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很遠的物體拍清晰應(yīng)該用什么鏡頭
把很遠的物體拍清晰需要長焦鏡頭,長焦鏡頭的特點是焦距長、視角小、成像大,所以適合拍攝遠處景物的細部和拍攝不易接近的被攝體(如野生動物)。
長焦鏡頭是指比標準鏡頭的焦距長的鏡頭,長焦距鏡頭分為普通遠攝鏡頭和超遠攝鏡頭兩類。
普通遠攝鏡頭的焦距長度接近標準鏡頭,而超遠攝鏡頭的焦距要遠大于標準鏡頭。
以全畫幅相機為例,其鏡頭焦距從85毫米— 300毫米的攝影鏡頭為普通遠攝鏡頭,300毫米以上的為超遠攝鏡頭。
二、什么是超焦距,怎么計算景深
超焦距:當鏡頭對焦到無窮遠時,從照相機到最近清晰物面之間的距離H叫超焦距。
超焦距不是一個定值:
光圈開度越大,超焦距越大;
鏡頭焦距越長,超焦距越大;
超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當調(diào)焦點放在無窮遠時,前景深的界限至相機為超焦距,而后景深沒有發(fā)揮作用。當調(diào)焦點移到景深前界限處,使最遠清晰點仍在無窮遠,而最近清晰點則離鏡頭更近,這時,從最近清晰點至鏡頭的距離恰好使超焦距的1/2,景深也就增加到1/2超焦距處。
景深的計算公式:
景深=(2*彌散圓直徑*鏡頭焦距的平方*光圈值*調(diào)焦距離的平方)/(鏡頭焦距的4次方D彌散圓直徑的平方*光圈值的平方*調(diào)焦距離的平方)
從公式可以看出,后景深 > 前景深。
三、什么是超焦距?如何運用超焦距?
你好~超焦距的運用多在以前自動對焦還未普及的時候,新聞記者常用超焦距來抓拍人物。然而現(xiàn)在自動對焦幾乎彌補了這一點。拍攝風景通常都是用小光圈,甚至F16以上,架腳架,完全不用考慮超焦距這個問題。 為了大家一同普及攝影知識,我還是把計算公式表發(fā)出來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后景深 > 前景深。由景深計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與鏡頭使用光圈、鏡頭焦距、拍攝距離以及對像質(zhì)的要求(表現(xiàn)為對容許彌散圓的大?。┯嘘P(guān)。這些因素對景深的影響如下:(1)、鏡頭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2)、鏡頭焦距: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3)、拍攝距離:距離越遠,景深越大;距離越近,景深越小。 使用景深計算公式,我們可以完整地計算一張景深表,供我們?nèi)粘z影時便查(因為計算較為繁復(fù),你是不可能在現(xiàn)場臨時計算的),但是有的書籍中有是也提供現(xiàn)成景深表,下面就是書中提供的景深表,(這是尼康公司為尼柯鏡頭提供的)供大家參考。超焦距 (Hyperfocal Distance)定義:在攝影鏡頭的焦距和光圈均已確定的前提下,能夠獲得最大景深時的攝影物距,稱為在這個焦距和這個光圈下的超焦距。以上是超焦距的定義,看起來有些費解,另外,超焦距又有什么用呢?為了說清楚,我們就使用上面的景深標尺來講述一下: 圖一:這個景深標尺,我相信的一看就懂:目前對焦是在2M上,你看不同的光圈值兩邊各有一根指示線,這兩根線指示了該種光圈在距離2M時的,前景和后景的清晰范圍。比如:如果用了F=11的光圈,清晰范圍大約在1.5-3M。圖二:這是鏡頭對焦在無窮遠的情況,如果照風景,用光圈F=16,你可以看到大約在4.5M以外都清楚。圖三:圖二的這種對焦情況不是最好,因為這時的后景深就沒利用上。 如果我們對焦在4.5M上,這時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仍然用光圈為F=16時,那就用上了F=16的后景深:后景深指示線對在無窮遠上,這樣對焦既保證了無窮遠處的清晰度,而前景深指在2.2M處,清晰范圍比圖二前進了2M多,得到了最大的景深。這就是“超焦距”對焦法,而4.5M這個對焦位置稱呼超焦距。 超焦距的方法在抓拍時常用,因為在我已知的范圍內(nèi)(比如上面說的2.2M以外),就不用對焦了,抓了就照,可以搶時間,抓鏡頭,同時也保證了清晰度。所以新聞記者等是比較愛用的。 超焦距距離的計算比較繁,所以如果你的鏡頭上附有景深標尺的話,在對焦時將你選用的光圈值的后景深線對準無窮遠,就可以了,不必計算,使用也方便。這也是鏡頭上帶有景深標尺的一個很大的用途。 當然在沒有這個標尺時,我們最好借助與景深表或轉(zhuǎn)盤式的景深標尺這個工具了。
四、焦距 1.2米 無窮遠是什么意思?
最近對焦距離1.2米,
最遠對焦距離無窮遠。
最近對焦距離達到1.2米,基本上可以肯定是長焦鏡頭,完全可以用來拍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