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微電影用什么數(shù)碼相機好
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完成一個微電影項目,不僅僅要有相應的拍攝功底,更需要相應的拍攝器材并熟練運用,才能保證一個一個片段順利拍攝。那么拍微電影需要什么設備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
【拍微電影需要什么設備】
?
?
1、使用有監(jiān)聽的拍攝器材
?
單反拍視頻早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連大名鼎鼎的《復仇者聯(lián)盟》,在拍攝中也使用了單反相機拍攝一些特定角度,畢竟專業(yè)攝像機體積實在太大,很難完成一些狹窄空間下的拍攝,因此選擇了體積較小,但畫質依舊優(yōu)秀的單反相機進行拍攝。
?
針對佳能5D2拍攝視頻缺少監(jiān)聽功能,不能掌握收音情況,佳能終于在5D3身上終于加入了耳機監(jiān)聽能力,滿足了攝像師的監(jiān)聽需求。但是,目前佳能全線單反中,也就只有5D3有耳機監(jiān)聽功能了。有和沒有監(jiān)聽的區(qū)別,對于微電影這種小成本制作來說,影響是很大的。
?
解決方案:購買一個外接監(jiān)視器即可,因為這些通過HDMI連接的,都是具有音頻傳輸功能的,但大家要留意的是,不是每一款外接監(jiān)視器都具備耳機接口。
?
教訓:聲音錄制無誤,雖然能后期配音補救,但工作量大、效果一般。得不償失。
?
2、腳架絕對不能省
?
外行看像腳架這種“非重要”道具,要在一場小投入微電影中在腳架上花費太多,無疑是很不討決策者歡喜的。但是,腳架還是一個拍攝微電影的必要器材,而且不能買差了。腳架的穩(wěn)定性對于畫面的穩(wěn)定有決定性的作用,無論是相機拍攝還是攝像機拍攝,一支好的視頻腳架決定了一個個片段的好壞。
?
說到腳架,就肯定要把云臺也一起說了。對于拍攝視頻來說,三維云臺還可以說是有一定的應急使用意義,但一般球形云臺就是真的廢了。因為球形云臺在活動時根本不能保證在轉動拍攝時的水平和轉動穩(wěn)定問題問題。而專業(yè)云臺具備了適應的阻尼能夠為攝像師的使用提供平滑的轉動感受,使畫面更加穩(wěn)定,移動更加自然。所以說,這兩者均不能省。
?
另外,這種小水平儀在拍攝時也能起到很好的水平提式作用,以這個為標準去調整腳架是很有必要的。不然視頻拍攝出來后才發(fā)現(xiàn)水平歪了,那就是真的是掉坑里了。
?
教訓:腳架是視頻拍攝的基石,如果連基石都不穩(wěn),就真的不用拍了。
?
3、使用外接監(jiān)視器輔助對焦
?
大顯示器能夠更加清晰的查看畫面對焦是否有誤,也為離機鏡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索尼提倡使用的峰值對焦功能,這是一個通過高光顯示告訴攝影師畫面中清晰度最高的地方,幫助攝影師快速判斷焦點位置,是目前最好用的手動對焦輔助功能之一。
?
教訓:拍攝畫面必須清晰,不適當?shù)哪:龝惯@個片段廢掉。
?
4、確保收音系統(tǒng)正常
?
拍攝電影,聲音和影像是絕不能出問題的,二者其中之一有問題的話,基本是廢了。因此拍攝的時候,一定要確保聲音和視頻均為完整錄制無誤。無線麥克風在拍攝時是十分實用的設備,能夠跟隱蔽地進行拾音工作。由于同時具備指向性的關系,所以盡量不能對麥克風有所遮蔽,這樣會影響聲音錄制效果。但用起來會比槍型麥克風方便,畢竟能少用一個錄音師,對于成本低的微電影來說,這個設備是個不錯的選擇。
?
5、確?,F(xiàn)場光線
?
反光板是電影電視照明的輔助工具。反光板在外景起輔助照明作用,有時作主光用。不同的反光表面,可產生軟硬不同的光線。白色的反光板光線自然、柔和,常用于一般的補光。銀色的反光板光亮如鏡,反射的光線比較強烈,常用于營造眼神光。金色的反光板提供暖調光線,光線也比較強烈,與銀色反光板的不同就是金色反光板一般常用作人像攝影的主光,銀色反光板常作為輔助光。
?
LED燈光效率高、低電壓、體積小、壽命長、響應速度快、抗震能力強,節(jié)能、環(huán)保。小功率的LED燈的應用已經很長時間了,比如各種用電設備的電源指示燈等等,都是LED燈。由于LED燈的特性與二極管近似,通常也稱之為“發(fā)光二極管”。
?
6、穩(wěn)定系統(tǒng)很重要
?
小滑軌 可以說是微電影拍攝利器。小巧實用,記錄式采訪神器。用小滑軌可以完成傳統(tǒng)軌道的跟功能、推拉鏡頭功能。還可以完成部分小搖臂的功能例如將軌道斜側鎖定,可以完成升降拍攝……
?
小型斯坦尼康即攝影機穩(wěn)定器。一種輕便的電影攝影機底座,可以手提。由美國人Garrett Brown發(fā)明,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逐漸為業(yè)內普遍使用。拍微電影的話,斯坦尼康當仁不讓。有了它你可以拍風格各異的作品。
?
跟焦器普通單反拍視頻,別說跟焦了,聚焦都費勁。所以想拍出主體以外的虛化效果,這玩意是必備品。
?
小搖臂如果場面較大,小搖臂是必備品。拍出來的空間感和角度夠專業(yè)。如果從影視劇拍攝的角度看,小搖臂是必備品。不夸張的說,在影視劇中一半鏡頭離不開小搖臂。
?
遮光斗如果要求畫質精確,就得用遮光斗,關于遮光斗,一直很有爭議。有些朋友認為很有用,另一些則認為是“樣子貨”。實際上遮光斗在控制雜光方面確實很有用,但這要看的質量要求標準。如果要求畫質精確,就得用遮光斗。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帶上軌道和航拍機。
?
當然,雖然是入門設備,但掌握好了也能拍出大片感覺。以上就是拍微電影需要的器材!
2. 拍微電影用什么相機最好
微電影所用攝影機是根據你們組的整體預算以及拍攝題材、播放平臺所決定的。
一般大多用到那么幾個機型。
1.5D2 用的最多,最初單反視頻就是從5D2開始的。視覺上相比同價位的其他攝像機,它最接近電影。并且可以通過破解錄制3.5K RAW。
目前大多已經開始用6D,5D3等拍攝。
2.7D 和上面一樣,不過它因為APS-C畫幅,經過改造去除反光板后,可使用大量電影鏡頭
3.GH2 GH3,松下的4/3系統(tǒng)。優(yōu)點:擁有大量的鏡頭群,并且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破解后直秒未破解5D2,7D.原生1080. 缺點:傳感器偏小,高感肯定不行
4.BMCC 最近一、兩年新出的攝像機。優(yōu)點:真正的電影級素材。高寬容度,RAW?!〉话闩臄z需要配合套件這些價格還是很高的。
5.SONY NEX FS-100,NEX-FS700,SONY F3 中間是指高速機,S-LOG
6..CANON 1DC,C100,C300,C500 C-LOG曲線,有錢直接上
7.還有些RED啊,ARRI啊的機器。
所以微電影最差也是中高端單反起步吧。一般傳統(tǒng)數(shù)碼攝像機像素很低的,攝像機的像素不能和拍照的像素相提并論。
3. 拍微電影用單反還是攝像機好
我就是搞這行的。我來幫你回答吧。 收下要看你的用途。 通常來說,一般情況下,單反是比同價位的攝像機要好用(對于拍宣傳片,微電影這些來說)。一般來說,條件好點的團隊,攝像機起步都是索尼的FS700,裸機大概六七萬吧,還不算機器的套件。沒有這個預算的話,還是單反吧。 如果是拍會議,演出等等這種需要長時間錄制不斷機的情況下,單反就沒有什么優(yōu)勢了,單反不能長時間不斷機錄制
4. 拍電影用單反還是微單
攝像機拍視頻好
首先相比攝像機,微單因為感光元件片兒大,景深感強,具有電影感,這也是很多人鐘愛的地方。同時,片兒大夜間拍攝噪點少。
第二 單反有豐富的鏡頭群,從超廣角到長焦鏡頭,可以拍到你任何想要的畫面。
第三 單反有升格、延時攝影、4k、超采等電影機功能,讓畫面效果更加的震撼。
最后,單反價格低一二萬就搞定,同時輕巧便捷,是單兵作戰(zhàn)的利器。
總之,單反適合拍形象片、mv之類的片子。缺點是不適合長時間錄制。
攝像機,適合活動、節(jié)目以及大型直播長時間錄制,多用于電視臺新聞寫實采訪和專題片拍攝。
攝像機的缺點是沒有可換鏡頭,缺少景深感,體積笨重,攜帶不便。
5. 適合拍微電影的單反相機
要看你什么要求,影視是最燒錢的,如果是一般人或者學生拍電影的話,一般的DV就可以,或者有條件的話HD攝錄一體機是必要的,尤其對影視專業(yè)的學生來說,用DV就實在有點一般了。
再好一點的話可以是廣播級HD攝錄一體機,一般的HD攝錄一體機,像索尼PMW-EX1R,這個真正嚴格來說只能拍紀錄片或者婚慶,包括廣播級的,廣播級可以錄制電視視頻,一般的HD機要幾萬,廣播級至少也10萬以上,這是一個節(jié)點。這之下的這兩種機器,之所以不能跟電影院放映的影片相比的根本原因是畫面,因為真正好的電影都是用膠片拍的,數(shù)碼攝像還是無法跟膠片效果相提并論,畢竟色彩柔和性等諸多方面差距太大了。
不過也有畫面能跟膠片攝像機相比的非膠片攝像機,不過那叫數(shù)字攝像機,拍出來的片子也就是所謂的數(shù)字電影,不過效果跟膠片電影基本沒差,這類機器最實惠的當然是RED ONE和索尼F3,尤其是前者,基本上如果想要拍畫面好的片子的話,性價比最高的肯定是租用或者購買RED ONE了,RED ONE其實就極為專業(yè)了,裸機是沒法弄的,必須一整套配置,整個下來也要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當然如果你更有錢或者大制作,直接弄一套阿萊什么的膠片機,那一套幾百萬上千萬都不止了……當然還有一個最討巧的解決辦法,就是用5D2,價格沒HD攝像機那么貴,但拍出來的效果都能與膠片機媲美了,說實話我一直不明白RED ONE以下檔次的HD機有什么存在意義,就是因為5D2的拍攝效果遠遠優(yōu)于這些機器,價格還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