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0mm 35mm鏡頭區(qū)別
在不提結(jié)構(gòu),不看光圈的情況下,同一款機身使用的就是視角不同。當使用全畫幅時,35mm鏡頭的視角是63°(對角線),40mm鏡頭的視角是57.30°。視角由于畫幅上的細微差別,就會差那么一度半度的。
區(qū)別主要是:性價比、光圈虛化、適合拍攝風格、便攜性。
2. 40mm和22mm鏡頭
15-45mm和11-22mm拍人虛化效果相當,區(qū)別不大,15-45mm就是個掛機表頭,3倍光學變焦,啥場景都能應付,也只是應付,在任何一個專業(yè)性的場景來說都不如別人,廣角15mm不如11-22mm,長焦就三倍不如55-200mm,虛化不如光圈F2的22mm定焦。 這就是狗頭的命運,掛機能應付,比專業(yè)啥都不如,所以,按照場景配鏡頭才是明智之選,個人覺得22mm的定焦是必備,畢竟光圈帶來的效果提升是一目了然的,至于廣角么,真的很重要?不見得,15mm端基本夠用,真用11mm拍人的也是少數(shù)吧!況且11-22mm和15-45mm焦段重疊不少,也是有點浪費哦。 真要二選一,那么22mm定應該勝出!
3. 40和50鏡頭的區(qū)別
選mate40pro值得入手。華為Mate40 Pro的OLED顯示屏尺寸為6.76英寸,刷新率為90Hz,觸摸采樣率高達240Hz,顯示屏的左右兩側(cè)均具有88度彎曲弧度。該系列手機兩側(cè)保留了音量和電源鍵,用戶能更方便操作手機。
4. 40mm和50mm鏡頭視角對比
40mm比50mm有兩個好處:第一是40mm的視角更為寬廣一點,拍人像的話可以更走近對象,進行室內(nèi)拍攝的話某程度上是好事;第二是鏡頭短小,攜帶方便。
但40mm有2個弱處:第一是光圈小,第二是沒防抖。這就導致光線稍欠的室內(nèi)環(huán)境下,不補光拍攝就需要較高iso,影響畫質(zhì)(當然有攝影棚或者閃光燈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這只并不是專為人像而設(shè)計的鏡頭,而是為了出行方便而設(shè)計的隨拍鏡頭,所以買來專門拍攝人像會有點浪費。在拍攝人像方面,當然是小痰盂劃算了。如果預算夠,適馬的50/1.4或30/1.4就更好了。當然也要看你其他方面需要而綜合考慮。
5. 40.5mm鏡頭
鞋子40碼對應的是腳長25厘米,其實也就是25厘米等于40碼。而25.5厘米對應的就是41碼的鞋子了。由此可見,40碼的鞋與41碼的鞋子只是在長度和寬度里差了0.5厘米。
而題目中出現(xiàn)的是"405″,其實就是40碼半這個尺碼的鞋,它不同于41碼,是某些廠家為了那些腳長度是25厘米但比較寬的人設(shè)計的尺碼,比40碼在寬度上大了0.5厘米,長度與40碼相同。
6. 45mm和50mm鏡頭
焦距不一樣。
25mm鏡頭相當于全畫幅相機的50mm標準鏡頭,45mm鏡頭相當于全畫幅相機的90mm人像鏡頭,要根據(jù)用途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