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評測】說起理光這個品牌,我想聽說過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可能很少。理光這個品牌很有意思,一直像游離在整個數碼影像行業(yè)的邊緣,但是又充滿著一些傳奇的色彩。雖然理光并沒有像佳能和尼康這樣著名相機品牌的知名度,但是理光卻能專心致志的做好一個系列的產品??赡軆H僅憑借著這一個系列就已經可以俘獲很多攝影愛好者的心了。
GR是理光這個品牌最知名的一個相機系列,這個系列的相機歷史悠久,遠從膠片時代起這個系列的相機就因其超強的便攜性能和良好的操控性能加上質量優(yōu)異的鏡頭樹立了一票忠實的用戶。進入了數碼時代之后,理光GRD相機從1代到4代更是都可以被看作為經典的便攜數碼相機。
遺憾的是現在傳統(tǒng)小DC的風光不再,所以相機廠商們統(tǒng)統(tǒng)把目光全都投入到了大底DC相機上。這一次理光也與時俱進,繼徠卡、富士、索尼、尼康和適馬之后推出了繼承GR純正血統(tǒng)的APS-C畫幅DC相機——理光GR。所以今天我們就帶著大家一起看一看這臘塵款相機是否依然傳承了GR系列一貫的優(yōu)良品質。
▲理光GR
理光GR搭載了一塊APS-C格式1620萬像素傳感器,而且采用了目前非常常見的無低通濾鏡的設計。同時內部采用了高性能的GR ENGINE V影像處理器。常用感光度范圍是ISO100-ISO25600,快門速度范圍是300-1/4000秒。最近對焦距離為0.1m(微距模式)。
▲理光GR體積非常小
▲理光GR是目前公認的體積最小的大底DC相機
理光GR的整體外觀尺寸為117×63×35mm,重約245g(僅機身)。在尼康COOLPIX A推出的時候,這款相機憑借著小巧的機身設計被大家都公認為當時體積最小巧的大底DC相機。不過沒過多久理光就推出了GR,而且瞬間就打破了尼康COOLPIX A最小巧最輕便大底DC機的神話。
▲理光GR采用了等效28mm恒定光圈F2.8的GR鏡頭
鏡頭方面依然是沿用了GR系列一貫的恒定F2.8光圈,等效焦距為28mm的GR鏡頭。這款鏡頭采用了高折射率、低色散玻璃,并通過對非球面、高精度玻璃鏡片進行了優(yōu)化排列,可以顯著告廳降低色差和提高分辨率。
▲理光GR做工非常扎實
理光GR的整體外觀設計繼承了GRD相機的風格,從質感到用料都突顯高端。相對于上代產品理光GRD4來說,理光GR的手柄設計的更為凸出,增強了手部的握持感,而且手柄處荔枝面蒙皮的防滑性能也很不錯。
▲背部是3英寸的123萬像素LCD液晶屏
理光GR機身背后采用的是一塊3英寸的123萬像素LCD液晶屏,這一點和GRD4一樣。
▲理光GR頂部排布和理光GRD4一樣
理光GR機身頂部的設計也是和GRD4一樣,閃光燈、熱靴、開關、快門和模式轉盤的位置都沒有發(fā)生任何的變化。
▲理光GR機身前的調節(jié)撥輪
機身頂部的模式轉盤上保留了轉盤鎖這個設計,可以有效的防止使用過程中的誤操作。手柄上的調節(jié)撥輪從外觀上看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下凹,實際使用感受尚可,不過對于手大人來說,這個調節(jié)撥輪輪友禪確實有些小。
▲背部按鍵很簡單
理光GR的機身背部的按鍵排布和前作GRD4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ADJ快捷鍵還是在原來的位置上,不過最明顯的一點是照片回放按鍵被移到了機身最右側邊緣,這樣令回放照片時放大縮小照片的使用效率更高。 而原來的位置上則加入了一個自動對焦功能切換的撥桿。其實這樣的排布設計和理光GR系列的操控理念有關,在后面的操控部分我們會講到。
▲理光GR機身右側接口
理光GR機身右側底部是常用的USB/AV接口和HDMI接口。
▲理光GR機身左側按鍵
而機身左側是一個閃光燈的開啟開關和濾鏡模式開啟鍵,同時這個濾鏡模式開啟鍵還充當著景深預覽的作用。當我們半按快門或者AE鎖定時,長按機身左側的這個按鍵,鏡頭就會切換到當前的光圈值,以便預覽景深,當松開這個按鍵時,景深預覽效果就會取消。
▲理光GR支持Eye-Fi SD卡
理光GR在支持SD/SDHC/SDXC卡的同時還支持Eye-Fi SD卡。
▲理光GR依然使用了GRD4上那款DB-65 1250毫安的電池
理光GR依然使用了GRD4上那款DB-65 1250毫安的電池,官方給出的參數是可支持拍攝約290張左右。但是我在實測這款相機的時候,充滿電后使用了相機內的間隔拍攝功能,設定2秒一張連續(xù)拍攝了700張左右,拍攝完成后電量依然處于滿電狀態(tài)。所以這款電池的電量還是比較讓人放心的。只不過在連續(xù)拍攝過程中,手柄部位會有輕微的發(fā)熱現象,但是也僅僅出現在長時間連續(xù)拍攝狀態(tài)的時候。
總結:
理光GR的外觀延續(xù)了GR系列經典的設計,同時從用戶的角度出發(fā)在細節(jié)上也做了相應的調整。不過理光GR系列的外觀一直走的都是比較低調的路線,不像富士那樣走復古路線,也不像尼康那樣走時尚路線。所以很多朋友第一眼很喜歡上理光GR的外觀,尤其是女生。不過GR系列的相機從來都是堅持自己的設計風格,有那么一句話說的好,喜歡的自然會喜歡。而且對于這種有些獨特個性的相機來說,堅持風格正是體現個性的一種表現。
功能化優(yōu)先的操控體驗
理光GR系列相機的操控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正是因為出色的操控所以也贏得了很多專業(yè)攝影師的青睞。所以理光GR自然也繼承了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充分的體現了高度個性化的自主設定和便捷的調節(jié)方式。
▲ADJ鍵相當于快捷鍵
ADJ按鍵可以算的上是理光整個操控系統(tǒng)的一個靈魂。通過這個按鍵已經在理光的數碼相機上延續(xù)了很多代了,所以到今天這個按鍵的功能性已經發(fā)展的比較成熟了。這個按鍵有些類似目前很多相機的上的Q快捷鍵,但是又沒有很多相機的快捷鍵調出的菜單那么繁瑣。
在默認狀態(tài)下點擊ADJ鍵可以調出ISO、圖像尺寸、高寬比、對焦方式、測光方式這五個選項。但是既然我們說到理光相機的操控是非常人性化的,所以這個ADJ鍵當然也可以根據個人不同的需求而設定調節(jié)的選項。
ADJ按鍵可調出5個參數選項,而這每一個參數選項都可以在ISO、圖像尺寸、高寬比、連拍等13個選項中挑選出自己需要的參數設定。
▲Fn1和Fn2都可以自主設置
當然如果只有ADJ鍵的話也不足以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所以機身背部還專門設有Fn1和Fn2兩個功能鍵,和ADJ按鍵一樣,這兩個按鍵也是可以自由定制。
▲自主設置菜單界面
不過有的朋友會說了,這個Fn1和Fn2按鍵每次也只能設置一個功能,就算是加上ADJ按鍵的5個參數選項,也只有7個參數選項而已。其實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拍攝的過程當中有多少機會能一次性會用到調節(jié)7個參數呢?
▲可預存三種自定義模式
▲設置自定義模式菜單界面
不過考慮到了不同的拍攝環(huán)境和更加專業(yè)用戶的需求,理光GR在頂部的模式轉盤中還設有MY1、MY2、MY3三個自定義拍照模式。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拍攝環(huán)境或者需求而設置不同的機身按鍵選項,并且保存在這個三個自定義模式中。
總結:
理光GR人性化和高度自制的操控體系可以總結為MY模式+ADJ按鍵+Fn功能鍵。這樣的組合也體現了理光比較獨特的操控理念。當然如果你使用過別家的數碼相機,可能在初上手理光相機的時候并不適應這樣的操控體驗(尤其是初級用戶),如果不仔細研讀說明書的話,很有可能就不知道例如ADJ按鍵的意思以及暗藏的很多自定義功能。但是一旦熟悉了之后就會發(fā)現這樣的按鍵功能設置可以帶來非常流暢的操作感受。
方便街拍的對焦模式
理光GR系列的相機最適合的拍攝用途就是街拍,因為體積小所以方便攜帶,同時又因為出色的對焦系統(tǒng)而適合在隨時抓拍景物。
理光GR這款相機從新升級了對焦系統(tǒng)并且改變了對焦切換的方式。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下方的視頻來看一下這款相機相比起前代產品理光GRD4的對焦速度上有何提升。
通過上面的視頻大家可以看到理光GR的對焦速度相比起理光GRD4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比較遺憾的是理光GR沒有采用目前主流的混合式對焦系統(tǒng),而僅僅使用的是反差式對焦。所以大家在上面視頻中看到的理光GR在對焦的過程中畫面里會有一個前后收縮的動作。而官方給出的數據是理光GR的自動對焦速度最快可達0.2秒,雖然這和目前最快的富士X100S(同樣是APS-C格式的DC相機)的0.08秒的對焦速度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如果僅是單純的街拍或者拍攝風景的話,這個對焦速度絕對已經夠用了。
▲新加入的對焦功能撥桿
大家在看到理光GR背后的這個對焦功能切換撥桿是新加入的一個設計,在這個對焦功能切換撥桿上大家看到了有AFL、AEL和C-AF這三個標識。C-AF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就是很多相機上的AF-C模式,也就是連續(xù)對焦的意思。但是可能很多朋友不明白AFL和AEL是什么意思,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細細講來。
其實這個AEL和AFL就分別是曝光鎖定和對焦鎖定的意思。在撥桿處于AEL/AFL端時,我們可以在相機內設定僅AEL(曝光鎖定)或者僅AFL(對焦鎖定)或者AEL和AFL同時鎖定。然后在拍攝過程中只要按下對焦功能撥桿中間的圓形按鈕就可以完成我們已設定好的功能,之后就可以放心的按下快門了。
而如果關閉AEL/AFL鎖定的話,對焦功能撥桿中間的圓形按鈕就只起到和半按快門一樣的自動對焦效果。
在C-AF端的時候,理光GR的菜單中可對C-AF模式下進行連拍設定,這個設定可分為AF優(yōu)先和快門優(yōu)先。AF優(yōu)先的意思就是在按住快門期間都一直進行連拍。而快門優(yōu)先的意思是在按住快門期間,固定第一張拍攝的照片的焦距,然后一直進行連拍。不過無論是AF優(yōu)先還是快門優(yōu)先,每一次按下快門前都需要先用對焦功能撥桿中心的圓形按鈕進行對焦。就這一點來說我個人覺得比較不方便,如果日后能改成直接通過按下快門進行連拍而不是先通過圓形按鈕進行對焦就方便多了。
不過在相機內的菜單內還可以單獨設定連拍,但是如果開啟了相機的連拍功能后,無論對焦功能撥桿處于AEL/AFL端還是C-AF端的時候,只要按下快門都會進行連拍。所以這雖然在C-AF模式下可以直接連拍,可如果想對拍攝對象進行單張的曝光鎖定或者對焦鎖定又變得不太方便。
總之這是一個邏輯性的問題,在這一點上理光GR雖然算是達到了比較方便的對焦功能,但是卻還存在著一個小小的瑕疵。所以人無完人的道理對相機來說也是通用的。希望理光日后能夠改進這一點吧。
以上我們說的都是這款相機的自動對焦方式,那有的朋友就要問了,難道這款相機沒有手動對焦方式么?結論是這款相機當然有手動對焦方式,但是只不過相比起其他相機來說,這款相機的手動對焦模式需要到菜單中去找。
▲手動對焦需要在菜單中調出
默認模式下ADJ按鍵調出的參數選項其中一項就是跟AF和MF有關,在這里我們才能找到手動對焦,不過開啟了手動對焦模式后,你會發(fā)現鏡頭上并沒有對焦環(huán),所以我們如何進行手動調焦呢?
▲按下微距按鍵后才能進行手動調焦
奧秘就在相機背后的十字圓盤區(qū)域的微距按鍵上。在開啟了手動對焦模式后,我們需要按下微距按鍵,然后轉動機身前的調節(jié)齒輪來進行調焦。
這一點值得我去稍微吐槽一下,第一,同樣是體積小巧的大底DC機,這款相機為什么不能像尼康COOLPIX A一樣在機身的左側底部設定一個AF/MF切換開關呢。第二,鏡頭上為什么不設計一個對焦環(huán)?第三,以上兩項都沒有也就算了,可為什么連輔助手動對焦的峰值對焦功能也都沒有呢?
可能對于我個人來說,我最不滿意的就是理光GR的手動對焦功能。對于很多剛上手這款相機的用戶來說,他們肯定無法在第一時間就掌握如何使用手動對焦功能,而且即便是使用了手動對焦功能,僅僅靠一個調節(jié)撥輪來調節(jié)焦距,這樣的使用感受也非常的不理想。
總結:
通過我們上面對理光GR的對焦功能方面的演示和講解,相信大家能夠感受到這款相機的對焦功能還是非常適合用戶日常拍攝的,雖然有一點小遺憾和不足,不過這并不影響大部分時間的正常使用,只是一個習慣而已。我個人還是那句話,大部分功能都很實用,但是需要大家(尤其是初級用戶)仔細研讀說明書,完全的掌握了每一個功能的特性,然后才能充分發(fā)揮這款相機的優(yōu)勢。
邊緣畫質很出色
理光GR搭載了一塊取消了低通濾鏡的APS-C格式1620萬像素傳感器,而且搭配了一個高素質恒定光圈F2.8等效28mm的GR鏡頭。所以這款相機到底能夠達到一個怎樣的畫質表現呢,讓我們看一看先嚴格評測環(huán)境下的測試結果。
▲中心分辨率測試結果
通過使用理光GR拍攝ISO12233標準分辨率測試卡(4000線)的并進行處理后的測試結果看,理光GR的中心分辨率在F11前都保持在2000線以上,在光圈F4時達到了頂峰。
▲邊緣分辨率測試結果
而邊緣分辨率的走勢比較平均,基本也都徘徊在2000線左右。所以通過中心分辨率和邊緣分辨率的綜合結果看,理光GR這款相機在光圈F4和F5.6的時候都能達到比較理想的分辨率。
通過我們對實拍樣張的局部截圖放大后可以看出,理光GR在中心和邊緣的分辨率都有著很不錯的表現,尤其是邊緣靠近邊角的地方,更是有著不錯的對比度和分辨率。
不過我們知道理光GR這款相機采用了一個無低通濾鏡的設計,低通濾鏡的作用是有效的減少拍攝過程中摩爾紋的產生,但是低通濾鏡在某種程度上也會降低相機的畫質。所以取消了低通濾鏡可以讓相機達到更好的分辨率表現。不過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我們發(fā)現理光GR這款相機產生摩爾紋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拍攝一些帶有條狀格紋或者細小密集的紋路的時候。
▲取消了低通濾鏡比較容易出現摩爾紋
尤其是照片縮略小圖上可以看到的更加明顯(100%放大圖摩爾紋就沒有那么明顯),大家可以明顯看到上圖黑白格衣服上的紋路和電梯上的不規(guī)則紋路。不過摩爾紋也并不那么可怕的,只要我們在拍攝過程中稍微變換一點視角就可以大大降低摩爾紋的出現。
總結:
理光采用了1620萬像素的APS-C格式的CMOS傳感器,在畫質上這款相機基本交出了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答卷,達到了這個像素級別應具有的水平,尤其是理光GR這款相機對邊緣分辨率的控制。不過畫質雖然表現不錯,但是摩爾紋仍然是逃不掉的問題,去掉低通濾鏡可能還是有利有弊吧,在日常拍攝過程當中大家應該著重的去避免摩爾紋的出現。
高感ISO1600為極限
一款相機的高感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款相機的影像處理器的運算能力,理光GR采用的是高性能的GR ENGINE V影像處理器,所以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款相機在各檔感光度下的表現到底如何。
我們通過對同一場景使用不同的感光度來拍攝,然后對上圖紅色區(qū)域進行切片比對。最后測試的結果是理光GR在ISO800及其以下的時候有著非常好的表現,細節(jié)部分保留的很多。當感光度上升到IS01600的時候,畫面中開始出現少量的噪點,但是細節(jié)的對比度還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圍內。而感光度達到ISO3200及以上的時候,畫面中就開始出現大量人眼可見的噪點,細節(jié)開始丟失的非常嚴重。所以理光GR這款相機的極限感光度應該是ISO800。
總結:
在日常拍攝過程中,使用ISO800及其以下能夠達到比較干凈而且細節(jié)對比度比較高的畫面。不過在很多極限環(huán)境下,使用ISO1600也是可以讓人接受的。
畸變控制的非常好
畸變是每個廣角鏡頭都會遇到的問題,畸變是否明顯直接決定了在廣角端邊緣成像質量的好壞。之前我們在說到理光GR畫質的時候已經提到這款相機在邊緣部分的畫質有著非常好的表現,那么這款相機是否在畸變上也有著不錯的表現呢?
▲畸變測試結果
我們采用Imatest軟件對理光GR進行測試,測試結果以百分數標示,數值越接近零,表示畸變越小。如測試結果數值為負,表示為桶形畸變,畫面向外膨脹。反之表示為枕形畸變,畫面向內收縮。結果顯示的是,理光GR的測試結果為-0.792%,為桶形畸變,由于小于在1%內所以畸變效果不算明顯。
▲實拍樣張
通過實拍樣張也可以看出畫面邊緣還是發(fā)生一定的形變,但是并不明顯。
焦外效果非常好看
理光GR的鏡頭采用了9片光圈葉片的設計,這要比常規(guī)的7片設計多出了兩片,所以也就是說在在大光圈拍攝時焦外的彌散圓的形狀會更圓更好看。
▲理光GR的焦外彌散圓很好看
我們可以看到理光GR拍攝出彌散圓形狀非常好看,而且畫面四周的邊緣都能依然能夠保持比較圓的形狀。
▲實拍樣張
室外實拍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所以說大家可以放心的使用理光GR的F2.8的大光圈,在這檔光圈下,背景虛化的效果會非常好。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出色焦外效果來完成一些特殊效果的拍攝。
一鍵開啟濾鏡很方便
▲理光GR的濾鏡開啟鍵設計在了機身左側底部
理光GR的濾鏡開啟鍵設計在了機身左側底部,在任何模式下,只要輕輕點擊Effect按鍵就可以在主畫面中選擇不同的濾鏡。除了之前就備受好評的正片和影像漂白效果外,理光GR還新增了懷舊、高色調和微型模式特效效果。其中我個人最愛使用的就是理光GR的正負逆沖和高對比度黑白效果。
正負逆沖效果有一種類似于LOMO的獨特味道,在夜晚表現光影的融合也是非常不錯的。
在評測理光GR期間,我拿著這款相機走到了北京的很多胡同里去,使用正負逆沖效果來表現胡同文化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全新的體驗。
而黑白濾鏡就不用說了,是我最長用的一個濾鏡效果。不過理光GR和其他品牌相機的黑白顆粒濾鏡不太這樣,就像理光GR的這個濾鏡的名稱一樣是高對比度黑白效果,這個效果的對比反差非常大,高光的部分就是很白和陰影暗部的地方就很黑。這讓我拍攝的時候可以更明顯的體驗到黑白分明的世界。
評測最終總結:
通過評測萬理光GR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是,這是一款好相機。它的便攜的操控依然給人印象深刻,邊緣畫質表現出色,濾鏡效果豐富,而且機身小巧方便攜帶。但是又不得不說的是,很多之前不了解理光相機的朋友如果想要上手這款相機,那么都需要從新熟悉一下理光對于設計相機的理念,無論從操控上還是從外觀上。
其實更通俗易懂的講,想要一款畫質不錯有能隨身帶著的街拍相機,那么選擇理光GR準沒錯??汕疤崾菧蕚涔ぷ饕欢ㄒ鲎?也就是充分了解各個按鍵以及菜單設置),否則難以發(fā)揮出這款相機百分之百的功力。
另外一點就是大家很關心的價格問題了,理光GR這款相機的售價目前大概在4700元左右,這個價格應該算的上是最具有性價比的一款大底DC相機了。目前大陸地區(qū)沒有全面鋪貨。而市面上的少量水貨也早已經被搶購一空,所以可見理光GR在市場上的火熱程度。最后我要說的一點就是,這款相機值得大家購買,等大陸全面鋪貨之后,喜歡這款相機的朋友就可以毫不猶豫的掏腰包了。
優(yōu)點:
1. 體積小巧輕便
2. 高度自主化操控設定
3. 邊緣畫質很好
4. 濾鏡效果豐富
5. 價格實惠
缺點:
1. 容易出現摩爾紋現象
2. 沒有峰值對焦功能
3. 沒有加入WiFi功能
實拍樣張:
▲快門:1/40s 光圈:F5.6 感光度:ISO400(點擊查看大圖)
▲快門:1s 光圈:F5.6 感光度:ISO100(點擊查看大圖)
▲快門:8s 光圈:F16 感光度:ISO100(點擊查看大圖)
▲快門:1/40s 光圈:F4 感光度:ISO100(點擊查看大圖)
▲快門:1/45s 光圈:F5.6 感光度:ISO100(點擊查看大圖)
▲快門:1/1000s 光圈:F5.6 感光度:ISO100(點擊查看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