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畫幅用全畫幅鏡頭
佳能的不行,因為APS-C專用的EF-S后鏡組比較深入,勉強安裝的話在用的時候搞不好就會拍壞反光板。
尼康的可以,但是大部分鏡頭都會有暗角,或者只有中央一片的區(qū)域成像,四周一片黑。
索尼的沒了解,估計狀況和尼康差不多。
賓得的可以,而且大部分非廣角定焦鏡頭都無暗角。
2. c畫幅鏡頭能在全幅上用嗎
全幅機鏡頭在c畫幅上應(yīng)用,焦距會有所增加,比如尼康是1.5倍系數(shù),佳能為1.6,所以在半幅機用全幅鏡頭時,就得有這個焦距的變化。
3. c畫幅用全畫幅鏡頭更好
C畫幅需要乘以等效系數(shù)才能等效全畫幅。C畫幅與全畫幅在焦距上存在等效換算,即全畫幅相機接上鏡頭后,所用的焦段就是實際拍攝焦段,而APS-C畫幅則需要加上轉(zhuǎn)換系數(shù)才是實際焦段。不同品牌相機的全畫幅與c畫幅等效焦距的轉(zhuǎn)換系數(shù)不一樣,如索尼、尼康是1.5,佳能是1.6。由此可知,索尼、尼康全畫幅35mm相當(dāng)于c畫幅52.5mm,佳能全畫幅35mm相當(dāng)于c畫幅56mm。
4. c畫幅和全畫幅差距有多大
全幅的電子感光元件的尺寸和傳統(tǒng)135膠片一樣大,也就是24×36mm。
半幅的尺寸約為23.7×15.6mm,或稱之為APS-C畫幅。
從表面上來看,兩者就是感光元件尺寸的不同,而對于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全幅和半幅具體區(qū)別在哪里?
1. 價格上,半幅有明顯優(yōu)勢;
2. 尺寸重量上,半幅更輕便,也有明顯的優(yōu)勢;
3. 鏡頭群上,兩者各用不同鏡頭群,談不上哪個更有優(yōu)勢,如果一定要說優(yōu)勢,我覺得還是半幅略有優(yōu)勢,因為半幅的機身半幅鏡頭全幅鏡頭都可以用,而全幅的機身只能用全幅的鏡頭;
4. 景深上,全幅相機的景深更淺。由于我們平時既需要大景深,也需要淺景深,所以這點而言,也很難說孰優(yōu)孰劣;
5. 在畫質(zhì)上,全幅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具體細看一下這個優(yōu)勢,首先是大幅打印時細節(jié)的優(yōu)勢,這對大多數(shù)普通消費者來說并無太大意義,因為我們平時極少打印30寸以上的照片細看,而打印普通照片或者在電腦上看,兩者很難看出區(qū)別。其次是更好的高感畫質(zhì)。高感在一些特殊的場景下對拍清晰照片非常有幫助,例如拍劇院表演、婚禮舞臺等,以及拍體育運動,如籃球、賽車等。如果我們不是專業(yè)的體育攝影人員,如果我們也不是靠婚禮攝影或者舞臺攝影吃飯的,那么平時旅游、聚會、人像等大部分的照片還是用低感光拍攝的。
5. c畫幅用全畫幅鏡頭嗎
以佳能為例,不管是c畫幅的ef-s鏡頭或是全畫幅的ef鏡頭,只要焦距相同,那么拍攝視角就相同,即相同位置,相同高度拍攝的場景是一樣的。
如佳能ef-s17-85mm鏡頭的17mm端,和ef17-40mm紅圈頭的17mm端,用在c畫幅機身上視角都相當(dāng)于29mm焦距。但是畫質(zhì)有區(qū)別,尤其是成像的邊緣畫質(zhì),17-40成像要好,不是因為紅圈牛頭,而是因為ef的像場(成像的面積)要大于ef-s鏡頭(s就是小像場的意思),因此c畫幅機身只用了全畫幅鏡頭的中心部分,而任何鏡頭的中心部位畫質(zhì)都是最好的,從中心到邊緣畫質(zhì)逐漸降低。
6. c畫幅鏡頭用在c畫幅機身上
佳能半畫幅相機用全畫幅鏡頭完全兼容,視角要乘以1.6倍,廣角會缺失,長焦會變得更長,這可以在取景框里直觀地看到。佳能半畫幅相機用全畫幅鏡頭,還可以避免全畫幅鏡頭的一些成像問題,如邊緣成像差,暗角等,在佳能半畫幅機身上有所改善。
7. c畫幅用全畫幅鏡頭換算
首先要明白光圈和畫幅沒有直接關(guān)系。光圈是鏡頭內(nèi)部的裝置,是為了控制進光量設(shè)計的一個部件,它的開大開小取決于使用者的意圖。畫幅就是指圖像傳感器的感光面積,它和光圈值沒有關(guān)聯(lián)。畫幅與鏡頭焦距有關(guān)聯(lián),半畫幅與全畫幅在相同焦距時有個大約1.5倍的換算系數(shù)。所以,無論半幅還是全幅,光圈1.8的進光量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