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畫幅人像焦段
目前的討論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人眼在硬件上和相機差別最大的部分不在鏡頭,而是在圖像傳感器和視網(wǎng)膜。
從器質(zhì)上看,人眼是個廣角、可變光圈、可變焦的鏡頭。焦距大約22 mm~24 mm;按照瞳孔收縮范圍2 mm~8 mm計算,光圈約在f/3~f/12;靠變焦來對焦 (因晶狀體變形,像距可能也存在較小的改變),雖然變焦范圍不大。
如只對比鏡頭,常用焦段里24 mm較接近,比如佳能的EF 24mm f/2.8 IS USM,雖然它是顆定焦:
2. 全畫幅鏡頭焦距
全畫幅和半畫幅鏡頭的焦距換算關系如下:全幅相機鏡頭的焦距乘以1.5就是半幅相機鏡頭的焦距,這就是全副和半副單反鏡頭“等效焦距”的概率。
3. 全畫幅標準鏡頭的焦距是多少
首先要明白選擇鏡頭要派什么用處。是科學研究呢還是攝影。如果是攝影就不是這種思考方式。
如果要做風景攝影最好是14~35mm焦距鏡頭,這種鏡頭被稱為廣角鏡頭。
如果拍攝人像、紀實、等等可用50~85焦距鏡頭,這種鏡頭被稱為中焦鏡頭。50mm稱作標準鏡頭。
如果焦距在105~300mm,稱作中長焦或長焦鏡頭。300mm以上稱為超長焦鏡頭。這些鏡頭都是拍攝特寫,遠景無法靠近物體的。
最后以上鏡頭焦距都是配合全畫幅機身得出的,如果是其它尺寸的CMOS還得另外考慮。比如中畫幅90mm是標準鏡頭。
4. 全畫幅鏡頭焦距對應角度
攝像頭的焦距常規(guī)的有哪幾種?各有什么區(qū)別呢。攝像頭的常用焦距主要有四種,分別為2.8mm\4mm\6mm\8mm等,還有12mm\16mm,但是用的比較少,還是前面四個主要的規(guī)格比較常用。鏡頭焦距的大小,與視角大小、距離都有很大關系。
1、攝像頭焦距與視角、監(jiān)控距離的關系
焦距值越大,看得越遠,視角越小,看的越近。一般道路會選擇4mm\6mm常規(guī)焦距。因為角度適合,遠近適中。
2、焦距和視角與監(jiān)控距離的關系
①視角在60度以上?用于5*5米左右場所?????3.6MM???4MM
②視角在50度以上?用于8-10米左右場所????6MM
③視角在40度以上?用于10-18米左右場所???8MM
④視角在30度以上?用于20-30米左右場所???12MM?16MM
⑤視角在20度以上?用于30-50米左右場所???25MM
3、場景選擇
一般較小的房間,比如電梯這種場景,視角較大,可以選擇2.8mm鏡頭的攝像頭;需要看較遠的場景比如走廊和通道,可以選擇6mm的鏡頭
歸納總結(jié),攝像頭的焦距大小跟視角和監(jiān)控距離有關,攝像頭焦距越大,看的越遠,視角越小,看的越遠。
5. 全畫幅最接近人眼的焦段
要進行等效換算。計算轉(zhuǎn)換系數(shù)是為了轉(zhuǎn)換成全幅視角,舉個例子,索尼上的適馬1.4三劍客,16mm、30mm、56mm,換算成全幅視角是24mm、45mm和84mm。半幅鏡頭設計鏡頭像場覆蓋aps-c傳感器尺寸,它的像場不能覆蓋全畫幅相機傳感器尺寸,同鏡頭焦段沒關系。半幅鏡頭安裝在半幅機身上同樣要考慮轉(zhuǎn)換系數(shù)。
6. 全畫幅鏡頭焦段
全焦段影像是指該鏡頭的最短焦距端到最長焦距端的所包含的鏡頭焦距。如果是就一個品牌的鏡頭來說,全焦段是指該品牌的最短焦距的廣角鏡頭到最長焦距的超長焦鏡頭所包含的焦距。
不同焦段的鏡頭特點:
1.一般來說,按照135全畫幅格式,焦段小于35mm的鏡頭都叫做廣角鏡頭,比較常見的定焦鏡頭有28mm、20mm、16mm等。變焦鏡頭有常見的的三元鏡之一的16-35mm鏡頭,以及超廣角的12-24mm鏡頭。
廣角鏡頭的成像特點是可以獲取比我們雙眼所見更加廣闊的視覺空間,經(jīng)常會被用于風景拍攝和建筑拍攝等。
2.按照135全畫幅格式下,50mm的鏡頭叫做標準鏡頭。標準鏡頭的透視跟人類的視覺相似,透視感自然,比較不容易出現(xiàn)短焦或者長焦的邊緣畸變,也不會出現(xiàn)長焦鏡頭中容易出現(xiàn)的空間壓縮的情況。50mm是介于廣角和中長焦之間的鏡頭,所以說比較適合街拍,同樣也適合用來拍攝人像。
7. 全畫幅人像相機推薦
1.佳能EOS RP
拍人像相機推薦佳能EOS RP,佳能rp是佳能eos全畫幅相機里最輕巧的一款, 成像的效果好,有銳利的成像風格,還有大幅度的柔美虛化背景效果,在暗光的環(huán)境下,拍攝也更加清晰,全雙核的對焦系統(tǒng),對焦的速度快!
8. 全畫幅人像焦距
半畫幅和全畫幅焦距的計算方式是不同的,因為它們的傳感器尺寸不同。
對于全畫幅相機來說,其傳感器大小為24mm x 36mm,因此焦距的計算方式與鏡頭標稱的焦距相同。
對于半畫幅相機來說,其傳感器大小為約15.6mm x 23.5mm,因此需要將鏡頭標稱焦距乘以一個系數(shù)才能得到實際焦距。這個系數(shù)通常為1.5或1.6,具體取決于相機制造商和型號。例如,如果一個鏡頭標稱焦距為50mm,當它安裝在一個1.5倍系數(shù)的半畫幅相機上時,實際焦距為50mm x 1.5 = 75mm。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焦距計算方式只適用于以35mm全畫幅相機標準為基準的鏡頭。對于其他標準的鏡頭(如中畫幅鏡頭),需要采用不同的計算方式。
9. 全畫幅人像鏡頭
全畫幅與半畫幅拍出的人像照片對比,人眼根本就無法分辨出來,兩者的區(qū)別在于:
1、拍攝的距離不同。要拍出同一人像畫面,全畫幅的拍攝距離要遠一些。
2、背景的虛化效果不一樣。全畫幅拍出的背景虛化要柔和一些。
10. 全畫幅相機標準鏡頭焦距范圍
不是全畫幅鏡頭。因為佳能24-85是EF卡口,而EF卡口適用于佳能的APS-C和全畫幅數(shù)碼單反相機,但24-85的焦距只能覆蓋APS-C畫幅的焦距范圍,無法滿足全畫幅相機的需求,因此不是全畫幅鏡頭。需要使用EF-S卡口的鏡頭才能達到全畫幅相機的覆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