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d3h4y
1.1正火加熱時間
加熱時間t=KD
式中t為加熱時間(s);
D使工件有效厚度(mm);
K是加熱時間系數(shù)(s/mm
1.2正火加熱溫度
根據(jù)鋼的相變臨界點選擇正火加熱溫度
低碳鋼:T=Ac3+(100~150℃)
中碳鋼:T=Ac3+(50~100 ℃)
高碳鋼:T= Ac3+ (30~50℃)
亞共析鋼:T= Ac3+ ( 30~80 ℃ )
共析鋼及過共析鋼:T=Acm+ ( 30~50℃)
1.3淬火加熱時間
為了估算方便起見,計算淬火加熱時間多采用下列經(jīng)驗公式:
t=a·K·D、(不經(jīng)預熱)
t=(a+b)·K·D、(經(jīng)一次預熱)
t=(a+b+c)·K·D、(經(jīng)二次預熱)
式中t—加熱時間(min);
a—到達淬火溫度的加熱系數(shù)(min/mm) ;
b—到達預熱溫度的加熱系數(shù)(min/mm) ;
c—到達二次預熱溫度的加熱系數(shù)(min/mm) ;
K—裝爐修正系數(shù);
D、—工件的有效厚度(mm)。
在一般的加熱條件下,采用箱式爐進行加熱時,碳素鋼及合金鋼a多采用1~1.5min/mm;b為1.5~2min/mm(高速鋼及合金鋼一次預熱a=0.5~0.3;b=2.5~3.6;二次預熱a=0.5~0.3;b=5~2.5; c=0.8~1.1),若在箱式爐中進行快速加熱時,當爐溫較淬火加熱溫度高出100~150℃時,系數(shù)a約為1. 5~20秒/毫米,系數(shù)b不用另加。若用鹽浴加熱,則所需時間,應(yīng)較箱式爐中加熱時間少1/5(經(jīng)預熱)至1/3(不經(jīng)預熱)左右。
1.4淬火加熱溫度
按常規(guī)工藝:
亞共析鋼的淬火加熱溫度為Ac3+ (30~50℃);
共析和過共析鋼為Ac1+(30~50℃);
合金鋼的淬火加熱溫度常選用Ac1(或Ac3) +(50~100℃)。
1.5回火加熱時間
對于中溫或高溫回火的工件,回火時間是指均勻透燒所用的時間,可按下列經(jīng)驗公式計算:
t=aD+b
式中,t—回火保溫時間(min);
D—工件有效尺寸(mm);
a—加熱系數(shù)(min/mm);
b—附加時間,一般為10-20分鐘。
鹽浴的加熱系數(shù)為0. 5~0. 8min/mm;鉛浴的加熱系數(shù)為0.3~0.5min/mm;井式回火電爐(RJJ系列回火電爐)加熱系數(shù)為1.0~1.5 min/mm;式電爐加熱系數(shù)為2~2.5mim/mm。
1.6回火加熱溫度
鋼的回火定量關(guān)系式很早就有人研方經(jīng)驗公式為:
鋼的回火溫度的估算,
T=200+k (60-x)
式中:x—回火后硬度值,HRC,
k—侍定系數(shù),對于45鋼,x>30,k =11;x≤30,k=1.2。
大量試驗表明,當鋼的回火參數(shù)P一定時,回火所達到的工藝效果—硬度值或力學性能相同。因此,按傳統(tǒng)經(jīng)驗式確定回火參數(shù)僅在標準態(tài)(回火1h)時方可使用,實際生產(chǎn)應(yīng)用受到限制。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將有關(guān)因素均定量表達,導出如下回火公式:
(1)在200~4000C范圍:
HV=640-(T-20)*1. 05+(lgt-1.28) * 366+(T-200) (lgt-1.28) * 0. 036
(2)在400 ~6000C范圍:
HV=17.2*103/T- (lgt-1. 28)*29.4-(T-400)( lgt -1.28)*0. 023
式中,T—回火溫度℃;
t—回火時間,min。
對比可以看出影響回火效果的主要因素是T和t能較好,較真實地反映出實際工藝參數(shù)的影響,定量地表達了不同溫度區(qū)間回火硬度的變化特征。
2 鋼的淬火冷卻時間計算
2.1 鋼預冷淬火時空氣預冷時間ty (s)
ty=12+(3~4) D
式中:D—淬火工件危險截面厚度,mm。
2.2 鋼Ms點上分級冷卻時間tf (s)
tf=30+5D
3 鋼的淬火硬度的計算
3.1鋼終端淬火試驗時,距試樣頂端4~40mm范圍內(nèi)各點硬度H4~40 (HRC)
H4~40=88C1/2-0. 0135E2C1/2+19Cr1/2+6. 3Ni1/2+16Mn1/2+35Mo1/2+5Si 1/2-0. 82G-20E1/2+2.11E-2
式中:E—到頂端距離,mm;
G—奧氏體晶粒度。
3.2鋼的最高淬火硬度,即淬火鋼獲得90%馬氏體時的硬度Hh (HRC)
Hh=30+50C
3.3鋼的臨界淬火硬度,即淬火鋼獲得50%馬氏體時的硬度H1(HRC)
H1=24+40C
3.4鋼淬火組織為馬氏體時的硬度HVM
HVM=127+949C+27Si+11Mn+8Ni+16Cr+211ogvM
3.5鋼淬火組織為貝氏體時的硬度HVB
HVB=-323+185C+330Si+153Mn+65Ni+144Cr+191Mo+logvB(89+54C-55Si-22Mn- l0Ni-20Cr-33Mo)
3.6鋼淬火組織為珠光體-鐵素體的硬度HVPF
HVPF=42+223C+53Si+30Mn+13Ni+7Cr+19Mo+logvPF(10-19Si+4Ni+8Cr+130V)
4 鋼回火后硬度的計算
4.1鋼淬火組織為馬氏體時的回火硬度HVM
HVM=74-434C-368Si+15Mn+37Ni+17Cr-335Mo-2235V+(103/PB)(260+616C+321Si-21Mn- 35Ni-11Cr+352Mo-2345V)
式中:PB—回火參數(shù)(回火溫度*回火時間,此處加熱時間為1H)。
4.2鋼淬火組織為貝氏體時的回火硬度HVB
HVB=262+162C-349Si-64Mn-6Ni-186Cr-485Mo-857+(103/PB)(-149+43C+336Si+79Mn+16Ni+196Cr+498Mo+1094V)
4.3鋼回火后硬度回歸方程
HRC=75.5-0.094T-0.66CM
式中:T—回火溫度,℃;
CM—鋼的含碳量或碳當量,%;
CM=C+Mn/6+ (Cr+Mo+V) / 5+ (Ni+Cu) /15
4.4 45鋼回火后硬度回歸方程
20≤T≤400
HV=640-(T-200) 1.05-(logt-1.28) 36.6+(T-200)(logt-1.28)0.0036
400≤T≤600
HV=17.2*104/T-(logt-1.28)29.4-(T-400) (logt-1.28)0.014
式中:t—回火時間,min。
5 鋼的回火溫度的估算(適用于碳素鋼)
T=200+k(60-x)
式中:x—回火后硬度值,HRC;
K—待定系數(shù),對于45鋼,x>30,k=11;x≤30,k=12 。
2. 佳能5d3可以拍4k嗎
我本人就長期持有和運用佳能的5D3和6D2拍攝婚禮,我來說下我的看法吧!
5D3是佳能2012年上市的產(chǎn)品,被稱為佳能的一代神機,而6d2是2017年上市產(chǎn)品,5d3定位專業(yè)級別的相機,6D2定位入門級別,佳能5D3采用DIGIC 5+處理器,機身為金屬,具有防塵防水滴設(shè)計,皮實耐用,能夠拍攝1080P/30P視頻,實際電池續(xù)航大約1100張照片。CF和SD雙卡設(shè)計。2230萬像素,而6d2采用DIGIC 7處理,具有2600萬像素,最高可以拍攝1080P/60P視頻和4K延時短片。6D2具有全像素雙核對焦和人臉跟蹤對焦,拍攝視頻自動對焦較為靈敏,買新不買舊,建議兩者之間選后者。
3. 5d3配50 1.4
成像沒有問題,但是標頭焦段局限很強,日常旅游家庭聚會拍照不如變焦方便。
另外,這個50mm1.8這個鏡頭,二十年的江湖名號,塑料小痰盂,色彩清淡的發(fā)干,拍照后,需要ps優(yōu)化一下色彩。
現(xiàn)在國產(chǎn)都是復刻了佳能的85mm1.8和100mm2,價格不貴,比50mm焦段可玩性更好,標頭焦段不好把握
4. 5d3配什么鏡頭最實用
佳能EF24-70mmf4
這款鏡頭畫質(zhì)表現(xiàn)穩(wěn)定,另外也很重要的是它的微距拍攝效果不錯,就是售價較高,所以整體的性價比并不是很高。
5. 佳能5d3適合配哪個型號鏡頭
佳能 85 1.8 2300左右
佳能 85 1.2 10000+
普通拍拍 85 1.8足夠了 當然主要還是看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