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攝影拍攝技巧
古建筑攝影的六個技巧:
一、對稱構圖
中國古建筑一般遵循內向含蓄、多層次的原則,力求均衡對稱,主要采用中軸對稱、方正嚴謹的組合與布局,無論是居民建筑、宮殿、寺廟都有對稱性,穩(wěn)定性。所以在拍攝古建筑時可以多尋找對稱、利用對稱的角度來拍攝。
二、框架構圖
選擇一個框架作為畫面的前景,引導讀者的視線到拍攝主體上??蚣苁綐媹D會形成縱深感,讓畫面更加立體直觀,更有視覺沖擊,也讓主體與環(huán)境相呼應。我們可以嘗試利用古建筑的門廊、窗戶、通道、欄桿、樹木等,將會拍出輪廓之美。
三、注意光影
光影是古建筑攝影的靈魂,不同的光形成建筑不同的特點和造型,光線是建筑攝影師的畫筆。一般是在上午9-10點鐘和下午3-4點鐘。光線不宜過于銳利、以薄云遮日時為最佳??梢岳庙樄?、側光、逆光等方式拍攝。
四、利用倒影
利用倒影構圖是拍攝古建筑時常用的手法,無論是橋下的溪流還是雨后的池塘,甚至一小片水洼都可能創(chuàng)作出亦真亦幻虛實難辨的作品。
五、拍好細節(jié)
時代在變,不變的,是對傳統(tǒng)的繼承發(fā)現,是對美的追求。古建筑中的飛檐、斗拱、青瓦、檐鈴老宅門前的青石板,朱門上的鐵環(huán),利用光影,也可以拍出好的攝影作品的。
六、黑白效果
拍攝古建筑時,使用黑白影像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黑白影像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是彩色照片所不能比擬的。有時候,一些照片在單色調的模式下會更有藝術魅力。
2. 建筑攝影怎樣才能把建筑拍的巍峨雄壯?
1、宮殿金頂、紅門,這古色古香的格調,使人油然而生莊重之感。
2、一彎新月劃過精致的角樓,給高墻內灑下一片朦朧昏黃的光,故宮里顯得神秘而安靜。
3、琉璃瓦的重檐屋頂,朱漆門,同臺基,捆綁住了多少位歷代君王。引得王朝顛覆,百姓流離失所,天下改為他姓。
4、這大殿的內柱都是由多根紅色巨柱支撐著,每個柱子上都刻著一條回旋盤繞、栩栩如生的金龍,分外壯觀。
3. 建筑攝影拍攝技巧與方法
1:我們居住在城市中,最容易拍的也是城市的場景。對建筑而言,最容易拍的就是建筑的整個外形。需要注意的是,拍建筑的外表要注意透視原理,防止遠小近大帶來的畸變。對于高大的建筑,盡量選擇距離遠位置高的地方拍攝。
2:你也可以利用雨天過后地面的水洼形成倒影拍攝,具有幾何美感。拍倒影盡量把手機位置放低,更容易形成倒影。盡量尋找沒有波紋的水洼。 很多古建筑的頂宇,非常優(yōu)美。
3:走進建筑,尋找有線條感的畫面。延長的長廊走道,不同圖案的出口,由線條形成的頂宇,螺線性的旋梯等。拍線條感可以適當在畫面中安排一個人,但是要注意,線條不能斷,斷了就會有壓抑的感覺。
4:還可以拍攝有幾何圖案的畫面。人天生對幾何圖案感興趣,日常生活中可以對形狀多關注,遇到重復或者漸變的圖像時記得拍下。
4. 建筑攝影的拍攝技巧
M檔,ISO手動。除特殊情況,如地鐵因為場景單一(不影響測光系統(tǒng)),光線變化較大,所以我使用自動ISO200—ISO1600。
白平衡手動,可以用預設,也可以手動調節(jié)K值。JPG直出,彩色,1000W像素以上機型,選擇圖片質量最高,圖片尺寸為中等。在傍晚和日出的時候,光線變化較大。
根據經驗,冬季30分鐘內,光線變化最高可達2~3EV,請適當調整曝光。
在拍攝城市白天的車流和行人時,間隔時間設置為1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在1秒以內。
在拍攝城市夜晚的車流時,間隔時間設置為2秒到5秒之間,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間隔時間減1。(例:間隔時間為3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2秒) 在拍攝天空云層運動時,依云層運動速度,設置間隔時間為3秒到10秒不等,云層運動速度越慢,間隔時間最越長。 三腳架固定相機、取景:預判位置(由于后期視頻編輯的長寬比是16:9,務必注意圖片的上下部分需要裁減)。
拍攝時長(分鐘)=間隔拍攝的時間(秒)×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60; 拍攝張數=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
例:我最終想要一段20秒的延時攝影片段,間隔拍攝時間為3秒,那么拍攝時長為: 3×24×20÷60=24(分鐘),拍攝張數為:20×24=480張;
注意點:一般盡量多拍,假如需要一個10秒的片段,那么最好原始片段在15秒到20秒,為視頻后期的轉場留下空間。
5. 建筑攝影作品怎么拍
伊文思的建筑攝影,受到特納建筑水彩畫的深刻影響,著力追求捕捉與其相類似的光與空間的情調。在他的眼中,最好的拍攝題材,是有柱子的走廊和教堂的中心廣場,因為那里是黑暗和光明之間移動的世界,隱含著節(jié)奏和秩序。
他的代表作《臺階的海洋》,1903年攝于威爾斯大教堂讀經室。這張照片和他所有的教堂照片一樣,通過無限反復的陰影“把人從一處引向另一處”,表現一種平靜、深思的韻律,體現了伊文思強烈的主觀感受。
在照片中,一層層的臺階富有美感,起伏有致。猶如一股股海浪,向遠處伸展,遠處的門廊,似乎具有一種誘惑力,使人有種一探究竟的欲望。而右側的光向左邊打來。
6. 建筑攝影拍攝技巧和方法
利用單反相機拍攝建筑物的訣竅
由于建筑物的高大和都市中場地環(huán)境的限制,在拍攝建筑物的時候一般需要專業(yè)的攝影器材,尤其是作為商業(yè)用途的時候,需要真實的拍攝建筑物的比例和外觀。大畫幅相機和移軸相機都是專業(yè)拍攝建筑物時所使用的,因為可以大幅度的調整和校正建筑物的透視失真關系,使建筑物保持垂直水平不變形,而且能保證極高的清晰度。但是這些專業(yè)器材的價格不菲,并不是所有人能夠擁有的,所以我們利用35mm的單反相機來拍攝建筑物。為了拍攝完整的建筑物,不得不采用仰拍的方式,但這樣就無法避免地使拍出來的建筑物產生畸變,產生不穩(wěn)定感。為了排到比例正常又不失真的建筑物,可以選擇與建筑物平行的某一個高度,使相機保持水平狀態(tài)。通常情況下高視角更容易展現建筑物周圍的環(huán)境,視野更開闊,盡量使用段焦段的鏡頭,如50mm的標準鏡頭,因為50mm是最接近人的視覺比例的,也能保持景深的清晰度,這樣即使是普通的單反相機拍出來的建筑物從肉眼上也看不出失真的畸變。
為了使建筑物保持垂直不變形,可以找到一個與建筑物平行的高度拍攝,盡量保持建筑物原有的高度和比例。
利用廣角鏡頭增加藝術效果
為了更好地拍攝建筑物,同時增加拍攝的藝術效果,可以使用廣角鏡頭。由于廣角鏡頭的光學原理使拍攝出來的物體發(fā)生變形,尤其是采用仰拍的時候,變形會更加嚴重。因為建筑物的外觀大多是垂直的線條,拍出來會產生一種下大上小的效果。雖然這是拍攝中的一個弊病,但是如果運用好了往住會使拍攝出來的建筑物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下大上小的透視變形給人以挺拔高大之感,更能表現出建筑物的宏偉壯觀。
利用廣角鏡頭仰拍的效果可以使建筑物有種從下到上的縱深感,讓建筑物更挺拔。
廣角鏡頭營造出來的變形效果,使得畫面的視覺重心集中于畫面的中心,形成一種夸張的視覺沖擊力。
注意建筑物中的線條與透視
不管建筑物的外觀輪廓還是內部結構都市由不同的線條組成的,這正好符合了攝影美學里的概念,如果發(fā)現和利用這些線條正式攝影人所要掌握的本領,建筑物的點、線、面會自然的形成一種透視關系。
如果建筑物本身缺少線條,我們可以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劑量尋找一些可以利用的線條。建筑物前面的石板臺階在雨后反光的映襯下形成了一些有趣的線條,這些線條一樣可以形成一種透視關系,并且引導到人們的視線延伸到建筑物的主體上。
拍攝建筑物不能忽視的細節(jié)
我們習慣于拍攝建筑物的外觀整體,而且盡可能的追求拍攝的完整性,有的時候往往會忽略一些細節(jié)和局部的表現。然而往往真是這些細節(jié)才是設計者的用心之處,它可以體現設計者的思想意識,也可以代表建筑物的年代身份,所以建筑物中的一些細節(jié)是拍攝的好題材,需要用心去挖掘和發(fā)現。
另外對于建筑物的表現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水中的倒影、墻上的反光等都可以用來表現建筑物,讓畫面更加生動有趣,平添藝術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