有,那么,我覺得,你還不如就好好玩手機攝影好了啊。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了解過徠卡的M系列呢,雖然不能稱之為單反,但M系列可以說是現(xiàn)在相機界特立獨行的存在了—— 因為它只有定焦鏡頭。 (雖然M有兩支三段式鏡頭,但并非常規(guī)意義上的連續(xù)式變焦)
Leica 是全畫幅相機尺寸的開拓者,Leica 原型機定義了全畫幅(即一張135膠卷)的尺寸,而Leica M 系列,可以說是大半個世紀前,全畫幅機型中霸主一樣的存在。
那么只用定焦鏡頭是什么體驗?zāi)兀?/p>
體驗一 一般來說,差不多價格的鏡頭,定焦鏡頭成像質(zhì)量更好
定焦鏡頭的光學(xué)結(jié)構(gòu)簡單,所以同樣的設(shè)計制造水平下,定焦鏡頭能達到的光學(xué)素質(zhì)遠超變焦鏡頭,對色散的控制,分辨率,邊角成像質(zhì)量,對畸變的控制等等。
徠卡鏡頭的制作
定焦頭適合不同光線的場景,光線折射的扭曲率低,光線損失少,成像清晰;
Leica M10+50/1.4
Leica M10+75/1.25
另外定焦鏡頭光圈都比較大,一般都是 1.4 甚至更大,在手持夜景拍攝或者弱光時優(yōu)勢就很明顯了,大光圈也可以拍出背景虛化的優(yōu)美場景,讓焦外變成 “如奶油般化開” 一般。
在并且光線較暗的環(huán)境下也能拍出較為清晰的照片,但切記不要濫用大光圈哦~
圖片by Bill Rosauer,使用 Leica M240+50/0.95
體驗二 經(jīng)常可以不用看取景窗了
簡單地說,堅持長期使用一支鏡頭,最后你會非常非常熟悉它。你會發(fā)現(xiàn), 你不需要把眼睛湊到取景器,就能知道你能拍出怎樣的構(gòu)圖,不需要回看,就能想象到最終的畫面。
這樣一來,你就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剛才的照片上,而是會有更多時間去尋找下一張照片合適的拍攝對象,去捕捉稍縱即逝的精彩。
變焦鏡頭是會把人慣壞的,當(dāng)你抬手發(fā)現(xiàn)你所感興趣的事物不能充滿你的畫面的時候,拉近一點兒就行了,你不會去考慮是不是重新選擇一個視角,換一種構(gòu)圖方式,用了一兩年之后,你也許還是需要把相機抬起來,才知道自己大概能構(gòu)什么樣的圖。
旁軸取景窗中的框線(模擬)
如果你只用變焦鏡頭,那么有太多的便捷選項可以讓你輕松拍出可用的照片了。這個畫面太雜亂?那就拉近一點拍個特寫就好了!
雖然這是一個很簡單也很好用的辦法, 但卻讓你少了很多思考的余地。
黑白也能有效地減少畫面雜亂感。圖片by James Kezman,使用75/2.5鏡頭 。
如果是用定焦,你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轉(zhuǎn)成黑白?走近一點拍淺景深照片?多走幾步換個角度?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另一個角度更有意思, 于是,你的這一張照片就不只是“按下快門”這么簡單。
長此以往,只用一支定焦頭的你在攝影方面的進步會很快。
體驗三
變得更勤快了
因為焦段固定,在拍攝時你沒法偷懶了,不能像變焦鏡頭一樣憑感覺扭動變焦環(huán),所以為了獲得較好的構(gòu)圖效果你會移動自己的位置,尋找最佳構(gòu)圖點。這就需要不停地走,不斷地嘗試。
另外,再多說一句,有人可能說“變焦鏡頭也能培養(yǎng)距離感跟焦段感呀”,但對許多初學(xué)者來說, 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拍攝時把變焦環(huán)擰到哪去了 ,只是看著取景器憑感覺來拍。你要問他現(xiàn)在用什么焦段拍的,可能他自己也回答不上來。
Leica M10 實時取景。你很清楚你在用什么焦段,也很清楚這種焦段大致能收到哪些畫面。
體驗四 真的很輕便
只帶一支定焦鏡頭,真的很輕便。
一臺全畫幅單反加上一支標準變焦頭,得 4 斤左右吧?得嘞,這就相當(dāng)于您拎桶 2L 的礦泉水到處晃悠。所以說玩攝影的都得臂力驚人啊,不然相機端不了多久就得抖抖抖了,五軸防抖都拯救不了。
如果是 M10+35/2,一套下來才 900 多g ,而且 M 可是全畫幅相機誒!一套全畫幅才不到 2 斤,帶出去拍攝顯然很方便。
使用定焦鏡頭的好處還有很多,但我并不是在貶低變焦鏡頭,只是 定焦鏡頭一些獨特優(yōu)勢是變焦鏡頭不能給予的 ,各有所長嘛, 定焦鏡頭也做不到像變焦鏡頭那樣能方便地切換視角、駕馭不同題材 。
圖片by infofotografi
不過,正如前面所言,定焦鏡頭在我們攝影之路上、尤其對于初學(xué)者來說,能起到很積極的影響,它會限制我們,強迫我們?nèi)ニ伎?,讓我們快速地學(xué)習(xí)、成長。
這才是定焦鏡頭給予我們最大的禮物。
我就是這么用的,我的全畫幅單反,只保留了4枚定焦鏡頭。
分別是福倫達的20mm定焦、佳能的50mmf1.2L、佳能50mm f1.8stm、佳能300mm f2.8LII。
其中20mm鏡頭長期閑置,因為城市里確實沒啥超廣角適合的題材。拍那些水泥森林沒有移軸鏡頭又不帶勁。而300mm鏡頭太大,只有在專門活動的時候出動,平時就是兩枚50mm輪流用。
其實用習(xí)慣了,定焦鏡頭也沒啥不方便的。
人的眼睛、手機的攝像頭,都是定焦鏡頭啊。最喜歡50mm鏡頭的一個原因就是,但你感覺眼前的景色讓你眼睛一亮的時候,舉起相機拍下來,不用過多的思索。在預(yù)構(gòu)圖方面,非常有優(yōu)勢!
最后發(fā)幾張圖吧:
20mm
50mm
300mm
全畫幅單反,只用定焦鏡頭不用變焦鏡頭。如果真要好好拍照,恐怕攝影包會很重哦!
即使這么大號的攝影包最多也只能裝上4-5只全幅機用的定焦鏡頭。
24mm F1.4、35mmF1.4、50mm、F1.2、85mmF1.2、135mmF2。
難道我不會攜帶16-35mm、70-200mm、50mmF1.2、100mm微距、2X這樣的組合。外出拍攝若要盡興,我肯定會攜帶這樣的組合。
所以,只用定焦鏡頭的碩大是一種噱頭。攝影的樂趣在于視角變化,沒有了變化,光圈再大也是假的。
現(xiàn)在不知道哪了來了一個怪風(fēng)氣,拼命吹定焦鏡頭和大光圈。難道拍照是只考慮背景虛化而不考慮大景深的。
我自己學(xué)攝影經(jīng)歷了這么幾個階段。
一開始只有2個變焦鏡頭,28-70,70-210。
后來買了定焦85,感受了一下大光圈。
接著淘汰了原來相機,上了中畫幅。中畫幅沒有變焦,40mm、80mm、250mm配了3個鏡頭。
AF時代以后,上高級變焦,組合定焦,24mm、50mm、70-200mm、2X。
隨后買徠卡M6,24mm、50mm、135mm 。再加上公司給我的樣機,徠卡的定焦幾乎齊了。
再組合奧林巴斯OM4TI,加上差不多5個定焦和變焦的組合。
數(shù)碼時代,買回C家差不多全部的高級定焦和高級變焦,16-400mm基本齊全了。
再加上富士XE2,組合徠卡M系5只定焦加2只變焦。
M43加全套鏡頭,覆蓋14-800mm。
最后,也是最近入手的產(chǎn)品是R系列手動變焦鏡頭。
從變焦到定焦,再到變焦,再到定焦,最后再重回變焦。
感覺:定焦鏡頭輕巧、和機身的協(xié)調(diào)感好,但是它只能是變焦鏡頭的補充。
在拍攝日出的時候,我當(dāng)時只帶了幾只定焦鏡頭。結(jié)果突然出現(xiàn)景色變化的時候來不及換鏡頭了。幸好我?guī)Я说诙_機身,加一個徠卡75mm鏡頭。隨手拍攝了一張。很難想象這種需要要三腳架拍攝的照片居然是手持拍攝的。這里要感謝定焦鏡頭,輕巧穩(wěn)定,也要責(zé)怪定焦鏡頭的視角不能變化。
視角不能變化時心里的抓狂和如何讓心緒快速寧靜下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所以這幅照片的拍攝活活錯過了一個大好時機,心態(tài)沒有控制好。其實從畫面中甚至能看出這種凌亂的心情。
我自己,一次出門只使用定焦鏡頭的情形就是街拍,只帶1-2只鏡頭。這是唯一全部攜帶定焦鏡頭的情形了。
年輕人千萬不要迷信大光圈定焦鏡頭。拍攝的時候,適合自己的鏡頭就是最好的鏡頭。
全畫幅單反,只用定焦不用變焦是什么體驗?
我只能說確實是減肥哈哈。
身邊有大三元,但是不工作的時候不喜歡帶著幾個鏡頭出去,因為 確確實實很沉 ,本來出去玩是 休閑放松,拿著這些鏡頭是要累到不行了,更別提玩了。
所以平時出去如果帶相機的話我都會選擇 35掛機 ,平時出去玩,遇到好玩兒的事,35的畫幅已經(jīng)足夠囊括了,能夠抓住精彩瞬間。拍美女其實有些厭了,平時出去玩如果不是十分打動我我也不會按下快門,所以也沒必要帶個長焦。遇到好看的景色35雖然不夠廣,但是把相機放在穩(wěn)定處,多拍幾張回來接片就行。要是朋友之間的約片的話再帶兩個鏡頭, 一個50,一個85 。
其實選擇定焦的主要原因還是畫質(zhì)舒服,同等條件下,定焦的成像質(zhì)量是高于變焦的,出去玩兒拍照片都是自己記錄 ,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畫質(zhì)的要求很高,同時定焦重量比大三元輕,兼顧二者我才選擇定焦掛機出門的 。
日常拍攝50、35之類的卻是有弊病,有時想要的畫面這個距離拍不到,往前走兩步可能是水洼甚至懸崖, 有了變焦確實會方便很多,定焦拍攝基本靠走。
以上內(nèi)容出自光陰社浮影游魚,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全畫幅單反,只用定焦鏡頭,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這個前提是全畫幅,所以我們省去了轉(zhuǎn)換系數(shù),35mm的視角范圍就是35mm的視角。這個對于練就強鏡頭感是一個基礎(chǔ)。
定焦鏡頭,由于內(nèi)部的光學(xué)結(jié)構(gòu),我們可以很輕松的獲得超大光圈,和非常高的畫質(zhì),這個毋庸置疑。唯一的缺點,或者叫做不方便的地方就是無法變焦,或者變焦基本靠走。其實有的人說定焦鏡頭可以靠移動來變焦啊。這個其實說法是非常片面的。很多情況下定焦鏡頭很局限的。
使用變焦鏡頭的人經(jīng)常都是看到眼前的景物拿起相機再轉(zhuǎn)動變焦環(huán),大點兒小點兒,遠點兒近點兒,拍的不亦樂乎。但是這樣拍攝往往讓我們忘記了思考。
拍攝前的思考能夠讓我們能夠沉下心來更加細致的思考畫面,構(gòu)圖,色彩以及情緒。
拍照實際上是玩的參數(shù),比較常用的就是,快門,光圈,ISO,焦距,白平衡,構(gòu)圖暫時不談,那么把白平衡和ISO交給自動,一般控制快門,控制光圈,那么定焦和變焦的區(qū)別是什么呢,抬手拍就是定焦,扭扭拍就是變焦,全幅單反配定焦實際上是最優(yōu)化的畫質(zhì),追求的是速度,可以控制快門,把光圈也放給自動,這樣整個拍攝需要調(diào)節(jié)的參數(shù)就非常少了,只要考慮所拍攝的物體,采用合適的快門就可以了,所有的照片抬手就拍,變焦其實是多余的,全幅照片,回去裁一裁,必要的時候重新構(gòu)圖一下,什么都有了,這是追求速度和畫質(zhì)的極致配置,鑒定完畢
全畫幅鏡頭只用定焦鏡頭不用變焦鏡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只是近三十年來,變焦鏡頭的發(fā)展太好了,尤其是以各種“大三元”鏡頭為代表的“牛頭”成像素質(zhì)非常好,所以人們逐漸接受了使用變焦鏡頭完成拍攝。
(2014年荷賽年度照片及其參數(shù))
糾結(jié)定焦鏡頭或變焦鏡頭實際上是很外行的想法。如果是專業(yè)攝影領(lǐng)域那么根本不會糾結(jié)變焦或者定焦。
先簡單點說下定焦變焦的各自優(yōu)缺點:
變焦顧名思義是鏡頭可以通過鏡筒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不同焦段轉(zhuǎn)換,在使用過程中適應(yīng)性更強。但一個鏡頭結(jié)構(gòu)通過改變鏡片的不同距離既帶來了結(jié)構(gòu)復(fù)雜、重量大、價格高的缺點,也使得鏡頭光路優(yōu)化成了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因此變焦鏡頭成像會比定焦鏡頭差很多。
相反定焦鏡頭由于結(jié)構(gòu)簡單,光路優(yōu)化有針對性那么成像質(zhì)量就甩了定焦鏡頭幾條街。而且價格要比同等光圈/技術(shù)指標的變焦頭便宜了很多。缺點就是焦段固定,使用的時候需要更換,比較麻煩。
在一些特定的領(lǐng)域拍攝才會不得已的選擇變焦鏡頭,例如: 體育 攝影、新聞攝影、會議跟拍等。
說下定焦頭的體驗,W君簽約過gettyimage,有8年的專業(yè)攝影工作經(jīng)驗。其中90的片子是用定焦頭拍攝。
定焦用習(xí)慣了甚至手邊的小數(shù)碼也都是清一色定焦的機型:Grd 兩部 、x100一部 、r1兩部。隨身帶著拍攝基本上也不會覺得不方便。
用得最多的變焦也就是上圖里面的24-105了,但原因不是為了方便而是美能達的24-105在配合富士pvr膠卷拍攝自然風(fēng)光的時候貌似是一個絕對無敵的組合。天空可以拍的湛藍的攝影系統(tǒng)就是順手的攝影系統(tǒng)。
而定焦的選擇就會根據(jù)任務(wù)做出特定的策劃了,最得手的定焦是F4光圈的微距頭。適應(yīng)了我的大部分創(chuàng)意和靜物攝影。好處是太方便布光了,0.5米的最近拍攝舉例在布光的時候簡直是隨心所欲。
例如 拍毛級的老虎:
相對于普通長焦就更加有優(yōu)勢,或者拍攝客戶要求可以看到花粉的花:
通過幾盞燈的布光也可以完美的做到,甚至拍攝昆蟲
也不必要貼著昆蟲給小生靈帶來困擾。
如果普通消費級用戶說定焦不方便,那么真心的是還不知道如何用相機的。構(gòu)圖在攝影過程中是最重要的事情,通過定焦在熟悉的視角下也更有利于對良好構(gòu)圖習(xí)慣的養(yǎng)成。
我玩攝影也有好多年了!主要喜歡游山玩水四處走。定焦嗎肯定是畫質(zhì)好。但畫質(zhì)好拍不到有趣的畫面又有什么用?我愛爬山總是帶標變。沒廣角拍風(fēng)景真是大難受了!我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多人推薦別人用定焦是為什么?定焦局限了相機的范圍,很多精彩的畫面在你的定焦面前錯過了真的會讓人后悔一輩子。千萬別說多走十幾步和退十幾步。站在懸崖上走幾步就沒命了。站在高樓面前退后就是墻了!還有抓拍等你走過去就結(jié)束了!所以我掛機頭肯定是標變。除非拍特定題材我才會用定焦。推薦別人全部用定焦拍攝真是害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