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萊卡鏡頭評測
徠卡APO-Summicron-M 35 f/2 ASPH.鏡頭最好。該鏡頭與此前大獲成功的徠卡APO-Summicron-M 50 f/2 ASPH.鏡頭一樣,這一次徠卡的產(chǎn)品設計師依舊恪守了“鑄就極致成像性能,絕不妥協(xié)”的原則,但是與此前不同的是,此次推出的新鏡頭采用了廣角的35mm焦段
2. 萊卡鏡頭是哪里生產(chǎn)的
德國徠卡認證
華為旗艦手機現(xiàn)在說配有徠卡攝像頭,就拿華為最流行的Mate 20,搭載徠卡三舍。聽攝像頭的朋友說徠卡一直產(chǎn)量少,那么華為怎么會有這么多攝像頭呢?今天我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首先,華為手機鏡頭是徠卡,認證的,不是徠卡生產(chǎn)的除此之外,徠卡不生產(chǎn)手機攝像頭,但是成像軟件算法徠卡團隊參與了。多虧了徠卡的祝福,它確實給華為帶來了巨大的技術升級,提高了它的知名度。很容易將徠卡認證與徠卡生產(chǎn)混淆。
只有知道的人才知道華為鏡片只有徠卡,認證,80%以上的公眾不知道。因此,如果你認為華為手機鏡頭是在徠卡,生產(chǎn)的,你就會明白。
華為攝像頭采用業(yè)界非常認可的徠卡攝像頭,我認為華為和徠卡合作的關鍵不是徠卡認證的鏡頭,而是光學層面的核心技術合作。所以榮耀系列的拍照能力并不比P系列和M系列弱。
3. 萊卡鏡頭很好嗎
徠卡鏡頭是德國萊卡公司自產(chǎn)的高檔鏡頭,品質(zhì)卓越,精益求精。
比如它鏡頭的鏡片一般都是采用高級光學玻璃研磨工藝制作的,很少有澆鑄或者使用樹脂材料制造的,而且他的鏡頭桶身一般都采用膨脹系數(shù)很低的銅來制造,長久使用指標都不下降的,可惜現(xiàn)在數(shù)碼當?shù)?,徠卡這些為膠片攝影而制造的鏡頭基本沒什么實用價值了,有興趣可以看看萊卡新生產(chǎn)的M8數(shù)碼相機那個不但可以使用萊卡最新設計的數(shù)碼專用鏡頭還能使用所有1954年之后發(fā)布的21-90mm焦段鏡頭(數(shù)碼或者非數(shù)碼),而且通過轉(zhuǎn)接環(huán)還能支持其他的135mm交換式鏡頭。4. 萊卡單反鏡頭嗎
1.徠卡D-LUX
推薦徠卡D-LUX,這款機器D-LUX搭載了1280萬有效像素4/3尺寸CMOS感光原件,等效焦距為24-75mm,最大光圈為F1.7-2.8;感光度范圍ISO 100-25600;快門速度最高1/16000s;支持4K視頻拍攝;集成280萬像素電子取景器,帶WIFI和NFC功能;3CM微距。
2.徠卡CL
CL是APS-C畫幅,擁有2400萬像素,自帶236萬像素的電子取景器,高感可達50000,支持4K,1080p,每秒10張的連拍速度,3英寸104萬點觸控屏,支出wifi,可直接使用TL,SL鏡頭,轉(zhuǎn)接徠卡全系列鏡頭。
3.徠卡Q
徠卡Q是臺很好用的機器,而且價格也比較驚喜,常被卡粉戲稱為“買鏡頭送相機”。在你攝影技術提高之后,徠卡Q依然能提供給你很大的可玩空間。
5. 萊卡鏡頭和其他鏡頭相比的優(yōu)勢
應該是真的
徠卡鏡頭的優(yōu)勢是極其苛刻的做工和用料,舉例60-70年代徠卡使用的重火玻璃為了是玻璃質(zhì)地均勻用2年時間來讓其恒定冷卻。徠卡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就是光學設計能力很差,設計圖紙多來源于蔡司。所以早期徠卡鏡頭,特別是旁軸鏡頭非常精良的工藝品。但是自從徠卡被某奢侈品品牌收購后,鏡頭的投入基本都跑到宣傳上去了,現(xiàn)在的徠卡精良程度和早期的徠卡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6. 萊卡鏡頭貴嗎
徠卡的品牌價值很高,這是來源于徠卡長期的產(chǎn)品生產(chǎn)質(zhì)量保障所賜。
7. 萊卡鏡頭大全
首先R50/2沒有E48這個口徑只有43和55,R50/1.4才有e48 其次從光學質(zhì)量的角度考量e55分辨率高,像場平整,e43反差很高(有點過高),發(fā)色較濃郁(傳說中的德味?其實E55也夠濃的) e43是單層鍍膜的,眩光情況更嚴重,典型見光死,迎光拍攝反差降低,一片灰白,E55要好很多 所以e43是中古老鏡的感覺,膠片上拍黑白很好,e55是優(yōu)秀的現(xiàn)代頭
8. 徠卡鏡頭推薦 總有一款適合你
徠卡m10可以配的鏡頭有:21mm、24mm、35mm、50mm、75mm、90mm、135mm的不同焦段的鏡頭。
徠卡m10配24mm的鏡頭,適合拍風景,拍天空以及空曠的地方。徠卡m10配50mm適合拍人像,M10配90mm鏡頭適合拍小范圍局部的風景,比如花草,不同的需求配備不同的鏡頭。
9. 萊卡鏡頭好在什么地方
現(xiàn)在卡爾蔡司相機根本就沒有任何銷量??柌趟驹缇捅蝗毡敬驍?,從1970年代起,蔡司自己就停產(chǎn)相機,把康泰克斯牌子賣給了日本京瓷。現(xiàn)在康泰克斯相機在和日本其他相機競爭中也敗下陣來,全部停產(chǎn)。
在相機鏡頭制造上,卡爾蔡司也敗給了日本富士和日東光學,丟掉了哈蘇相機的鏡頭生產(chǎn)權。
事實上,現(xiàn)在能完全靠自己技術,獨立造出一架完整數(shù)碼單反三大部件(自動對焦機身,鏡頭,感光原件)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日本!
現(xiàn)在萊卡等歐州相機牌子與曰本廠家實力差距太大,可以說是勉強維持生計。電子技術就不談,現(xiàn)在也只有部分光學和機械技術(注意是部分)值得驕傲了,某種意義是在吃老本。機械上,鋼片快門是曰本考派發(fā)明的,1/4000秒,1/8000秒,1/12000秒都是曰本最先實現(xiàn),快門壽命,尼康F3八十年代初快門達到了十五萬次,現(xiàn)在D4達到40萬次,而萊卡80年代的R3,R4用的是美能達電子快門,壽命10萬次。高速連拍,尼康佳能很早就達到10張/秒以上,萊卡現(xiàn)在都沒有超過5張/秒,即使是光學上,多層鍍膜技術,CRC浮動鏡片技術,IF內(nèi)對焦,RF后對焦,非球面鏡片技術,等等,恰恰是日本人首先發(fā)明的。80年代萊卡和哈蘇就用美能達的對焦屏。
哈蘇數(shù)碼單反H系列是和日本富士合作研發(fā)。最早h系列機身和鏡頭都是富士生產(chǎn)的,機身和鏡頭上都明確打著富士商標,機身上打著富士膠片fujifilm,鏡頭上打著富士龍fujinon。 哈蘇拋棄卡爾蔡司,轉(zhuǎn)投富士,哈蘇和蔡司都沒有自動對焦技術,哈蘇只能接受富士的自動對焦機身和鏡頭一攬子方案。
直到現(xiàn)在,蔡司只有配以前京瓷的康泰克斯和配索尼的鏡頭才有自動對焦,因為是日本京瓷和索尼的技術,其他蔡司鏡頭都是手動對焦。
現(xiàn)在哈蘇h系列據(jù)信機身改由瑞典哈蘇本部生產(chǎn),hcd鏡頭仍由日本富士生產(chǎn),后期機身鏡頭上不出現(xiàn)富士的商標。 哈蘇官網(wǎng)稱,hcd鏡頭超過了原來哈蘇的德國卡爾蔡司鏡頭。
哈蘇無反鏡頭日本日東光學nittoh代工。
10. 萊卡鏡頭好嗎
這款鏡頭據(jù)說是日本京瓷代工的, 其結構是11片8組, 比Contax/Yashica卡口的28~70/3.5-4.5的蔡司鏡頭的9片8組要好, 成像銳利, 邊緣成像很好, 色彩層次豐富, 暗調(diào)很好, 色彩上也有蔡司的藍調(diào)傾向. 做工非常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