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買的徠卡m8對不好焦,請教大家對焦方式
半按快門對焦,然后在完全按下拍攝。
你真有錢。M8買了多少錢?
萊卡M系列貌似是沒有自動對焦的吧 萊卡的頭全是手動頭 自己慢慢練習吧
二、徠卡m240峰值對焦如何操作
峰值對焦作為一種對焦方式,用好它將為你的攝影帶來許多便利。峰雀悉值對焦是將畫面對比度最高的區(qū)域,用高亮的方式顯示出來,而這些紅色的高亮顆粒叫做峰值。
選擇一個被拍攝物體,這時由于沒有對焦成功,在者慎畫面上找不到任何峰值。隨著對焦環(huán)的轉動,相機會自動識別對焦點的位置,并以放大的方首歲敬式在屏幕上顯示,越是接近合焦,畫面上出現(xiàn)的紅色顆粒越是明顯。
因此,通過觀察峰值在屏幕上出現(xiàn)的密集程度,來判斷相機是否合焦準確。
三、怎樣熟練操作徠卡M9的對焦
如果鏡頭有指柄的話 目測距離 然后熟悉大致的距離指柄在鏡頭的什么位置 時間長了就好了
主要還是目測距離 另外對鏡頭本身要操作熟練 熟能生巧
m9 是觸屏對焦 這個很少見我剛開使用也沒有明白
其實用法很簡單你打開相機用手指點屏幕你想對焦的地方 然后出現(xiàn)一個綠色方框就OK了
朋友,上周我剛在馬連道攝影城,天諾器材店,買了1臺M9鋼灰的,調焦是有點麻煩,店家老板是個攝影家,他教了我徠卡怎么莫測對焦,還方便也很快。
648150379
四、徠卡M支持峰值對焦嗎
支持峰值對焦, 現(xiàn)在的徠卡M M-P Q SL 等等都支持峰值對焦,峰值線可能和屏幕像素有關系 容易看不清
五、徠卡M-system 不使用自動對焦而是堅持旁軸的原因是什么
個人認為主要基于商業(yè)競爭的因素,其次基于徠卡自身獨有的核心競爭力來決定的。
我們知道現(xiàn)代工業(yè)化生產(chǎn),產(chǎn)品同質化問題非常嚴重。徠卡是目前唯一一家持續(xù)生產(chǎn)旁軸結構相機的企業(yè),而旁軸結構相機最大的特點,或者說徠卡一直努力塑造讓消費者認為旁軸最大的價值,是與單反截然不同的使用體驗,也就是說分為兩點,1是非即見所得的取景,2手動對焦。這兩點與目前的主流自動單反背道而馳,具有最大的產(chǎn)品差異化價值。眾所周知人們潛意識都會喜歡與眾不同但又性能杰出的產(chǎn)品,在同樣的性能下,與眾不同的操作體驗,顯然更容易獲得人們的關注。從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過程反推,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想要自動化相機,去買單反,不想要單反,則可以去買旁軸。當旁軸和單反一樣都是自動化對焦的話,那么旁軸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變成了單反的附庸。
其次,則是徠卡自身獨有的核心競爭力,徠卡獨有的核心競爭力主要由三個層面構成,第一是徠卡的品牌價值,要維持品牌價值,則需要生產(chǎn)與眾不同的產(chǎn)品(像法拉利生產(chǎn)超級跑車,LV生產(chǎn)全手工的奢侈皮具等),第二是徠卡在光學上的巨大積累,徠卡光學積累主要來源于旁軸相機,而旁軸相機的鏡頭設計與單反是不同的,也就是徠卡是放棄百多年積累下來豐富的旁軸鏡頭開發(fā)經(jīng)驗去試水被日本企業(yè)玩膩了的單反呢,還是繼續(xù)保持自己在旁軸上的絕對領先?答案顯而易見。第三是徠卡有口皆碑的產(chǎn)品工藝,鏡頭持續(xù)幾十年使用依然保持最佳性能,這個形象主要源自徠卡的精密加工以及技師全手工組裝、調試?;剡^頭來看,許多上個世紀30年代生產(chǎn)的徠卡鏡頭,經(jīng)歷了7、80年的時光,依然被愛好者轉接到各種數(shù)碼相機上且使用正常。倘若轉為自動鏡頭,電子元件其實很難保證這個鏡頭是否可以持續(xù)使用50年以上,也就等于廢掉了徠卡努力了一百多年建立起來的、徠卡相機100年依舊使用正常的光輝形象,也等于把徠卡產(chǎn)品的溢價活生生砍掉了一半,只要不是腦子抽掉的公司領導人,都不會這么做的。
所以,徠卡為了跟上自動化的趨勢,一方面保持M系統(tǒng)的全手動來承載徠卡的價值,另一方面則開發(fā)了徠卡S系列、徠卡Q、徠卡X等等自動對焦的相機,給消費者選擇。
六、關于徠卡鏡頭的問題
目前主要有S卡口,M卡口,R卡口和4/3卡口。全是原廠的
M8.2和M9都是M卡口,都兼容具有能夠識別6位編碼功能的徠卡M卡口鏡頭(焦距在16-90mm的徠卡系列;1954年后出廠的所有21-90mm6位編碼鏡頭);無6位編碼M系列鏡頭
M8.2的對焦方式要看鏡頭支持自動對焦否
M9只能手動對焦
1. 徠卡鏡頭有四種卡口,S口、R口、M口和L39螺紋口,S口和R口都是徠卡專屬卡口,L39是早期135旁軸的通用卡口,M口還包括福倫達的VM和蔡司的ZM,VM和ZM鏡頭是和徠卡的M口通用的。
2. M8.2和M9都使用M卡口鏡頭。
3. 手動對焦更加精準。
4.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