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標準鏡頭是指什么意思
標準鏡頭適合拍攝人像、產(chǎn)品、靜物,它最大的優(yōu)點是不變形,四角光照均勻,通透性強。
2. 標準鏡頭指的是什么
鏡頭的光學特性是指由其光學結構所形成的物理性能,由焦距、視場角和相對孔徑三個因素組成。任何一種光學鏡頭,都可以由這三種光學特性的技術參數(shù)來表示和區(qū)分。
(1)焦距 攝像機的鏡頭都可被看成為一塊中間厚、邊緣薄的凸透鏡,光線穿過透鏡會聚成焦點,焦點至鏡頭中心的距離即為該鏡頭的焦距,焦距的單位是毫米(mm)。 鏡頭焦距的長短與被攝對象在攝像管光電靶面上的成像面積成正比。
如果在同一距離上對同一被攝對象進行拍攝,鏡頭焦距愈長,那么成像面積越大,放大倍率越高;反之,鏡頭焦距愈短,則成像面積越小,放大倍率越低。
通常,我們把焦距與像平面對角線接近或相等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一般的攝像機光電靶面成像面積約等于16毫米電影攝影機的畫幅像平面,標準鏡頭焦距通常為25毫米。焦距大于像平面對角線的鏡頭,稱為長焦距鏡頭。焦距小于像平面對角線的鏡頭,稱為廣角鏡頭。焦距可發(fā)生變化的鏡頭,稱為變焦距鏡頭。
(2)視場角 鏡頭的視場角,是指攝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視場)邊緣與鏡頭后節(jié)點所形成的夾角。
從造型角度上講,鏡頭視場角反映了攝像機記錄景物范圍的開闊程度(鏡頭視場角分為水平視場角和垂直視場角,本章所用視場角均指水平視場角)。鏡頭視場角與被攝對象在畫面中的成像效果成反比。視場角愈大,被攝主體成像越小,畫面景物越開闊;反之,視場角愈小,被攝主體成像越大,畫面景物的視野越狹窄。
視場角主要受鏡頭成像尺寸和鏡頭焦距這兩個因素制約。由于攝像管成像靶面在實際拍攝中是不變的固定因素,所以直接影響視場角的就是鏡頭焦距了。我們拍攝時一般只能通過變換不同焦距的鏡頭來改變視場角。
攝像機在同一距離上對同一被攝對象進行拍攝時,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會改變該對象在畫面中的成像面積和背景范圍。
這實質(zhì)上是由于視場角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
比如,一個視場角為50°的鏡頭所拍得的被攝主體在畫面中只有視場角為5°的鏡頭拍得的圖像面積的1/10。鏡頭焦距越長,視場角越小;焦距越短,視場角越大。標準鏡頭(25mm鏡頭)所呈現(xiàn)的視場角大約在45°左右。廣角鏡頭(焦距小于25mm)的水平視場角均大于60°,一般處在60°-130°之間。130°以上到180°之間的鏡頭被稱為超廣角鏡頭,又稱為魚眼鏡頭。
長焦距鏡頭(焦距大于25mm)的水平視場角小于40°。
(3)鏡頭的相對孔徑是指鏡頭的入射光孔直徑(D)與焦距(f)之比,其大小說明鏡頭接納光線的多少。
相對孔徑是決定鏡頭透光能力和鑒別力的重要因素。
相對孔徑(D/f)的倒數(shù)(f/D)被稱為光圈系數(shù)(F),被標刻在鏡頭的光圈環(huán)上。攝像機的鏡頭光圈系數(shù)分為若干檔,常見的有1.4、2、2.8、4、5.6、8、11、12、16、22等,相鄰兩檔光圈F值的比值均為,曝光量相差一級。
由于像平面照度和相對孔徑的平方成正比,所以F值變化一檔,相當于攝像機鏡頭的光通量變化一倍。
在攝像時我們說開大光圈,實際上是從光圈調(diào)節(jié)環(huán)上大F值向小F值的一端運動,即減小了光圈系數(shù)值;而縮小光圈,則是從小F值向大F值一端運動,光圈系數(shù)值加大。
比如,從光圈8調(diào)到光圈5.6,就是開大了光圈,光通量增大一倍,曝光值增加一級。
反之亦然。
對相對孔徑和光圈系數(shù)的調(diào)節(jié),決定了鏡頭的光通量和鏡頭景深。對攝像機的鏡頭進行光圈選擇,實質(zhì)是一個曝光控制的問題。現(xiàn)在的攝像機通常都有手動光圈和自動光圈兩種控制方式。自動光圈只能對被攝場景的曝光控制作出技術性處理,而有意識、有目的的動態(tài)用光和藝術處理只能由手動光圈才能更好的表現(xiàn)。在拍攝同一照度下的同一場景時,光圈越大,景深范圍越??;光圈越小,景深范圍越大。鏡頭曝光的有意圖控制和不同景深的選擇性運用,是攝像人員實現(xiàn)創(chuàng)作意圖取得最佳畫面效果的有效手段。
3. 標準鏡頭百科
鏡頭的種類包括: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準鏡頭,遠攝鏡頭。標準、廣角、超廣角、遠攝、超遠攝的劃分也并無特殊規(guī)定。
一、標準鏡頭(Standard lens)
焦距接近畫面對角線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這種情況,視角為53°)。這一直作為標準鏡頭的定義,但實際上并不遵循這個定義。
二、廣角鏡頭(Wide angle lens)
比標準鏡頭視角大的短焦鏡頭。一般對角線視角60°以上稱廣角,80°~110°稱超廣角。
廣角鏡頭可拍攝寬廣的視野,因此在拍攝距離受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可起特殊的作用。由于透視夸張,可變現(xiàn)獨特的強調(diào)效果
三、超廣角鏡頭(Super wide angle lens)
一般對角線視角超過80°到110°左右的鏡頭稱超廣角鏡頭。在35mm相機的交換鏡頭中有如下的焦距(視角)的超廣角鏡頭。
四、遠攝鏡頭(Telephoto lens)
又稱望遠鏡頭或遠距型鏡頭。在凸透鏡組后間隔一定距離放置凹透鏡組,類似于伽利略型望遠鏡。這種設計的鏡頭稱遠攝鏡頭。能將遠方物體放大拍攝,遠攝比在1以下。與長焦鏡頭相比,鏡頭筒可縮短10%~20%,視角約為30°以下的狹角。
4. 標準鏡頭的定義
鏡頭的角度平與正,通常指的是平庸常見的視覺感受。
區(qū)別在于,視角平與使用標準鏡頭有關系,因為其視角與人眼視角接近,所以會讓人感覺平淡無奇。
如果再使用順光或分布均勻的散射光,與人身高一樣的平視取景,就形成了四平八穩(wěn)的“正”。
避免平與正的辦法,使用廣角或長焦鏡頭,采取俯視、仰視或斜側視等。
5. 標準鏡頭是指什么意思啊
廣角范圍不同。
相機鏡頭18到55是指其焦距為18mm到55mm。對于普通135相機,也就是全畫幅相機來講,50mm焦距時的視角同人眼是相同的,所以50mm焦距鏡頭也稱作是135相機的標準鏡頭。18mm則稱作廣角鏡頭,也就是能夠照的范圍更廣些。
6. 標準鏡頭是啥
焦距長度和所攝畫幅的對角線長度大致相等的攝影鏡頭。其視角一般為45°~50°。
畫面35毫米為40—60毫米焦距的鏡頭,
6*6厘焦距的為75—80毫米焦距的鏡頭,
4*5英寸則是120—150毫米。
標準鏡頭所表現(xiàn)的景物的透視與目視比較接近。 它是所有鏡頭中最基本的一種攝影鏡頭。
所以135畫幅的是50MM,120畫幅的雙反是75MM,單反為90MM。
現(xiàn)在一般使用的單反相機,一般都是135畫幅的,所以50MM焦距的鏡頭是標頭。
7. 標準鏡頭圖片
中長焦鏡頭是必須的,標準鏡頭或焦距更短的廣角鏡頭都不適合拍標準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