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43最好的鏡頭
m43是一個系統(tǒng),當然幾乎都是微單,其他類型的相機產(chǎn)品很少很少。m43微單的傳感器規(guī)格是7.8mmX13.4mm,比APS-C也就是常說的半幅還小一些,剪裁系數(shù)或者說焦距等效系數(shù)是2。不過這也讓m43系統(tǒng)可以有非常出色的便攜性。m43微單主要是松下和奧林巴斯兩家在做,而且使用相同的卡口...
2. m43最強鏡頭
M4/3確實很尷尬,畫幅焦距折算系數(shù)=2,全畫幅的鏡頭裝上以后等效焦距x2,失去了廣角。理論上M4/3微單是可以轉(zhuǎn)接所有第三方鏡頭的,實際上因為系數(shù)x2以后,一些鏡頭就沒有轉(zhuǎn)接意義了。
一般拍攝最常用焦段是24-85的樣子,全畫幅鏡頭必須是14-43才能滿足要求,而這樣的全畫幅鏡頭不僅少而且貴,一個可以買4、5臺M4/3微單。
比如ZEISS的21 2.8,綜合算下來還是裝它自己配套的M4/3鏡頭最合算。
比如17mm 1.8
3. m43鏡頭排名
排名如下:
1、尼康Z 24-200mm f/4-6.3 VR鏡頭
鏡頭具有大變焦系數(shù),既包括廣角焦段又包括了長焦焦段,充分滿足大家對于不同焦段的拍照需求。鏡頭采用了全新的Z卡口系統(tǒng),搭載VR防震功能,可提供相當于快門速度提升約5檔的減震效果。鏡頭采用15組19片的光學設(shè)計,包括2枚低色散ED鏡片、1枚非球面低色散ED鏡片、2枚非球面鏡片和帶抗反射高清ARNEO涂層的鏡片以及帶氟涂層的前部鏡片。
2、佳能RF24-240mm F4-6.3 IS USM
鏡頭是首款擁有10倍大變焦比的專用RF卡口鏡頭,焦距覆蓋24mm廣角到240mm遠攝。鏡頭采用NANO USM超聲波馬達,具有IS防抖功能,最大5級快門速度的手抖動補償效果,為對焦和穩(wěn)定拍攝提供了強大的保障。鏡頭采用了15組21片的光學結(jié)構(gòu),其中包含了2片UD(超低色散)鏡片與1片非球面鏡片。
3、富士XF18-135mmF3.5-5.6 R LM OIS WR鏡頭
鏡頭是針對于APS-C畫幅的富士X系列無反相機而推出的,鏡頭的實際焦段有轉(zhuǎn)換系數(shù)的概念,覆蓋從27mm等效廣角到206mm等效望遠的寬廣拍攝范圍。鏡頭具有5.0檔光學圖像防抖動效果和全天候防滴防塵結(jié)構(gòu),在20多個區(qū)域裝有密封裝置。鏡頭重量僅490g,體積小巧。鏡頭具有12組16片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包括4片非球面玻璃鏡片和2片ED玻璃鏡片。
4、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鏡頭
索尼FE系列全畫幅微單E口中的第一款大變焦比鏡頭,其10倍的大變焦比帶來了更好的拍攝便利度。鏡頭本身具有OSS防抖系統(tǒng),因此可以保證用戶拍攝出更穩(wěn)定的照片。鏡頭采用了12組17片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包含5片非球面鏡片、1片ED低色散鏡片。
4. m43 鏡頭推薦
如果不考慮價位的話,值得推薦 先說優(yōu)點,奧巴的1240,作為奧巴PRO系列的開山之作,用心程度自然無可挑剔: 1、2片ED,2片非球面,1片EDA,2片HR用料異常厚道 2、全新的耐候機構(gòu)設(shè)計,匹配EM1的防凍特性 3、0.3X放大倍率,在2.8恒定光圈鏡頭中絕對算是稀有品種,最短20cm對焦距離異常實用; 4、焦段很出色,相當于24mm廣角到最佳的人像焦段,從風景到人像一鏡夠用; 5、大光圈,對不同場景下出色的畫質(zhì)有較好的保障。
再說不足: 1、對于微單而言,便攜性較差,重量達到382克,體積也達到84mm X 69.9mm,笨重程度令人堪憂,在M43鏡頭群中,要比這個鏡頭還重的那就真心沒幾個了,75-300II也只有堪堪423克。2、性價比不高,現(xiàn)在這個價格真心有些貴。5. m43最佳鏡頭
1、超強的機身防抖性能。
雖然在現(xiàn)今這項已不是唯一,但對比其他各家的機身防抖奧林巴斯機身的防抖性能還是比友商更強。
2、整套器材的便攜性。
原先M43的便攜對比單反還是有巨大優(yōu)勢的,現(xiàn)在隨著全畫幅也進入了無反時代,這種優(yōu)勢已經(jīng)逐漸變小。受限于目前的光學性能,全畫幅機身雖然可以做到小巧但鏡頭還是很大。
6. m43最好的幾個鏡頭
可能唯一的聯(lián)系就是都能表示一種鏡頭卡口吧,雖然名字看上去很像,但其實幾乎就是兩個東西。
M42嚴格來講其實并不是某一類型的相機,而是指相機是使用的M42型通用卡口(42mm直徑的螺口)的,M42卡口標準是基于40mm螺絲口基礎(chǔ)上改進出來的,在由蔡司依康提出,由于一些歷史原因,這種卡口標準當時非常流行,很多不同品牌不同系統(tǒng)的膠片單反相機都使用了這一標準,而使用這個標準的鏡頭就更多了,是歷史上最常見的鏡頭卡口。
M43是Micro Four Thirds的縮寫,其實應該寫作M4/3,也就是微型的4/3系統(tǒng)規(guī)格,這是在4/3相機系統(tǒng)(Four Thirds系統(tǒng),現(xiàn)在也被稱為大43系統(tǒng))上擴展演化出來的,由奧林巴斯提出,主要是為了將4/3系統(tǒng)小巧的優(yōu)勢進一步發(fā)揮出來。因此在傳感器設(shè)計規(guī)格不變的前提下,縮短法蘭距,增加信號觸點,縮小鏡頭卡口外徑等等。最早的微單相機就是基于M4/3系統(tǒng)的。M4/3系統(tǒng)一直是以奧林巴斯、松下兩家為主,其他品牌也有少量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