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相機曝光時間
應(yīng)該說不管曝光時間長短,只要曝光正常,不會對圖像有什么影響,絕對不會出現(xiàn)曝光長圖像發(fā)白、短了偏暗的現(xiàn)象。那么曝光時間長短影響的是什么呢?
1、拍攝運動的物體,例如水流,高速快門可以凝固動態(tài),拍攝水花四濺的照片,低速快門可以拍攝那種水流如牛奶般順滑的感覺。根據(jù)你想達到的效果而定。
2、曝光時間長短決定能否手持拍攝。手持拍攝要求曝光時間短過鏡頭焦距倒數(shù)。例如你用的鏡頭是135毫米,那么曝光時間要小于1/135秒。如果無法滿足以上條件,那么就需要使用三腳架。
3、曝光時間決定景深。在拍攝風景的時候,為了保證景深,通常采用小光圈,這樣就造成曝光時間變長,這時通常需要三腳架。
4、曝光時間有利于減少機震。單反相機反光板收起時會產(chǎn)生振動,在長時間曝光的時候,反光板的振動時間僅占很小的一部分,那么對成像的影響最小。
2. 單反相機曝光度
M檔不是那么簡單的東西…想玩通M檔,需要很長時間的經(jīng)驗。
首先你需要知道光圈/快門/感光之間的換算,這一點對玩M檔很重要:
如,快門一檔相當于光圈一檔,同時也相當于ISO一檔,
你提升一檔快門,如果想保持同一個曝光,那么就需要降一檔光圈或是快門。
之后是一個小小的經(jīng)驗:
正午的大太陽天,正確曝光大概是快門1/100、光圈F16、ISO100,
非正午,但同樣是晴天,快門1/100、光圈F8、ISO100。
這東西叫陽光16法則,此法則有著很長的一串,建議你去搜下然后仔細背一背。
最后是數(shù)碼時代控制曝光的捷徑:
你有一個LCD顯示屏,配合直方圖和過曝警示(回看照片時點Info鍵),目測曝光,
如過曝了,那么你就降曝光再拍一張。片子感覺明顯欠曝,那么你就提升曝光再拍一張。
你可能會看到不少網(wǎng)絡(luò)言論,之后質(zhì)問我說,“LCD不準,這方法是錯誤的”。
我不是大師,但大師也一定會回答你,“你不會觀察LCD與你電腦顯示器之間的區(qū)別么?”
當然,這些是“玩精M檔”才需要掌握的。如果你只是想玩M檔不想玩那么精通,
那么你完全可以小小的依賴一下相機內(nèi)部的測光元件——這東西叫測光表。
半按快門,觀察你的目鏡,取景器里會出現(xiàn)一個小小的條,大概是這樣:
-2...-1...0...1...2
這東西就是測光表了,這個測光表下方會有個小小的標示,你需要觀察的就是這個標示。
當這個標示顯示在0的時候,說明當前測光模式下曝光完全準確,那么你就可以按快門了。
通常我會選擇的測光模式只是評價測光和點測光,因為剩下兩種我完全用不到…
點測光,顧名思義就是只以一個點的明暗度作為測光參照,所謂“測光高手”的選擇;
評價測光則是以全部畫面的明暗度作為參照,很多人很鄙視,但它卻也是個很好的方式。
如,我是玩手動閃光燈的,絕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想要有個漂亮的背景,再對主體進行補光,
那么我需要的就是一個全局的測光模式,而點測光則自然而然的無法滿足我,
那么評價測光這種飽受詬病的模式卻成了最適合我的選擇,凡事無絕對。
而點測光也擁有其獨具魅力的一面,如純自然光拍攝,或是使用灰卡精準曝光等情況下。
點測光是必須要去學的,而四種測光方式剩下的三種,則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與喜好去選擇。
3. 單反調(diào)曝光時間
現(xiàn)代單反相機或無反微單相機的快門速度在八千分之一秒到三十秒之間,所以相機可以設(shè)置的曝光時間常規(guī)情況下也在八千分之一秒到三十秒之間。當然,如何使用“B”門攝影,那么快門速度(曝光時間)也可以在三十秒以上,時間長短取決于拍攝需要。
4. 單反相機曝光時間怎么調(diào)
了解快門鍵
很多人拍照只會按下快門鍵,規(guī)規(guī)矩矩地拍下一張照片。
其實 iPhone 12 按住快門向左滑動是“連拍”,按住快門向右滑動是“快錄”。
長按快門就是“連拍”,每秒拍攝幾十張照片。
注意拍照的時候不要按太久,不然一打開相冊幾十張照片完全分不清。
2.調(diào)整對焦測光
iPhone 12 拍照模式下,輕點屏幕會顯示自動對焦區(qū)域和曝光設(shè)置。
對焦區(qū)域可以自由移動,只需輕點屏幕上的位置。
上下拖動對焦區(qū)域旁邊的太陽,可以調(diào)整曝光。
如果自己不會調(diào),還能按住對焦區(qū)域,出現(xiàn)“自動曝光/自動對焦鎖定”以后,選擇自動調(diào)整。
把選擇權(quán)交給 iPhone 12 ,自己只要按快門就行。
3.使用夜間模式
iPhone12 在“夜間模式”下,即使環(huán)境弱光,拍攝的照片細節(jié)依舊豐富,亮度更高,比 iPhone 11 更上一層樓。
“夜間模式”下的曝光時長是自動確定的,但可以通過手動控制調(diào)整。
iPhone 12 在前置攝像頭、超廣角攝像頭和廣角攝像頭上,都能使用“夜間模式”。
而 iPhone 11 只能在廣角攝像頭上使用“夜間模式”,作為 iPhone 12 用戶一定要多在晚上自拍,氣死 iPhone 11 用戶。
4.使用音量鍵
在 iPhone 12 上,可以按住調(diào)高音量鍵來拍攝連拍快照。
記得在“設(shè)置”,“相機”中,打開“使用調(diào)高音量鍵連拍”。
5.打開場景檢測
iPhone 12 的相機可以自動識別各種場景中的物體,并進行改善。
場景檢測默認打開,所以 iPhone 12 直接打開相機拍攝就行。
如果不喜歡自動檢測,可以在“相機”中設(shè)置。
6.打開鏡頭校正
鏡頭校正設(shè)置,通過調(diào)整前置攝像頭或超廣角攝像頭,讓拍攝的照片更加自然。
鏡頭校正是默認打開的,用 iPhone 12 拍照會自動使用。
7.查看取景框外內(nèi)容
打開 iPhone 12 拍照功能,相機預(yù)覽會顯示取景框外的內(nèi)容。
展示使用手機其他廣角鏡頭拍攝的效果,如果不喜歡,同樣可以在“設(shè)置”中關(guān)閉。
8.掃描二維碼
iPhone 12 相機是可以自動檢測二維碼的,打開相機就能掃描。
掃描完成以后,彈出相關(guān)通知前往其他網(wǎng)站或 APP。
5. 單反相機曝光時間原理
照相機是一種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記錄影像的設(shè)備,是用于攝影的光學器械。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記錄影像的設(shè)備,它們都具備照相機的特征,比如醫(yī)學成像設(shè)備、天文觀測設(shè)備等。
被攝景物反射出的光線通過照相鏡頭(攝景物鏡)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門聚焦后,被攝景物在暗箱內(nèi)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潛像,經(jīng)沖洗處理(即顯影、定影)構(gòu)成永久性的影像,這種技術(shù)稱為攝影術(shù),分為一般照相與專業(yè)攝像。
照相機成機的時間是1839年。
法國的達蓋爾制成了第一臺實用的銀版照相機,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diào)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鐘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照相機初具模型(暗箱)的時間是在15世紀,是藝術(shù)家用作繪畫的輔助工具,到1550年,意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于暗箱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
照相機原理的起源而更早,大約在兩千四五百年以前。
我國的學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線進行的性質(zhì)。這是對光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
擴展資料: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制成了第一臺實用的銀版照相機,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diào)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鐘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fā)明了第一臺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數(shù)學計算設(shè)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搖攝150°的轉(zhuǎn)機。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fā)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shè)計出帶有可轉(zhuǎn)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構(gòu)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國的貝克制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