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頭分辨率怎么算的
CCD和CMOS是相機的感光元件(稱為感光傳感器),在感受鏡頭射入的光線后生成電信號,相機再利用這些信號數(shù)模轉(zhuǎn)換并依算法生成圖像。傳感器的感光性能就決定了獲得的光電信號是否充足、正確、可靠,可以說除鏡頭外傳感器是決定畫質(zhì)的第一道關(guān)口。
傳感器和以前的膠片一樣,在鏡頭解像力(或鏡片孔徑尺寸)不變的情況下,面積越大那么捕獲的光線就越多,得到的圖像就越精細,飽和度就越高,細節(jié)就越多。但是傳感器和膠片還有一點不同,就是傳感器多了像素這個概念,像素是傳感器表面上矩陣排列的一顆顆感光點(像素的本體是一顆微小的光電二級管),可以說傳感器本質(zhì)上是由這些像素組成的,像素的感光性能就決定了傳感器整體的感光性能。
那么為什么傳感器的尺寸越大畫質(zhì)就越好呢,跟像素有什么關(guān)系呢?其實很簡單,拿一個APS畫幅的傳感器與一個全畫幅傳感器對比,全幅傳感面積比APS畫幅大兩倍多,假設兩者都具備了2000萬像素,那么可以想像,全幅傳感器的像素面積也是比APS畫幅的像素更大的,像素越大,感光面積就越大,那么這顆像素得到的光電信號就越真實準確??梢赃@么理解,同畫幅下,像素越少畫質(zhì)就越高。
拿手機攝像頭來說,手機傳感器只有4X3mm左右,非常微小,捕獲的光線與全畫幅(36X24mm)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手機在這么小的傳感器上卻擠了一兩千萬顆像素,像素的感光面積是非常不夠的,得到的信號常常不準確或缺失,相機只能做猜測插值處理,得到的圖像常有偽色、偏色、暗部不準確、層次較少、細節(jié)模糊等現(xiàn)象,有些像素都糊成一片了,相當于濫竽充數(shù),做這么多像素純屬是拼噱頭。這方面蘋果手機倒是不管消費者的“需求”,連續(xù)幾代都只用幾百萬像素,以保證像素面積能接近相機級別(老喬死后就被逼提到千萬像素以上了,要是老喬還在,哪會管這些市場壓力)。反觀單反相機,基本上大部分的像素都能得到充足的光電信號,圖像上細節(jié)可以精細到像素級,畫質(zhì)級高,寬容度級高,只要做過影樓設計員的都能親身感受到單反與普通相機的畫質(zhì)區(qū)別,也能看出手機的不足。
2. 鏡頭 分辨率
像素1080p是一種視頻顯示格式,外語字母P意為逐行掃描。一般來說,1080p的畫面分辨率為1920×1080。幀率通常為25,可表示在p后面,如1080p 25,意思是一秒的圖像有25張畫面。常見的幀率還有24、30、60等。畫面不一定要能支持1920×1080才能算是1080p輸出,只要水平掃描線超過1080條就能稱之為1080p,水平像素點并沒有嚴格的規(guī)范,F(xiàn)ull HD才是規(guī)范垂直與水平掃描像素的標準,1080p僅規(guī)范垂直像素點(等同水平掃描線)。視頻監(jiān)控攝像頭有100萬、130萬、200萬、300萬、400萬、500萬的像素,像素越高,圖像效果越好,每天錄像所占的內(nèi)存容量也越大。視頻監(jiān)控攝像頭的鏡頭分為2.8MM、4MM、6MM、8MM、12MM等,數(shù)值越大,畫面越拉的近,可看到的畫面就越小,就像望遠鏡一樣,所以要根據(jù)場景選擇不同鏡頭的攝像頭。高清數(shù)字監(jiān)控攝像頭可以讓人們看到更清晰的畫面。
3. 鏡頭分辨率怎么計算
數(shù)碼攝像機由“攝像部分”、“錄機部分”、“鏡頭”三個部分構(gòu)成。所以想鑒別數(shù)碼攝像機的質(zhì)量需要從這三個方面進行 。
1、攝像部分這個部分主要看像素,攝像機的分辨率就是由像素來決定。例如高清攝像機分辨率為1920*1080,像素就必須達到220萬以上。然后就是最大分辨率,分辨率越高畫面就越清晰,例如4K的清晰度就比高清要高。
2、錄機部分 畫面、聲音都是通過錄機部分來錄制。錄機部分的主要指標是壓縮編碼。壓縮編碼方式越好,尺寸越小,畫質(zhì)越高。例如AVC/H2.64編碼方式現(xiàn)在用的比較多。
3、鏡頭鏡頭直接決定成像質(zhì)量。有廣角能力、長焦能力、變焦倍數(shù)、最大光圈的幾個參數(shù)。拍攝目標不同,對這幾個參數(shù)的要求也不同。通常對于民用產(chǎn)品來說,變焦倍數(shù)越高,廣角越大,攝像機越好。
4. 攝影鏡頭分辨率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攝像頭的分辨率是指的攝像頭圖像所呈現(xiàn)的一個清晰度。攝像頭的像素是指的鏡頭分辨率兩個數(shù)值相乘就是像素。比如說2400萬像素,它拍出來最大的照片分辨率就是6000×4000。最早的攝像頭是三十萬像素,它能拍出來的分辨率是640×480,就是這樣的關(guān)系。
5. 鏡頭分辨率評測
目前市面上屏幕分辨率最高的是8K(實驗室未知),分辨率是7680*4320,如果要16K分辨率15260*8640則需要4臺8K分辨率的顯示器來組成16K分辨率屏幕。
而像32k分辨率30720*17820(16臺8K), 64k分辨率61440*35640(64臺8K),128k分辨率122880*71820(256臺8K)需要呈倍數(shù)的8K分辨率屏幕來組成。
6. 鏡頭分辨率的單位是
是越高越好,簡單點說就是理論上能達到的有效分辨率。
如果鏡頭素質(zhì)超強,可能會超越傳感器的分辨率。
當然如果傳感器的像素非常高,那么就需要高素質(zhì)(高分辨率)的鏡頭了。
像APS-C畫幅2400萬像素,全畫幅3600萬像素的話就需要分辨率高的鏡頭了。
7. 相機鏡頭分辨率怎么計算
全幅相機鏡頭的焦距乘以1.5就是半幅相機鏡頭的焦距
全副和半副單反鏡頭“等效焦距”的概念與區(qū)別
很多人說對半副單反來說,35mm鏡頭就是標頭,和全副用50mm鏡頭是一樣的。
對比情況如下:
全副,50mm鏡頭,光圈f2;
半副,35mm鏡頭,光圈f2。
8. 鏡頭的分辨率是如何定義的
單反相機分辨率的調(diào)法:首先打開單反相機,然后按“MENU”鍵打開相機的設置菜單;
接著打開“畫質(zhì)”,選擇相應的像素;
最后完成選擇,退出菜單即可。單反相機是指用單鏡頭,并且光線通過此鏡頭照射到反光鏡上,通過反光取景的相機;而且單反相機可以隨意換用與其配套的各種廣角、中焦距、遠攝或變焦距鏡頭,也能根據(jù)需要在鏡頭安裝近攝鏡、加接延伸接環(huán)或伸縮皮腔。
9. 鏡頭分辨率計算公式
空間分辨率
=像元間距{Pixel Size (Array Pitch}/鏡頭焦距(Lens focal length )。因為像元間距一般無法測得,因此實際計算中,以鏡頭的視場角/探測器在對應方向的分辨率,同時轉(zhuǎn)換為弧度單位來測得:
舉例說明:
FLIR T400紅外熱像儀標配25°(焦距19mm)鏡頭為例,鏡頭的視場角為25°×19°,探測器的分辨率為320×240,每弧度≈57.2958°。則空間分辨率的算法是:
25°÷57.2958°/rad÷320 = 19°÷57.2958°/rad÷240 ≈ 1.36m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