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對焦距離
通俗的解釋對焦距離:就是您的相機在拍攝物體的時候需要離被攝物體一定距離這樣相機才可以拍攝清楚,否則相機沒法對焦。
2. 單反焦距什么意思
代表焦距
18-200
前面的數(shù)字 18.代表廣角端。18mm。數(shù)字越小。拍照的范圍就越大。比如在拍草原、青藏高原之類的,喜歡用超廣角。這樣的照片震撼~
后面的數(shù)字代表著長焦端。135、200。數(shù)字越大,代表著拍攝的距離就更遠。
但是。一般好的鏡頭焦距跨度都不大,一般后面的數(shù)字會在前面數(shù)字的三倍以內(nèi)。
跨度越大的鏡頭成像越差。反之則就不一定了。
18-200、18-300、18-270又稱旅游頭。意思是旅游的人省的換鏡頭。遠近皆可~
3. 單反近距離對焦
如果距離太近,超過了鏡頭最近的對焦距離的話,通常有三種選擇 1,購買專門的微距鏡頭,幾千塊錢 2,給鏡頭加裝近攝鏡片,幾十塊錢 3,給鏡頭加近攝接圈,一百多塊
4. 單反焦距和拍攝距離
焦距越長、拍攝距離越近、光圈越明亮,虛化效果越強
在攝影時受到大家喜愛并被頻繁運用的背景虛化和所使用鏡頭的焦距、光圈的明亮程度(光圈值)以及拍攝距離(相機到被攝體的距離)有著密切關系。當使用鏡頭的光圈值不變時,焦距越長,則越容易發(fā)生背景虛化現(xiàn)象。當然,如果焦距相同,則光圈越明亮的鏡頭越容易產(chǎn)生虛化效果。
另外,背景虛化程度還會隨著拍攝距離的不同發(fā)生變化。拍攝距離越短,越靠近拍攝,虛化效果就越大。因此,若想得到大幅的虛化效果就應該選擇最近拍攝距離較短、光圈較明亮、焦距較長的鏡頭。
只是在進行攝影時,先決定鏡頭焦距,構圖完成后拍攝距離也就固定了,所以在掌握更長、更近、更明亮的這一虛化的基本原則的同時,還需要把握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的關系。
5. 單反鏡頭對焦距離
是全畫幅單反相機專用的廣角定焦鏡14mm f/4 Zero-D,其最大特色就是可出幾乎零失真(Zero-D)的影像,以及14.5mm的最近對焦距離,再加上小巧緊湊的設計,讓攝影師方便應用于風景、建筑、微距和旅行攝影。
老蛙14mm f/4 Zero-D與市面上其它14mm鏡頭相比,不僅重量更輕,體積也更小巧(最輕版本僅320g),而且還擁有114°的視角,讓攝影師可在狹小的空間內(nèi)也能輕松拍出震撼的影像畫面。
6. 單反焦距越大越好嗎
這是指傳感器的尺寸,傳感器尺寸越大相機畫質(zhì)就越好,相機也就越高檔價格也越貴
全畫幅傳感器的長寬尺寸大約是36x24mm,和傳統(tǒng)的135膠卷的底片一樣大,是目前比較高級的一種傳感器,主要是供高端單反使用的
只要尺寸小于全畫幅的傳感器都可以叫非全畫幅傳感器,主要是指入門和中端單反用的APS-C畫幅傳感器,長寬尺寸大約是24x16mm(不同廠家的傳感器尺寸稍有不同)
還有尺寸更小的如M4/3傳感器、用對角線長度表示的如1.5英寸傳感器、1英寸傳感器、1/1.7英寸傳感器、1/2.3英寸傳感器等等也都可以統(tǒng)稱為非全畫幅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