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頭的焦點和焦距什么意思
焦距是指光線通過一凸透鏡后,在另一側聚焦的距離。而焦段則是指在焦平面前后存在的景深范圍。
以照相機成像原理為例,當以某被攝主體對焦時,焦距最合適的那一點是最清晰的,然而它的前后一段范圍內的物體也是很清晰的,那么這段范圍就是有效景深焦段。
2. 鏡頭焦距指的是哪段距離
焦距指鏡頭等效光心到相機傳感器的距離。鏡頭的等效光心一般位于其內部中軸上的某一點,由鏡頭組光學矩陣乘積確定,未必是第一塊鏡頭的中心點。想要了解一個鏡頭的焦距,最直接的方法是查看鏡頭上的標注,一般以毫米(mm)為單位的數(shù)值就是指鏡頭焦距。對于大部分變焦鏡頭,焦距是一個范圍,在焦距環(huán)上還可以找到刻度,用來指示當前焦距。
3. 鏡頭的焦距定義
1 攝像焦距是指在相機或攝像機中,鏡頭能夠捕捉到畫面中物體的大小和距離。2 焦距越長,能夠捕捉到的物體越小,同時距離也越遠,適用于拍攝遠距離的物體,例如風景等;焦距越短,能夠捕捉到的物體越大,同時距離也越近,適用于拍攝近距離的物體,例如人物頭像等。3 攝像焦距可以通過鏡頭調節(jié)來實現(xiàn),同時也受到畫幅大小和傳感器大小的影響。
4. 鏡頭的焦點是什么
透鏡:至少有一個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會辨認)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如:遠視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等;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
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5. 鏡頭的焦距是啥
攝像頭焦距是指透鏡中心到焦點的距離,相機的鏡頭是一組透鏡,當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穿過透鏡時,光會聚到一點上,這個點叫做焦點,焦點到透鏡中心(即光心)的距離,就稱為焦距 。
6. 鏡頭中的焦距是什么意思
mm為鏡頭焦距,意思是毫米。
計算方法就是:鏡頭轉換系數(shù)(裁切系數(shù))x 鏡頭的實際焦距
鏡頭焦距是指鏡頭光學后主點到焦點的距離,是鏡頭的重要性能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著拍攝的成像大小,視場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畫面的透視強弱。
鏡頭的焦距是鏡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了被攝物在成像介質(膠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當于物和象的比例尺。當對同一距離遠的同一個被攝目標拍攝時,鏡頭焦距長的所成的象大,鏡頭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
根據(jù)用途的不同,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幾毫米,十幾毫米的,也有長達幾米的。
擴展資料
如何選擇鏡頭
1、工作波長、變焦與定焦
視覺系統(tǒng)通常使用環(huán)境是在可見光范圍內,這樣的鏡頭是我們最常用的,也有一些系統(tǒng)比較特殊,使用環(huán)境是在紫外或者紅外波段,需要選用專門的紫外或者紅外鏡頭。
大多數(shù)視覺系統(tǒng)的工作距離和放大倍數(shù)是不變的,因此鏡頭焦距也是固定的,但部分系統(tǒng)需要在工作距離變化后保持放大倍數(shù)穩(wěn)定,或者在工作距離不變的情況下獲得不同的放大倍數(shù),這樣我們需要選用變焦鏡頭。
2、 遠心鏡頭與標準工業(yè)鏡頭
對于精密測量的系統(tǒng),需要選用遠心鏡頭,它的特點是:物體在景深范圍內移動,光學放大倍數(shù)不變,這就避免了測試過程中工作距離的輕微改變導致系統(tǒng)放大倍數(shù)的變化,保證了系統(tǒng)規(guī)定測量精度。對于一般的工業(yè)測量、缺陷檢測或者定位等,對物體成像的放大倍率沒有嚴格要求,只要選用畸變小的鏡頭,就可以滿足要求。
3、靶面大小與分辨率
鏡頭成像面大小必須大于與之配套的CCD相機的靶面,這樣CCD相機的芯片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鏡頭的選擇要考慮其分辨率要與相機的像元大小等匹配,這樣設計的系統(tǒng)能充分利用CCD相機的分辨精度,還能使系統(tǒng)的經濟性達到最佳。
4、 視場角與焦距
通過系統(tǒng)要求的視場角可以找到對應焦距的鏡頭,而通過系統(tǒng)提供的分辨率和相機的像元等參數(shù),可以利用基本的幾何光學原理計算出合適的系統(tǒng)焦距。
下面來看一個實際的鏡頭選型的例子:為視覺檢測系統(tǒng)選擇鏡頭,已知條件是:相機靶面為2/3”,像元尺寸為6.45um x6.45um ,C-mount,工作距離大于200mm,系統(tǒng)分辨率為0.05mm, 光源采用白色LED光源。
第一:因為采用白色光源,所以肯定是普通的可見光鏡頭;
第二:工作距離不變,分辨率固定,可以知道鏡頭是定焦鏡頭;
第三:相機的Nyquist頻率為:1000/(2x6.45)=77.5,所選用的鏡頭分辨率應該不小于77.5lp/mm,這樣才能保證系統(tǒng)分辨率最佳;
第四:工作焦距計算:鏡頭放大倍數(shù)為M=6.45/(0.05X1000)=0.13,焦距=工作距離*放大倍數(shù)/(放大倍數(shù)+1)=23mm,選擇25mm焦距的鏡頭;
第五:根據(jù)以上說明,我們選擇的鏡頭是:2/3”, C-mount,焦距為25mm,分辨率在80-100lp/mm的工業(yè)鏡頭。
7. 鏡頭焦距含義
空鏡頭含義及其用途
含義:指沒有人物的鏡頭,又稱為“景物鏡頭”。有寫景與寫物的區(qū)別,前者通稱為”風景鏡頭“,一般用全景或者遠景來表現(xiàn);后者稱為“細節(jié)描寫”,往往采用近景或特寫鏡頭來表現(xiàn)。
用途:空鏡頭能夠用來介紹故事所發(fā)生的環(huán)境,交代時間空間,比較多的運用在影片的開始,空鏡頭能夠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渲染環(huán)境,增強情緒,烘托人物形象有種深邃讓人琢磨不透的感覺,以景物傳遞著濃烈的感情,讓觀眾產生想象,引起共鳴。
定鏡頭含義及用途
含義:焦距固定的鏡頭,是依附的框架靜止不動的的一種拍攝方式,攝影機位置,鏡頭光軸和焦距都不變,(即定焦鏡頭),而被攝對象既可以是靜態(tài)的 ,也可以是動態(tài)的。
用途:適用于遠射,整體拍攝,通光量大,便于在低照度情況下拍攝,能夠比較客觀地記錄和反映被攝主體速度和節(jié)奏的變化,便于抓拍,便于引發(fā)趨向于“靜”的心理反應,給觀眾以更好的視覺感受。
8. 鏡頭焦距是什么意思圖解
凹透鏡成像規(guī)律是什么,圖像什么樣子 凹透鏡成像規(guī)律:只能生成縮小的正立的虛像.成虛像時,若是放大定是凸透鏡生成的,縮小的一定是凹透鏡生成的. 無論是什么透鏡生成的虛像一定是正立的,生成的實像一定是倒立的.凹透鏡成像規(guī)律公式 1/u+1/v=1/f(u為物距,v為相距,f為焦距,與凸透鏡一樣)凹透鏡成的像與物體、焦距的關系
9. 鏡頭的焦點和焦距什么意思啊
焦距是凸透鏡和凹面鏡的焦點到鏡的光心的距離,它反應的是鏡會聚平行光的能力:焦距越大,會聚能力越弱;焦距越小,會聚能力越強。凹透鏡和凸面鏡將光發(fā)散,所以它們的焦點是虛焦點,焦距是虛焦距,反應的是將平行光發(fā)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