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建光書法作品欣賞
理論獎(15名):
王玉池 《二王書藝論稿》(著作)
邱振中 《書法的形態(tài)與闡釋》(著作)
黃忄享 《中國古代印論史》(著作)
叢文俊 《叢文俊書法研究文集》(著作)
肖高洪 《印章歷史與文化》(著作)
陳振濂 《書法美學》(著作)
穆 棣 《韭花帖系列考》(著作)
華人德 《中國書法史兩漢卷》(著作)
孫 詢 《民國書法史》(著作)
黃 君 《書法創(chuàng)作引論》(著作)
水賚佑 《宋代帖學研究》(著作)
吳振鋒 《叩問心靈》(著作)
張?zhí)旃 队烂鲿鴮W研究》(論文)
金學智 《中國書法美學上、下》(著作)
陳方既 《論書卷氣》(論文)
教育特別貢獻獎(1名):
歐陽中石
教育獎(4名):
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yè)委員會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培訓中心
首都師范大學書法文化研究所
胡云富 崔 陟
編輯出版獎:(6名)
《中國碑帖經(jīng)典》上海書畫出版社
《王鐸書法全集》河南美術(shù)出版社
《墨海弄潮百人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中國國家圖書館碑帖精華》河南美術(shù)出版社
《蘭亭論集》蘇州大學出版社
《書法》上海書畫出版社
創(chuàng)作獎:(30名》(以得分多少為序)
l、米 鬧(河南)
2、仇高馳(江蘇)
3、南劍峰(篆刻,浙江)
4、沈莉(女,北京)
5、李有來(北京)
6、何來勝(浙江)
7、方建光(山東)
8、賈長城(河南)
9、梁宏偉(篆刻,遼寧)
10、張文平(河南)
11、宋旭安(吉林)
12、查理達(江蘇)
13薛養(yǎng)賢(陜西)
14、劉顏濤(河南)
15、王晨(河南)
16、謝興華(四川)
17、韓順任(江西)
18.卞葆通(山東)
19、冷旭(篆刻,遼寧)
20、陳靖(山東)
21、羊曉君(浙江)
22、沈穎麗(女,篆刻,浙江)
23、金銘(遼寧)
24、胡慶恩(湖北)
25、羅榮(篆刻,江蘇)
26、胡永慶(重慶)
27、黃連萍(篆刻,上海)
28、陳曉宇(河南)
29、周毛新(四 川)
30、張延龍(山東)
2. 方建光書法作品價格
第八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獎”獲獎名單(共49人) (舊聞)(根據(jù)正式公布資料匯集。不包括免試而直接獲獎的人員10人) 江蘇(12人):篆刻------徐為零(淮安) 篆書------吳 建(淮陰)草書------陳海良(常州) 趙彥國(南京) 李雙陽(蘇州)楷書------孫永志(淮安)隸書------李守銀(徐州)行書------謝少承(徐州)張東明(徐州)朱 敏(南京) 林再成(蘇州)王衛(wèi)軍(南京) 河南(10人):篆刻------谷松章(鄭州) 顧健全(鄭州)篆書------謝國啟(商丘) 張高山(三門峽) 董江源(滎陽)草書------洪豐倉(臨穎)行書------王忠勇(三門峽) 張文平(周口) 張宏偉(禹州) 馬建中(鞏義) 陜西(6人) 篆刻------魏 杰(西安) 張 哲(西安) 草書------梁新云(漢中) 楷書------李德君(楊陵) 董長緒(大荔) 張 之(西安)福建(3人) 草書------陳勝凱(廈門) 行書------柯云翰(南靖) 黃榕城(漳州)四川(2人) 楷書------孫 勇(瀘州) 行書------呂 楠(雅安)軍隊(2人) 草書----- 倪進翔(豐臺) 行書------鐘顯金(成都)遼寧(2人) 篆刻------文 鵬(遼陽) 行書------武 威(沈陽)浙江(2人) 篆書-----朱明輝(浦江) 行書-----陳建明(紹興)湖南(2人) 篆書-----黃 河(岳陽) 隸書-----伍 劍(湘潭)河北(1人) 篆書-----魏 晉(石家莊)北京(1人) 楷書-----李 松(朝陽區(qū))廣東(1人) 楷書-----李 靜(深圳)湖北(1人) 隸書-----龔 勛(武漢)吉林(1人) 隸書-----宋旭安(榆樹)山東(1人) 行書---- 方建光(臨清)安徽(1人) 行書-----王金泉(太和)香港(1人) 行書-----趙永金(新界)
獲獎提名名單:
劉從明、崔省輝、王 冰、田永昭、馬光州、賈永民、吳自標、王 剛、徐正標、紀 松、
曲修誠、陸建華、鹿守章、黃壽耀、王國宇、彭家敏、焦文清、王應(yīng)乾、王兆卿、袁海船、
朱紹儉、王金春、陳 寧、任天順、劉寶平、胡 輝、沈長波、王乃勇、張善友、喬海光、
陳 靖、胡慶恩、畢紅文、劉元堂、劉曉斌、李俊杰、李 洋、王小峰、楊宏偉、牛 忠
趙 華。
獲獎+獲獎名單 59+41=100(人)
入展名單:略
3. 方建光書法展
公元2008年至2010年,當代書壇泰斗沈鵬老先生設(shè)課題研究班于中國國家畫院,入選青年才俊四十余人,……,同學之中,王厚祥、劉京聞、龍開勝、周劍初、李明、張志慶、方建光七君,先后折桂于全國書法展賽之中,遂有“沈門之七”之議焉。
4. 方建光書法作品集
一、金獎3名
書法創(chuàng)作方向2名:
王璽(上海) 崔寒柏(天津)
理論研究方向1名:
孫慰祖(上海) 著作《孫慰祖璽印封泥與篆刻研究文選》
二、銀獎5名
書法創(chuàng)作方向3名:
谷松章(河南) 張利安(河南) 林景輝(福建)
理論研究方向2名:
張?zhí)旃ê保?系列論文《王羲之尺牘草書之“今體”辨析》等14篇
程渤(江蘇) 著作《元代書法家群體與復(fù)古觀念研究》
三、銅獎8名
書法創(chuàng)作方向6名:
劉長龍(遼寧) 楊科云(廣西) 陳靖(山東) 林嶠(四川) 彭雙龍(廣東) 樊利杰(湖北)
理論研究方向2名:
朱琪(江蘇) 著作《真水無香——蔣仁與清代浙派篆刻研究》
李正庚(湖南) 著作《先秦至唐書法教育制度研究》
四、入選54名
書法創(chuàng)作方向44名:
馬永林(河北) 王勇(湖北) 王志立(河南)方建光(山東) 艾青(福建) 葉韶霖(福建)田小華(湖南) 曲慶偉(黑龍江)
朱睿(重慶)朱安剛(江蘇) 朱明月(遼寧) 喬延坤(河南)劉永清(河北) 劉宏衛(wèi)(遼寧) 劉京文(河北)李銳(山東) 李雙陽(江蘇) 李國良(河北)李京臣(遼寧) 楊剛亮(山東) 楊江帆(四川)何玉峰(浙江) 何來勝(浙江) 張斌(江蘇)張志慶(河北) 陳華(湖南) 陳寰(湖南)陳巧令(遼寧) 歐陽荷庚(江西)羅小平(陜西) 周少劍(湖南) 趙振(江蘇) 趙文龍(湖南)趙世峰(甘肅) 胡正良(貴州) 胡奇峰(上海)逄春偉(山東) 曹有福(河南) 蔣衛(wèi)平(江西)焦新帥(河南) 曾錦溪(福建) 謝全勝(青海)靳慧慧(江蘇) 顏奕端(廣東)
理論研究方向10名:
元國霞(浙江) 著作《民國中期京津地區(qū)章草書研究》
王力春(內(nèi)蒙古) 著作《中國古代早期石刻書人文獻考辨》
王家葵(四川) 著作《瘞鶴銘新考》
馮健(北京) 論文《跨學科借鑒與思考: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創(chuàng)建一級學科的經(jīng)驗對書法學科建設(shè)的啟示》等12篇
呂文明(山東) 著作《從儒風到雅藝:魏晉書法文化世家研究》
朱圭銘(廣東) 著作《吳中海岳——祝允明人生與書學考論》
李逸峰(河南) 系列論文《敦煌草書簡書寫文化考察》等5篇
楊勇(上海) 系列論文《“80后”書法群體創(chuàng)作審美取向及實踐探索》等8篇
鄭付忠(山東) 著作《晚明以來文人情結(jié)與書畫商業(yè)文化博弈研究》
董水榮(江蘇) 著作《當代書法
5. 方建光書法作品欣賞大全
主席: 劉延福
副主席: 王 力 王懷金 王凱英(女) 王洪奇 方建光 白忠海
向 彬 劉艾新 陳玉福 張 戈 張鴻達 范金正
主席團委員: 馬子和 劉勝民 陳同龍 張 軍 李 今
李 霖 鄒尚武 范明寬 郭玉璞 程宏志
秘書長: 王寶宏
副秘書長: 李 勇 席祝新 韓坤峰
理事: 馬子和 馬振北 王 力 王 偉 王乃勝 王在興
王榮國 王寶宏 王懷金 王凱英(女) 王洪奇
王春亮 王煥魁 方建光 孔慶臣 尹成鐸 田振河
付衛(wèi)東 白忠海 向 彬 劉艾新 劉延福 劉勝民
劉泰東 刑順成 吉凱豐 紀培軍 宋來勝 吳華楓
陳玉福 陳同龍 張 戈 張 軍 張 鵬 張之旭
張長峰 張繼鵬 張道紅 張鴻達 李 今 李 勇
李 霖 李鳳魁 李令唐 李光文 李華民 李若陽
李建新 李鴻生 汪 雷 杜甲偉 邱振國 蘇繼奎
鄒尚武 羅 文 周廣龍 季孟祥 范金正 范明寬
楊晴暖 趙長勝 胡明崗 高 峰 席祝新 郭西軍
郭伯一 郭玉璞 袁清東 韓坤峰 謝長城 程宏志
穆太石 鞠智軍 魏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