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測光前先對焦一下嗎?
傳統(tǒng)膠片時代是先測光再對焦,不過現在用的數碼相機,包括單反、DC,基本都是一瞬間同時完成這兩個操作
至于測光
按我自己的經驗,分為泛測光和準確測光(點)兩種情況
泛測光,包括區(qū)域測光、中央平均測光兩種
拍反差不大的景物就是用區(qū)域,這是最常用的模式,街拍大多數時候適合
中央平均用于強調一個范圍稍大的主體,不一定是中央,可以測光后再重新構圖
點測光,相對的用在反差大的景物,根據要反映的主題,決定是對暗部測還是測亮部,然后人像也用的比較多,一般對模特臉、頸測光,以體現面部細節(jié)
將鏡頭對焦開關撥到手動。然后半按快門測光,保持快門,手動對焦,最后按下快門。
二、相機的對焦和測光同時完成嗎?
你所指的不是同一時間的問題,而是同一區(qū)域的問題,
不知你瞎如是什么樣的相機,現在的單反如滑相機對焦區(qū)域和測光渣神臘區(qū)域都是分開來的,雖然你選的是點對焦,但測光你可以先多區(qū)測或是點測都可以。
一皮塵轎般“點對焦”不等于“點曝光”,各是各,可以分燃肆別設定。如對焦設為“點對焦”,測光也可設為“平兄罩均測光”,互不影響。
基本上可以同時完成,但對焦和測光區(qū)域可以分別選擇不同的模式。
三、攝影是先測光先構圖還是先對焦呢?
靜態(tài)拍攝通常是先半按快門初步對焦的同時變焦到適合大小→對焦點對準主體(比如眼睛)最終對焦/測光→曝光補償(如果有必要)的同時構圖后按下快門。
四、佳能500D拍照的時候是先測光還是先對焦??
應該先測光,再對焦。
佳能相機的測光模式大致上有4種:
評價測光 是對于整個畫面進行測光,把畫面內所有的反射光都混合起來,進行評價。重點考慮畫面中央區(qū)域的光線。優(yōu)點是可以輕易獲得均衡的畫面,不會出現局部的高光過曝,整個畫面的直方圖均衡。缺點是無法滿足多種情況,比如,陰影、逆光等等。我們要的剪影效果就不能采用這樣的模式。
手冊上說,評價測光是一種通用的測光模式,適用于人像甚至逆光主體……,但實際上,逆光的主體采用評價測光,往往補償不足。
局部測光 由于逆光等原因使背景比主體更亮時,該測光模式非常有效。局部測光覆蓋取景器中央約9.4%的面積。如果逆光,主體位置作局部測光,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曝光效果。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出現[ ] 這個圖形就是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測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然后平均的整個場景。這樣的測光適合于整體光照比較均衡,沒有特別的強光或陰影。當然,一些強弱的變化總是要有的,沒有強弱的變化,也就無趣。
點測光,不必說了,很多、很常用的測光方式,需要些經驗,但會比較有挑戰(zhàn)性。手冊上說,用于對拍攝主體或場景的某個特定點進行測光。就是測量某個具體的位置,求得那個位置的曝光需求。
這是常見的測光模式。包圍測光是自動包圍曝光的一種說法。用幾種曝光的組合把景物“包圍”起來。一般說自動包圍曝光模式是由相機自動設置連拍三張,一張欠曝,一張正常,一張過曝。有時候那張過曝或欠曝的正常了,我們設計的正常曝光卻不正常。包圍曝光的目的是保證一個難得的場景獲得正確的曝光。
五、對焦與測光的問題?
兩碼事,測光是了解現在的光線環(huán)境,相機好確定用何種的光圈和快門
對焦是確定那個部分清晰,哪個部分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