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車適合鏡頭還是鏡頭
如果是以旅游拍攝用,本人認為質量好一些的手機非常適合。首先是拍攝操作簡便,看照片,發(fā)朋友圈、發(fā)送、打照片……,都非常便捷。如果用軟件美顏,修片也很簡便些。
如果購買卡片機,微單、單反相,旅行的重量增加,看片、發(fā)送、修片都沒有手機方便。
建議旅游拍照,以手機拍攝為主。即方便,重量輕,便于拍攝、編輯及發(fā)送。下面是手機拍攝的旅游照片。
2. 拍車什么角度好
首先車要好看,車好看無論哪個角度拍都好看,一般就是車前大燈處,人往外邊上靠一步在后退幾步,這個角度就是最好看的地方,車好看拍出來更好看,推薦現(xiàn)代朗動,這個角度拍出來簡直就是一輛跑車
3. 拍車一般用什么鏡頭
禮讓行人是全景攝像頭。全景攝像頭是一項汽車安全配置,與普通倒車影像系統(tǒng)相比,其核心在于在車頭、車側增加了多個攝像頭,通過車載顯示屏幕可觀看汽車四周360度全景融合,超寬視角,無縫拼接的適時圖像信息(鳥瞰圖像),了解車輛周邊視線盲區(qū),幫助汽車駕駛員更為直觀、更為安全的禮讓行人和停泊車輛。
全景攝像頭原理:景物通過鏡頭(LENS)生成的光學圖像投射到圖像傳感器表面上,然后轉為電信號,經(jīng)過A/D(模數(shù)轉換)轉換后變?yōu)閿?shù)字圖像信號,再送到數(shù)字信號處理芯片(DSP)中加工處理,再通過USB接口傳輸?shù)诫娙皵z像頭腦中處理,通過顯示器就可以看到圖像了。
4. 拍車適合的鏡頭
行車記錄儀不能拍車內部的。
通常行車記錄儀的鏡頭只是拍攝車輛正前方或汽車的四周的情況,所以是不會拍攝到車內的情況。行車記錄儀是記錄汽車行駛全過程的視頻圖像和聲音,可為交通事故提供證據(jù)。通常行車記錄儀的鏡頭是拍攝車輛正前方,所以不會拍攝到自己車內。
5. 拍汽車用什么焦段
拍攝汽車,如何有動感效果?動感效果的營造,關鍵是要讓觀眾一看就明白,這臺車時在運動,而不是靜止。那么,背景動感模糊虛化或者輪轂動感模糊虛化,都能達到這一效果。本人不是專業(yè)攝影師,但是從事汽車拍攝多年,對這方面有一定的經(jīng)驗。
相機設置很重要。拍攝運動物體,成片率一定不高,所以需要把相機的連拍功能打開,提升拍攝的成片率;其次,相機模式選擇快門優(yōu)先,其他自動就可以。快門速度根據(jù)車速而定。個人經(jīng)驗,如果車速在60km/h左右,快門速度在1/40左右即可,快門太慢容易糊片,太快沒有運動感。車速更快或者更慢,則根據(jù)車速變化適當加快快門或者降低快門。最后,打開相機的自動對焦模式,對汽車主體進行自動對焦。如果相機自動對焦功能比較差,也可以單次對焦,半按快門定焦拍攝。以下我分兩種不同的拍攝方式介紹如何拍出動感,配合我自己拍的一些照片講解。
第一種:拍攝者位置固定,汽車運動,追焦拍攝。汽車由遠及近駛過,拍攝者和汽車路線最好呈垂直狀態(tài),拍攝汽車的側面。拍攝這類照片時,最好使用長焦鏡頭,這樣運動的相對速度更快,運動感更強烈,而且車輛也不容易出現(xiàn)變形。
快門速度如前所述,控制在1/30至1/60左右,具體快門時長根據(jù)汽車移動速度而定。汽車駛過時,鏡頭始終保持車輛在取景框內,并且隨著汽車移動,追焦汽車,也就是相機也隨著汽車行駛方向掃過去。然后,在汽車駛過的時候,按住快門進行連拍。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追焦拍攝過程要平滑、連續(xù),和汽車的速度相對一致,這樣汽車主體才不會虛掉。初次拍攝的時候可能需要多試幾次,有經(jīng)驗之后成片率還是很高的。
第二種,使用道具車跟拍。道具車和模特車同方向同速形式,造成相對靜止。這種拍攝方式,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把汽車速度開快一些,這樣快門速度就能加快,提升成片率。這種拍攝方式,對于拍攝者來說難度不大,拍攝者可以選擇把相機從車窗伸出來拍攝(注意相機不要被吹走),因為兩車相對靜止,拍攝者可以從容的構圖拍攝(快門速度如上所述)。
但是實際操作中,這個拍攝方式比較考驗駕駛者水平。因為要確保兩車相對靜止,且需要至少三個人協(xié)同合作(兩個駕駛員、一個拍攝者),所以我建議最好在空曠的地段拍攝,且車內配備手臺,方便隨時溝通車速、變道、超車等等細節(jié)問題。
總之,第一種拍攝方式一般用來拍攝汽車側面,第二種拍攝方式則主要用來拍攝45度。兩者的拍攝方式、焦段和呈現(xiàn)效果都不太一樣。但是相機的參數(shù)設置基本一致,多試多拍,其實也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