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單反相機攝像會影響其壽命嗎?
70D屬于照相機,不是攝像機。如果長時間攝像,為何不考慮攝像機呢?一般相機的拍視頻時常小于30分鐘,超過30分鐘會新建立一個文件名。長時間用相機高強度錄制視頻,的確對相機的壽命有影響。
2. 單反攝像對相機有什么損耗
現(xiàn)在好多單反都有攝像功能,這對鏡頭不會有影響,只是對傳感器、電池和儲存卡有一定的要求,攝像前將電池充滿,儲存卡要帶HC字母的高速卡,至于連續(xù)攝像時間其實也不需要很長,有些單反機連續(xù)攝像時間僅10分鐘,比如尼康D3100,實際也可以了,即使專業(yè)攝像機一般也不會連續(xù)攝很長時間的,如果你拿在手里攝像,10分鐘一段也夠你受的,你說呢。單反機攝像自動跟焦不是太理想,但你可以用手動對焦,這樣也有好處,你希望要哪里清晰就往哪里對焦,自動對焦也許不一定能滿足你的要求呢,還能練就你的基本功。
3. 單反拍攝視頻對相機的影響
單反拍視頻與拍照片完全是兩回事。有些朋友一提到單反相機的拍攝格式就說要用raw格式,拍照片確實沒問題,單反用raw格式拍照片是最大程度保留照片信息的方法,在后期可以有很大的修圖空間,但拍視頻就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了。
單反相機根本拍不了raw格式視頻。除非安裝了第三方破解軟件,比如魔燈,否則所有市面上在售的單反相機、無反相機都無法拍攝raw格式視頻。
圖片是單幀圖像,而視頻是連續(xù)圖像,每秒最少包含24幀圖像,如果采用幀速率高一點的模式拍攝,每秒有可能達到60幀、120幀甚至更高,那么大的數(shù)據(jù)量,用raw拍攝,單反相機在各方面都很難承載得了,包括數(shù)據(jù)存儲、處理速度、散熱等,所以,一般單反相機默認的視頻記錄格式都是壓縮格式。
一、拍攝格式
壓縮的視頻格式都是通過一定編碼,將視頻圖像的體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其編碼格式、碼率大小對圖像質量有著決定性影響。我們在使用單反相機拍攝視頻的時候,其實大部分時候對格式的可選余地并不大,特別是佳能單反,格式一般都是默認格式mov,是一種基于h264編碼的封裝格式,有些單反采用mp4格式。
二、壓縮模式
當然,我們本文提到的是單反相機,單反相機拍攝視頻常用的就是佳能了,所以我們以佳能為例。對于佳能的視頻格式,一般稍微高階一點的機型是可以選擇壓縮模式的,也就是單反里默認了兩種壓縮模式,一種是低壓縮模式all-i,一種是普通壓縮模式ipb,這兩種模式下的視頻格式是一樣的,只不過壓縮比不同,肉眼也很難分辨出來到底有什么不同,但如果后期摳像、調色的話,還是有一點區(qū)別的,all-i的低壓縮模式會比ipb保留多一些圖像信息,還是有一些作用的。
三、制式選擇
選擇視頻格式的時候,我們還需要確定下來拍攝制式,單反相機是可以選擇n制還是p制的,雖然不在廣電系統(tǒng)播出的話,采用什么制式無所謂,但是它與幀速率有關。我一般情況想習慣選擇n制,因為它會比p制幀速率略高一點。
四、幀速率
幀速率是每秒視頻包含的靜幀畫面數(shù)量,一般電影采用24幀每秒,中國的電視媒體采用50幀每秒。我習慣選擇n制,在n制下60幀是常見的幀速率,不過一般不做慢動作,30幀每秒的幀速率也是夠用的。
如果需要做升格慢動作,那需要用到至少120幀每秒的幀速率,在佳能單反上基本只有降到720p的分辨率才能實現(xiàn)。這方面比較厲害的是索尼,在索尼無反相機上可以拍攝更出色的升格慢動作。
五、
4. 單反攝像傷機器嗎
攝像的功能不是設計者頭腦一熱就研制出來的,它是經(jīng)過很多次論證,很多次試驗,才添加在單反上的。
據(jù)了解,單反攝像主要就是機內的發(fā)熱量很高,但是有溫度過高的保護,一旦溫度過高就會自動關機,直到溫度降下來,才能再次使用攝像功能。(我的單反,由于儲存卡寫入速度慢,也會自動停止拍攝)
對機器的傷害不能說一點沒有,只能說壽命會縮短,但只要你不是用它天天拍視頻,傷害可以忽略不計。
5. 單反相機攝像對相機有影響嗎
防抖的含義
初次接觸數(shù)碼相機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即拍攝出來的畫面不夠清晰,老是會發(fā)生重影或模糊的情況。究其原因,除了偶爾的失焦(即相機未能正常對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快門速度過低所致。
一般而言,在手持條件下,拍攝到清晰照片的快門速度應該達到焦距倒數(shù)甚至更高。舉個簡單例子:佳能A75的鏡頭等效焦距是35mm―105mm,那么在廣角端,快門速度應該至少保持1/40s才能保證拍攝的照片較為清晰,而在長焦端,快門速度應該要達到1/125秒才行。
而且如果現(xiàn)場的光線條件不能滿足這一要求,那么拍攝出清晰的照片便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了。
可想而知,對于那些10倍光學變焦的產(chǎn)品而言,防抖技術則是更加必要,因為這些產(chǎn)品的長焦端往往達到370MM以上,因此,快門速度必須要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則就只能望遠興嘆了。
其實在實際拍攝中拍攝者的手在膠片或是CCD/CMOS感光過程中的抖動是客觀存在的,防是防不住的,只能是靠特殊的結構來減小由于攝影者手的抖動帶來的影像模糊。
防抖的分類
1、光學防抖:作為光學防抖技術,并不是讓機身不抖動,它是依靠特殊的鏡頭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結構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抖動造成影像不穩(wěn)定。
通過鏡頭組實現(xiàn)防抖主要是以佳能和尼康為代表,它們依靠磁力包裹懸浮鏡頭,從而有效克服因相機振動產(chǎn)生的圖像模糊,這對于大變焦鏡頭的數(shù)碼相機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加明顯。
通常,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并且會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shù)奈灰屏?,然后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jù)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chǎn)生的影像模糊。
而通過CCD在實現(xiàn)防抖,目前只有柯尼卡美能達能夠做到,它的原理與佳能、松下的光學防抖動技術相反,是依靠CCD的浮動達到防抖的目的。原理是將CCD先固定在一個能上下左右移動的支架上,通過陀螺儀感應相機抖動的方向及幅度,然后傳感器將這些數(shù)據(jù)傳送至處理器進行篩選、放大,計算出可以抵消抖動的CCD移動量。
2、電子防抖:電子防抖主要指在數(shù)碼照相機上采用強制提高CCD感光參數(shù)同時加快快門并針對CCD上取得的圖像進行分析,然后利用邊緣圖像進行補償?shù)姆蓝叮娮臃蓝秾嶋H上是一種通過降低畫質來補償抖動的技術,此技術試圖在畫質和畫面抖動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與光學防抖比較,此技術成本要低很多(實際上只需要對普通數(shù)碼相機的內部軟體作些調整就可做到),效果也要差。目前市場上有卡西歐和富士采用的是電子防抖技術。
6. 用單反相機攝像會影響其壽命嗎知乎
有。
1、畢竟單反的主項不是拍視頻,液晶顯示屏長時間使用,對其壽命存在理論上的影響;2、長期拍攝視頻導致機器整體溫度上升,對CMOS芯片造成理論上的影響,在過熱期間噪點會增多,縮減影像傳感器COMS的壽命;3、不小心對著強光源的話會導致區(qū)域性的顯示亮度過高,理論上加速機器的老化。
7. 用單反相機攝像會影響其壽命嗎
不會。
你可以在相機限制時間內使用。即使進入保護也沒什么大問題。相信設計者一定留有安全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