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相機像素越高拍出來越清晰嗎
從膠片相機到數(shù)碼相機,均是成像畫面越大越清楚。
但底大不是成像清晰的唯一因素。攝影鏡頭的質(zhì)量不好,再大的底片也不會清晰的。
而要設(shè)計制造出好的鏡頭,就遠比大底更重要了。
從使用的便攜性及價格因素上說,讓照相機小巧精致,價格又可為大眾所接受,則遠比大底重要許多。
2. 單反相機像素高低區(qū)別
盡管像素大小并不是決定一款數(shù)碼相機檔次的核心指標,但是還是有很多朋友選購數(shù)碼相機的時候都會將像素作為參考的依據(jù),畢竟從人們對數(shù)字的直觀感受上來說,總覺得2000萬比1000萬要威武霸氣許多,這也導(dǎo)致很多商家將高像素作為噱頭進行宣傳,使消費者很容易就被誤導(dǎo)
3. 單反照相機像素
佳能相機調(diào)整像素大小的方法如下(用550D作示范,其它型號也類似):
1、按“MENU”鍵打開相機的設(shè)置菜單;
2、選擇“畫質(zhì)”進入;
3、選擇相應(yīng)的像素;
4、完成選擇,退出菜單;
也可以在光學取景模式下用導(dǎo)航鍵選擇第四行第一個參數(shù),然后用拔盤進行調(diào)整。
4. 單反相機像素由什么決定
像素的大小和機身和鏡頭都沒直接關(guān)系。
首先,小日本的廠家基本決定了幾個常用的感光元件大小。譬如全畫幅的大小和35mm的膠卷相當,而APSC則是柯達末期出的一款膠片的名稱,這面積較35mm小,對鏡頭的要求也較小,從而降低成本。APSC膠片從未真的被普遍接受,但在單反的發(fā)展過程,因為初期的科技及成本限制,在數(shù)碼單反成了主力。但是在整個相機來說APSC或全畫幅的大小差別沒那么大,所以不是直接影響相機大小的原因。至于鏡頭是湊合感光元件的大小而設(shè)計,不是元件湊合鏡頭。但感光元件大小的概念和像素大小又是兩回事。在固定的面積里,不論是全畫幅或APSC,像素的數(shù)目越多,像素也就越小。這也就出了矛盾。很多人的錯覺是像素越多越好,其實是個誤區(qū)。像素過多時就會太小,吸收的光能也變小,成像的層次差了,而噪點大了。5. 單反相機像素越高越好嗎
此說法太偏啦,清晰度受對焦準確、物體晃動等等因素影響……高像素的只能說明可放大的程度…… 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個關(guān)鍵問題,就是感光元器件的大小(CCD) 決定清晰與否的因素很多。不過你的問題可以確定是,CCD面積越大,像素越高,影像一定會越清楚。 決定相片清晰度的是相機的感光元件,而不是像素.比如手機300萬像素拍下的照片質(zhì)量就絕對比不上單反相機用100萬像素拍的照片
6. 單反相機像素越高拍出來越清晰嗎為什么
這是指傳感器的尺寸,傳感器尺寸越大相機畫質(zhì)就越好,相機也就越高檔價格也越貴
全畫幅傳感器的長寬尺寸大約是36x24mm,和傳統(tǒng)的135膠卷的底片一樣大,是目前比較高級的一種傳感器,主要是供高端單反使用的
只要尺寸小于全畫幅的傳感器都可以叫非全畫幅傳感器,主要是指入門和中端單反用的APS-C畫幅傳感器,長寬尺寸大約是24x16mm(不同廠家的傳感器尺寸稍有不同)
還有尺寸更小的如M4/3傳感器、用對角線長度表示的如1.5英寸傳感器、1英寸傳感器、1/1.7英寸傳感器、1/2.3英寸傳感器等等也都可以統(tǒng)稱為非全畫幅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