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騰龍18-200VC和A14有何區(qū)別?
鏡片多一片,加了個防抖,重量輕一點。。。
大致也就這樣
比較好的是前者
不清楚有點不懂
1、做工比索尼頭感覺好些,筒子里有金屬材料。 2、有幾個焦段遠遠超過了套頭出片效果的質(zhì)感和結(jié)像,比如索尼1855頭,騰龍這個頭結(jié)像緊密不疏散,色彩瑞艷而不失真,比套頭稍艷,比套頭清晰,更不是一般套頭可比。 3、這個頭子用在索尼580上,對焦一樣快,我在車速為70的時間的片子,幾乎都沒問題,說明頭子不差而是C,K兩家的入門器縮水,所以,許多人報怨,那就便宜了S,P兩家機手,1500元,遠處一點都不蒙,清晰通透,幸好網(wǎng)絡(luò)評價差,所以,我低價格購得此頭。當(dāng)年我三年的工資購了一個35-200的瑪米亞頭,晶瑩牌(日本),長焦處的噪點基本不可看,當(dāng)作影子出來罷。 4、感謝騰龍廠家出的這個頭,價格合適,性能超出,成片銳利,我拍了片子后驚奇,值了。缺點1、頭子可以再精細一些。 2、紫邊是什么原因,比套頭,原裝頭重。 3、仍感覺松滑出頭,收回過澀。 4、如果從17做起,不是更有銷售感召?總結(jié)值得依賴的頭子,成像不是你考慮的問題,只是紫邊重些,但還可接受。所以,這個頭出好的片子,如果可能,最好是陰天拍攝,效果超好,色彩沉穩(wěn),人像俱佳,特別是索尼家族用之,如虎添翼,收放自如。
二、騰龍18-200鏡頭和原廠佳能18-135比起來怎么樣
騰龍18-200相比佳能的18-135,有幾個指標是差很多的。一是不帶防抖,新手很容易糊片的;二是做工不是很精密,聚焦電機超響;三是成像銳度不高。兩枚鏡頭都算是陽光頭,光線好的情況下能出好片,佳能18-135出片成功率要高許多,銳度與飽和度也很好。騰龍的這款優(yōu)點是設(shè)計了一個鏡頭鎖,雖然松,不至于滑出;18-135則常常自動滑出;
感覺還是應(yīng)該買佳能18-135,小痰盂是很值得買的,作為C家的廉價定焦頭,每個攝影人都要玩一玩的。
三、騰龍90微VC鏡頭(第二代90微)在佳能600D上能否自動對焦?
騰龍新90微評價和口碑都不錯,主要是增加了VC防抖,USD馬達的加入使對焦更快、更靜音。畫質(zhì)也不錯,稅度和焦外比一代只好不差。性價比不錯。
用在600D上可自動對焦。供參考。
四、尼康D3000能配騰龍的18-200的景頭嗎.為啥不能自動對焦.騰龍景頭是AF的.謝謝
D3000作為尼康的入門單反,為了降低成本,它取消了機身對焦驅(qū)動馬達,這使得它必須配用內(nèi)置有對焦驅(qū)動馬達的AF-S型鏡頭才能實現(xiàn)自動對焦。AF鏡頭無驅(qū)動馬達,所以用在D3000上不能自動對焦。
五、佳能單反相機500D機身 騰龍18-200鏡頭這個配制怎么樣
又是一鏡走天下,配置不怎么樣!
如果是外出旅游,拍著玩玩還可以,鏡頭的成像質(zhì)量非常差。
沒玩過相機的朋友特別羨慕長焦鏡頭,類似小朋友喜歡望遠鏡一個道理.可等有了長焦頭后,仔細一想,沒怎么用幾次,基本用不上!
以你配的這款鏡頭來說,在200mm端最大光圈只有6.3,如果為了提高成像質(zhì)量而縮小2檔光圈,就到了11以上的了.同時,用200mm端拍,通常情況下的快門速度要在1/200秒以上才能端穩(wěn)相機,想一想,用11以上的光圈,用1/200秒以上的快門速度,需要多強的光線!!!室外陰天都不行!!除非隨身帶著三角架
這就是專業(yè)攝影為什么要用大炮的原因---專業(yè)鏡頭的最大光圈大(當(dāng)然成像質(zhì)量也比這類垃圾頭強多了)
這款鏡頭的最大好處有2個:一是便宜,二是裝門面.
友情提示,騰龍SP AF 17-50mm F/2.8 XR Di II LD 3000元.這是性價比最高的一款專業(yè)級別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