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鳥鏡頭焦段
奧林巴斯45-150鏡頭,鏡頭是奧林巴斯發(fā)布的PRO專業(yè)鏡頭,代表著極致性能。這支鏡頭獨有等效35mm相機80-300mm焦段同時全程保持F2.8的恒定光圈,在整個相機體系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全畫幅相機長焦鏡頭最多都是70-200mm F2.8,而這支鏡頭足足長出了100mm。同時還能增加1.4或2.0的增距鏡達到打鳥焦段,其自身重量僅為760g
2. 打鳥鏡頭焦段怎么選
照相機鏡頭400mm和600mm焦段主要區(qū)別在于焦距相差三分之一,最大光圈也相差一檔。以佳能系列照相機鏡頭為例,EF 400mm F2.8L IS USM和EF 600mm F4L IS USM,這兩支鏡頭鏡頭都是專業(yè)級超長焦鏡頭,性能優(yōu)越。400mm和600mm焦段對比,后者焦距更長,望遠攝影效果更好。然而從最大光圈對比來看,400mm鏡頭光圈比較大,通光量大應付暗光環(huán)境較好,可以提升快門速度,減少抖動影響。
3. 打鳥的長焦鏡頭
佳能M50最佳配鏡應該是:18-150mm,28mm微距鏡頭和55-200mm。
買70-300 is吧。等效112-480打鳥才好用。全幅打鳥都是400mm起步的,打呆鳥也要300mm。一般全幅打鳥都是428或者640這樣的,窮人就買100-400再加1.4×的增距鏡,或者買副廠的150-600都行。
4. 打鳥 鏡頭
只要你有錢、有時間、有伙伴就行!
鳥類攝影,需要單反相機和鏡頭,都必須是高端器材;
鳥類不是拍攝家門口的麻雀,而是要走出去——我的同事,國內很有名氣的攝影家。大年初一去福建拍攝太陽鳥,組團去日本北海道、南極、還有南非大草原。
——等看你的大片!
5. 打鳥最佳鏡頭焦距
坐拍的話,一般情況下,500mm焦段的距離打鳥15-20米右左為佳,特別小的鳥,距離10米左右。追拍的話,很難確定多少距離為佳,在上述距離之外,能打著且圖片不糊都是最佳距離。打著總比打不著強。
下面這兩張圖第一張是鳥友在拍震旦雅雀,距離10-15米左右;第二張奧林公園拍水鳥,距離20-30來左右。
再發(fā)幾張我拍的震旦雅雀,鏡頭適馬150-600,距離10米左右。
白鷺的拍攝距離為40米左右。
6. 打鳥的焦段
鏡頭的焦段,是否夠長,顯然50-500的長焦端已經差不多了,不過具體您的機身是半畫幅還是全畫幅?這個是我最想知道的,雖然半畫幅只是放大,但是在視覺上看,卻是是焦段增加了。以我自身舉例,我有佳能IS小白70-200,SONY740G 70-400小白是5D2用的,經常在動物園打鳥,后來覺得有點短,于是上了SONY740G機身NEX-7+轉接環(huán),等效長焦600mm 在我實際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下幾個問題
1.等效雖然到了600mm,但是因為這種長焦鏡頭普遍是F4-5.6或F5-6.3 所以受光圈限制對天氣狀況要求太高,最長焦段400mm 5.6光圈,陰天快門上不來,如果機身不給力ISO到不了1600,無法拍出理想的效果
2.防抖,所謂的防抖其實沒有意義,這么長的焦段,必須上架子,靠手持,那是跟自己過不去,別聽別人瞎白活,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才是目的,所以OS防抖的價值顯得不是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