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拍照為什么那么丑
丑還得怪廣角鏡頭!要知道,鏡頭焦距不同,就會帶來空間變形,導致成像不準。所以對鏡子拍照很丑。主要的原因是“曝光效應”曝光效應又謂多看效應、(簡單、單純)暴露效應、(純粹)接觸效應等,它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指的是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會心理學把這種效應叫做熟悉定律,我們把這種只要經(jīng)常出現(xiàn)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xiàn)象叫做曝光效應。
2. 為什么單反照出來那么丑
因為原始相機拍出來的人是平面的,沒有鏡頭的距離感立體感,就像你把一個蘋果壓成了平面的蘋果片一樣。
而且你拍照很可能不自然,刻意的表情動作會造成成片不佳,所以其實有時候偶爾不經(jīng)意的抓拍就非常好。
再而照鏡子和拍出來的人像是相反的,你會覺得十分不習慣也會覺得丑,你可以試著用一下鏡像功能。
如果你的原始像素比較高,那么你臉上的毛孔痘痘什么的就會變得額外清楚,甚至比你肉眼看的還清楚(這也是為什么要用磨皮的原因),最后,光線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照照片后期有的會調整光線或者飽和度什么的,所以如果光線比較差(不一定強光就是好光線),也會使人的膚色等等看起來很不好,從而影響整體。
3. 為什么單反拍照很丑
可能是光線不合適,比如強硬的頂光(中午時晴天太陽光下)或地腳光(舞臺上或白地板反射光)照射到臉上,均會難看。
也許是使用標頭或廣角鏡頭,拍攝距離過近,產(chǎn)生強烈的透視效果所致。50標頭距離過近,會夸大鼻子和臉盤。廣角鏡頭拍攝,畫面邊緣之人會變形。
4. 為什么單反拍照會模糊
這種現(xiàn)象可能性很多,你要是能提供一張樣品就更好弄清楚了。
一般變模糊有這么幾種可能,一個是鏡頭問題,鏡頭起霧、起菌、脫膜造成鏡頭通透性不足了。一個是相機或鏡頭的對焦系統(tǒng)出問題了,不能準確對焦,或者是跑焦了。還有可能是感光元件落灰或起菌了。
還有一種低級的可能性,你把鏡頭對焦模式調成手動的了。
5. 為什么單反拍出來的照片不清晰
視頻沒有照片清楚,那是因為照片是經(jīng)過處理以后在一個照片的燈光特別好,所以說,照片都特別清楚另外,視頻在屋里頭有,有時候燈光不好,或者是屋子里有點暗,所以說她不清楚。
關鍵是你做的視頻的分辨率,如果是vcd分辨率為352x288像素,如果是dvd分辨率為720×576像素,現(xiàn)在最大格式也只有1920×1080,也就200萬像素,估計你的格式也不是這個,這些肯定沒法和千萬像素的相機媲美了。
6. 為什么單反拍出來的人比較胖
因為人臉的亮度低于平均亮度。如果采用環(huán)境評價測光,自動模式拍逆光照,又沒其他技術手段,臉黑是必然的。
逆光拍攝,人物臉部過黑解決方法如下:
1、建議使用光圈優(yōu)先模式,點測光測光,再進行“曝光補償”來拍攝,也就是增加曝光量來讓臉部更亮一些。
2、使用反光板或攝影補光燈進行給人物臉部補光,這樣可以使圖像整體得到正常的曝光。
炎熱的夏天,光照時間比較長,如果在戶外拍攝時,選擇合適的時間也是拍好一張照片的重要因素。根據(jù)很多攝影師總結來講,戶外拍攝最佳光線時間,日出后的一小時與日落前的一小時左右。此時太陽光照比較柔和,拍攝的人像不僅唯美,而且更有立體感。
逆光拍攝的技巧:
1、測光:測光其實是臉不黑的關鍵。一般在逆光拍攝的教程里都會寫推薦使用點測光,但我認為點測光因為范圍太小,在變換景別的時候不好判斷曝光平衡,所以我個人更喜歡用中央重點測光,在此基礎上加1~2擋曝光補償,就能得到面部擁有基本細節(jié)的畫面,并帶上一定的背景。
2、對焦:由于是背光,一般人臉反而是畫面中最黑的地方,所以常常會對焦失敗。對焦的秘訣在于,拍攝側逆光人像,選擇人臉上最亮的地方對焦,例如半側臉中的鼻尖和輪廓線上的高光,一旦自動對焦成功,可以把鏡頭調整為手動對焦模式,在這個基礎上多拍幾張。(資料來自百度)
7. 為什么單反拍出來那么丑
我想,之所以相機能把人拍的特別丑,主要是角度不同,讓人像呈現(xiàn)出的比例失調,沒有真實反映人的長相,造成了畫面效果十分難看。
也就是說,特別丑。
拍照拍的丑,可能是技術不到位,也可能是成心拍的丑。但我想,所拍之人只要不丑,那總會有美照呈現(xiàn)的機會。還可以翻盤的。
就怕本人丑,也許拍的挺好看的,但事實終究難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