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非要買,看個人的實際需求啦!當然,它也可以起到保護鏡頭的作用。
常用的UV鏡 和偏振鏡
UV鏡是一支鏡頭的必備組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紫外線,減少透射到感光材料上的藍紫光波,使遠景清晰,提高遠景色的反差及色彩飽和度。隨然現(xiàn)在DSLR中使用的CCD和CMOS對紫外線并不像膠片那樣敏感,但我們還是推薦安裝一塊高透光率的UV鏡來保護鏡頭,避免鏡頭受到污染或損傷。對于入門玩家來講,筆者推薦肯高或包谷的多層鍍膜UV,相比價格更便宜的雙層鍍膜UV,多層鍍膜UV有著更高的透光率,而且價格上也不是很貴。以一支62mm的UV為例,肯高普通多層鍍膜UV的價格為80元,包谷多層鍍膜UV(HMC)的價格為90元,而肯高雙層鍍膜UV的價格僅為40元。當然,價格更高,性能更優(yōu)異的UV還有很多,不過考慮到入門級鏡頭的光學(xué)素質(zhì)一般都不是很高,所以上一塊價格昂貴的B+W實在沒什么意義。中階玩家可以考慮肯高和包谷的高端產(chǎn)品,或者B+W的中低端產(chǎn)品。而對小燒級玩家來講,B+W的頂級產(chǎn)品可以偶爾嘗試一下,原廠UV也是不錯的選擇,至于肯高和包谷就可以不必考慮了。
偏振鏡的作用是消除有害的反射光,比如從水面或玻璃等光澤表面反射的光線,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和表現(xiàn)力,增加色彩飽和度,比如它能使藍天、綠葉、山脊和建筑物等的色彩更加鮮艷。最主要的一點是,用偏振鏡所創(chuàng)造的效果是不能用PS再現(xiàn)的,而其他濾鏡,如減光鏡、灰度鏡、柔焦鏡、霧化鏡、以及各種有色濾鏡等的效果通過后期的電腦處理基本都可以實現(xiàn)。所以,雖然偏振鏡在這里只是作為可選的濾鏡,不過筆者推薦喜歡風(fēng)光攝影或者對攝影創(chuàng)作感興趣的朋友還是來一塊??紤]到一片偏振鏡在入門攝影愛好者手中的使用頻率不是很高,因此筆者在這里推薦價格比較低廉的保谷偏振鏡。對于中階玩家可以考慮可以考慮肯高的多層鍍膜偏振鏡,或B+W的超薄PL-C。至于小燒級玩家就直接上B+W吧,要對得起自己的牛頭嘛。
濾鏡種類太多了,常見的UV鏡,主要功能其實也就是保護鏡頭。
使用中性灰濾鏡(ND鏡)主要的目的是防止過曝,如果光線太亮就很難選擇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這時使用(ND鏡)減少進入鏡頭的光線,就能夠使用較慢的快門拍攝了。
例如,如果需要在陽光強烈的室外拍攝,又或者需要在正常光線條件下用較長的曝光時間,以慢速快門拍攝瀑布以表現(xiàn)出虛化的水流等特殊效果,都需要ND鏡。
中灰漸變鏡,簡稱GND鏡,它一半透光一半阻光,阻擋進入鏡頭的其中一部份光線。漸變鏡往往在風(fēng)景攝影中運用較多,其用途是為了在保證照片下半部分的正常色調(diào)外,刻意的使照片上半部分達到某種預(yù)期的色調(diào)。
GND鏡用來平衡畫面上下或左右兩部份的反差,常用來降低天空的亮度,減少天空與地面的反差??梢栽诒WC下半部分的正常曝光外,有效壓暗上部天空的亮度,使作品明暗過渡柔和,能有效突出云彩的質(zhì)感。
77mm 67mm是指濾鏡的口徑,跟你鏡頭口徑是相符的。你D600用什么濾鏡要看你用什么鏡頭,鏡頭口徑在鏡頭上標出來了
UV的功能在數(shù)碼相機上多余,所以實際和保護鏡沒區(qū)別。買濾鏡,先看是否三防,然后在自己價格可以承受范圍能盡可能多的鍍膜。另外,200以上的UV都沒啥區(qū)別的,你只認是否三防就可以了。CPL便宜的對畫質(zhì)影響很明顯,800樣子的CPL100%圖兩個對比也可以看的出。不過三防的CPL至少500起步的吧。鏡頭3000以下的就配個肯高超薄保護鏡就行了,不配也問題不大。
我也自己買了一個,感覺應(yīng)該是避灰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