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55mm鏡頭拍人像
這兩種鏡頭主要區(qū)別是從焦段長短,拍照解析度,層次感上面的區(qū)別一,鏡頭焦段不一樣,尼康50250鏡頭沒有18140鏡頭拍的更遠(yuǎn)。
二,50250有一片ED鏡片,1855mm鏡頭沒有,所以58250mm在解析度,通透感層次上好于1855鏡頭。
2. 18-140mm鏡頭拍人像
新款的18-140mm f/3.5-5.6G VR是個平衡的選擇,它同時具備了優(yōu)秀的防抖、金屬接環(huán)、快速的對焦速度、在可接受范圍內(nèi)的重量;畫質(zhì)也不差,唯獨較為明顯的廣角變形是讓人覺得可惜的地方。就我來看它就是18-135mm的防抖加強版,除了有防抖、對焦更快、金屬接環(huán)之外,其他表現(xiàn)18-135mm與18-140mm VR差異并沒有很多。
3. 佳能1855鏡頭拍人像可以嗎
EF-S 15 85鏡頭,這支鏡頭怎么說呢、很好、曾經(jīng)有人把這支鏡頭說成是佳能所有非紅圈頭里面的一支“紅圈”頭,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支鏡頭無論成像,還是實用價值,都還是蠻好的,因為15mm端在APS-C畫幅上面,也有一個很好的廣角效果,相對比標(biāo)配的18mm端,還是要廣了不少,然后就是85端。有句話說的是所有人像焦段里面最好的是85、所以可以說這支鏡頭是囊括了廣角,人像在內(nèi)的一直優(yōu)質(zhì)鏡頭,樓主可以考慮,當(dāng)然,這只是一種很概括的說法、因為每支鏡頭都有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不能拿這支頭來比什么16 35,70 200,85定。不是一個級別的。
4. 18-55mm鏡頭拍人像
這個鏡頭是入門殘幅套頭,合算成全幅差不多是27-80,拍風(fēng)景,人像,紀(jì)實還可以,拍鳥就別想了。殘幅套頭還有18-140,適合一鏡走天下。
5. 18 55鏡頭拍人像
適合題材呢,其實是與鏡頭焦段有關(guān)的,因此50-200在賓得數(shù)碼機身上相當(dāng)于75-300mm的視角,就是一只中焦到長焦的鏡頭。 50-200這個焦段適合拍人像、小物品(不過50-200有近1.5米的最近對焦距離拍小物品恐怕要加個近攝鏡才好玩)、以及遠(yuǎn)攝類(例如拍蓮花、望遠(yuǎn)偷拍等)。另外還有必須用上遠(yuǎn)攝的掃街也是可以的,例如拍2~3樓、拍貓狗等。其實對于初學(xué)者來說,大部分的常用焦段都集中在18-55這個焦段,而50-200長焦則是某些特定目的才裝上的。 關(guān)于18-55的景深問題。景深越淺背景越虛。而景深深淺是由下面幾點控制的: 1、光圈值。光圈值越大(F值越?。?,景深越淺。 2、焦距。焦距越大,景深越淺。 3、物距。也就是被攝物與相機的距離(精確來講是與傳感器的距離)。物距越小,景深越淺。 另外關(guān)于背景虛化,除了追求淺景深外,在構(gòu)圖方法也有所講究,畫面主體與背景越遠(yuǎn),背景越虛,反之越清晰。值得一提,如果是拍平面上小物品的話,從上方或斜上方網(wǎng)下拍,平面就是背景,因此背景清晰;如果你用低角度拍攝,那么背景就會在遠(yuǎn)處的墻上或者其他東西,往往背景會虛化。 如果你對所拍出來的畫面在焦距虛化程度不合你意,可以嘗試從上面這幾個方面控制景深與構(gòu)圖。也就是說,如果你用小光圈、遠(yuǎn)距離、小焦距,被攝物與背景也離不遠(yuǎn),那么景深會較深,背景也比較清晰。反之,用大光圈,近距離,大焦距,被攝物遠(yuǎn)離背景,那么景深就會很淺,背景就會虛化。 如有不懂歡迎追問!
6. 55-210mm鏡頭拍人像
55-210這顆鏡頭是一個入門長焦鏡頭, 一般長焦鏡頭價格都比較高, 因此針對平民而言推出了廉價版長焦鏡頭, 特點是光圈小, 而且非恒定光圈. 這個鏡頭就是. 你對他的期待不能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