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變焦鏡頭焦距和實際距離
鏡頭不同:焦距25mm為廣角鏡頭,拍較大的場面時比較合適。焦距60mm為標準鏡頭,適合拍人像等近景,形變小。
監(jiān)控安裝:目前市面上監(jiān)控鏡頭常見的焦距有:1.6mm、2.8mm、3.6mm、4mm、6mm、8mm、12mm、16mm,25mm、60mm,另外還有變焦鏡頭。焦距越小,看的距離越近,角度畫面越寬,但遠處看不清;焦距越大,看的距離越遠,角度畫面越窄,但近距離反而看不清。
焦距注意事項
1、在高倍鏡下直接調(diào)焦。
2、不論鏡筒上升或是下降,眼睛始終操持往目鏡中觀察視野。
3、不了解物距的臨界值,物距調(diào)到2cm-3cm時仍在往上調(diào),同時轉(zhuǎn)動準焦螺旋的速度過快。
4、在使用低倍鏡后換用高倍鏡時,不要用手指直接轉(zhuǎn)動物鏡。
2. 變焦鏡頭焦距和實際距離不一樣
放大鏡是一個凸透鏡的一種使用,它是使物距小于焦距,就得到一個放大的虛像。當物距變時,像距也跟著變,規(guī)律是:1/物距+1/像距=1/焦距。
對于放大鏡使用又規(guī)定:使像成在明視距離處(25厘米)時的放大率為本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所以能推導(dǎo)出以下公式:放大倍數(shù)=1+25/f,其中f是焦距,單位是厘米。
為看清楚微小的物體或物體的細節(jié),需要把物體移近眼睛,這樣可以增大視角,使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一個較大的實像。但當物體離眼的距離太近時,反而無法看清楚。換句話說話,要明察秋毫,不但應(yīng)使物體對眼有足夠大的張角,而且還應(yīng)取合適的距離。
顯然對眼睛來說,這兩個要求是相互制約的,若在眼睛前面配置一個凸透鏡便能解決這一問題。凸透鏡是一個最簡單的放大鏡,是幫助眼睛觀察微小物體或細節(jié)的簡單的光學(xué)儀器。
擴展資料
用處:
1.放大物體的影像——放大鏡最主要的功能
把放大鏡放于物體前適當距離即可從透鏡內(nèi)觀看被放大的影像,留意物體實際上并沒有被放大。
2.聚焦取火——次要功能
在強光照射下,透鏡的焦點部位會特別光猛,焦點部分便會變焦或著火。
要注意放大鏡并不能放大角度。
兩個放大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放大倍數(shù)增大。
3. 鏡頭與焦距
鏡頭大小是指鏡頭的體積,與重量相關(guān)聯(lián)。相同材質(zhì)的鏡頭,體積越大,重量越重。反之亦然。
而焦距大小則與攝影的畫面視角相關(guān)聯(lián)。鏡頭的焦距越短,空間感越寬廣。鏡頭的焦距越長,空間透視感越弱。
換一種說法,比如使用變焦鏡頭拍視頻,先在廣角端,人物在畫面中很小,隨后旋轉(zhuǎn)變焦環(huán),畫面中的人物會隨著變焦環(huán)的旋轉(zhuǎn)而漸漸被拉近,直至整個臉充滿畫面。
4. 變焦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
NIKKOR 24-120mm f/4G ED VR鏡頭是標準變焦鏡頭,最近對焦距離0.45m,最大復(fù)制比率0.24倍,如果拍攝主體比較大,是可以的,如果拍攝對象體積較小,成像也就較小。
5. 鏡頭的焦距如何確定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問鏡頭焦距方面的知識,讓我很驚訝的是有人居然認為:焦距就是鏡頭的長度。為了幫助大家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基礎(chǔ)知識,今天就給大家講講焦距方面的知識。
一、焦距是什么?
在鏡頭上會有很多標識,其中就有焦距的標識。簡單來說焦距就是鏡頭的眼睛,決定了取景的范圍。
給大家舉個例子:在鏡頭上基本都會有這樣的標識“Canon EF-S 18-135mm f/3.5-5.6 IS”,其中18-135mm就代表了鏡頭的焦距,這兩個數(shù)字表示這個鏡頭的焦距是從70mm開始的,到200mm結(jié)束。
而鏡頭上標識的焦距有兩個數(shù)字,那就說明這只鏡頭是變焦鏡頭,它的焦距覆蓋了從70mm到200mm的整個焦距段。
另外,在鏡頭上一般還會有這樣的標識“Canon 50mm F1.4 USM”,其中50mm就表示鏡頭的焦距為50mm,而表示鏡頭焦距的數(shù)字只有一個,那就說明這只鏡頭為定焦頭。
鏡頭的焦距一般以數(shù)字表示,以mm為單位。單位很好理解,這里不多說,給大家講講鏡頭焦距的數(shù)字表示。
如果表示焦距的數(shù)字越小,那就說明這只鏡頭的焦距越短;而這只鏡頭的視野會越寬廣,取景范圍也越廣。因為取景范圍更廣,所以就能將更多的元素拍入鏡頭中,只是每個元素在畫面中占的面積會變小。
如果表示焦距的數(shù)字越大,那就說明這只鏡頭的焦距越長;而這只鏡頭的視野就會越窄,取景范圍也越窄。因為取景范圍窄,所以拍入鏡頭的元素就少,只是每個元素在畫面中占的面積會很大。
大家一定要讀懂上面這兩段話,這樣你才能更好的理解什么是焦距。理論知識看完了,給大家做案列展示,這樣就能理解焦距是什么了。
不同焦距拍攝同一場景的變化
另外,焦距的變化還會讓背景產(chǎn)生一定的虛化,如果你你想讓背景虛化而沒有大光圈做支持,那么你就可以變化焦距來獲得背景虛幻的效果。
不同焦段帶來的透視效果 和背景虛化效果
二、焦距與題材的關(guān)系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焦距方面的知識,下面我會講講不同的焦距適合拍攝什么樣的題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①超廣角
超廣角鏡頭一般是指焦距在24mm一下的,這種鏡頭的焦距小,視角非常寬廣,可以將更多的元素拍入鏡頭匯總,非常適合拍攝大場景,比如:風光題材、建筑題材等等。
超廣角攝影作品
②24mm和28mm
24mm和28mm的焦距是一個廣角鏡頭的焦距,主要用來拍攝風光??赡苡腥藭f:可以用廣角鏡頭來拍攝人像,的確可以,只要你用得好用廣角鏡頭來拍人像完全沒有問題。只是廣角鏡頭更多的是用來拍攝風光,這是它的主要作用。
廣角鏡頭攝影作品
③35mm
35mm這個焦距稱呼比較多,有人稱這個焦距為“大師焦距”、也有人稱這個焦距為“人文眼”。這個焦距對于拍攝人文類題材來說是非常好的,因為人文類題材既要表現(xiàn)人物與所處環(huán)境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還要表現(xiàn)人物和所處環(huán)境的相互互動,所以要保留足夠的景深。
35mm攝影作品
④50mm
50mm焦距的鏡頭被稱為標準鏡頭,可以用來拍攝人文題材、人像題材,這個焦距也被很多認稱為“大師焦距”。關(guān)于50mm的描述可能很多,我這里不做過多的贅述。只是會有很多人拿35mm和50mm做對比,這兩個焦距都不錯,看你喜歡,我個人偏向50mm。如果你選定好了那個焦距,建議你堅持用這個焦距,不要一下用35mm、一下用50mm,這兩個能用好一個就很不錯了。
50mm攝影作品
50mm攝影作品
⑤85mm
85mm這個焦距給大家講過很多,對于喜歡拍攝人像的人來說這個焦距是必須要選擇的。85mm對背景的虛化效果非常不錯,而且它還具有不錯的裁切能力,讓模特和鏡頭之間有一定的交流距離。
85mm攝影作品
⑥標準變焦鏡頭
標準變焦鏡頭就是24mm或者28mm起的,到70mm、85mm或者120mm結(jié)束的鏡頭。這種鏡頭就是日常掛機的鏡頭,適合拍攝很多題材。如果你只是個非常普通的攝影愛好者,沒什么要求,有什么拍什么,那么這個焦距就適合你了。
標準變焦鏡頭攝影作品
⑦100mm
100mm這個焦距基本上都是微距鏡頭,自然用來微距攝影是最好的。
微距攝影作品
⑧135mm
很多人都喜歡用135mm來拍攝人像,因為這個焦距拍攝人像也非常合適,大家在用135mm拍攝人像時,建議大家離模特遠一點。
135mm攝影作品
⑨200mm和300mm
200mm和300mm這個焦距就是大家常說的長焦了,長焦非常適合拍攝鳥、荷花、運動等等題材,簡單來說就是被拍攝物體距離你有一定的距離,但是不是很遠。另外,也有人用長焦拍人像,因為它的大光圈虛化效果很好。
長焦攝影作品
⑩超長焦
一般將焦距在300mm以上的稱之為超長焦鏡頭,超長焦鏡頭適合拍攝野生動物、運動類題材等等。很多初學(xué)攝影的人覺得超長焦非常好,其實這是因為沒用過。如果你不是專業(yè)拍攝這類題材的,基本上用不到超長焦。
超長焦攝影作品
總結(jié):今天先給大家講解了什么是焦距,接著給大家講解了不同焦距適合拍攝怎樣的題材??赡芎苋硕鄷f我用廣角鏡頭也能拍攝人像、我用標準頭也能拍攝花卉、動物等題材。這個是沒錯的,任何焦距都可以拍攝任何題材。只是從整體上來說這個焦距更適合拍攝這樣的題材。就像開車一樣,一般都是掛一檔起步,如果你能在二擋、三擋起步那也沒問題啊!
6. 變焦鏡頭焦距和實際距離不一致
鏡頭上有兩個可以轉(zhuǎn)動的圈,一個控制大小,一個控制焦距。
找個靜止有文字的畫面,先用其中變焦圈調(diào)整到合適大?。ㄈ绻{(diào)到最大還是覺得圖像不夠大,就把投影儀往后挪一些,部分低檔的投影儀是不能變焦的,只能靠前后挪調(diào)圖像大?。缓笥脤谷Π褕D像弄清楚就可以了
7. 變焦鏡頭焦距和實際距離有關(guān)嗎
根據(jù)光學(xué)變焦倍數(shù)的定義可以推算出:假設(shè)其最短焦距為10mm,100倍光學(xué)變焦鏡頭它的最長焦距將會是1000mm。注意這只是理論推算出來的參數(shù),我們需要先清楚照相機鏡頭光學(xué)變焦倍數(shù)的概念,它是指變焦鏡頭最長焦距與最短焦距之比。本題目列舉的100倍光學(xué)變焦倍數(shù),實際上目前照相機的光學(xué)變焦鏡頭是不可能做到的,一般都是數(shù)碼變焦可以達到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