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拍星云用什么鏡頭
1、選擇合適的拍照地點
星空照情境大致有兩種,一是曠野上的星空,另是城市中的星軌。前者是基礎,后者則多是在掌握星空的基本拍攝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在連拍+后期來實現(xiàn)。
想要拍出絢爛的星空圖應要注意遠離城市燈光及工業(yè)污染的影響,選擇光線較暗的地點如城市的遠郊或遠離光污染的其他地區(qū)。除了要避免城市燈光,還要盡力避免月光影響,所以選在農歷1-5/25-30(月光較弱)的時間進行拍攝更為合適。
2、確定拍攝方位
拍攝星空:如果要拍攝星空,那么你需要掌握銀河星云出現(xiàn)的位置,如果肉眼無法識別,可以通過尋星軟件(如star walk/Stellarium)進行查找定位。
拍攝星軌:星軌拉出的線條一般有三種,一種是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同心圓,一種是向南拍攝(產(chǎn)生的上下相對雙曲線),另外一種是向東/向西拍攝(左右相對的雙曲線)。根據(jù)畫面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位。
3、選擇合適的鏡頭及參數(shù)設置
拍攝星空最好選用大光圈廣角鏡頭,如果需要拍攝出完整的星軌則需要使用焦距較短的鏡頭(焦距較長的情況下只能拍攝到局部)。
拍攝星空需要采用手動模式(M檔),鏡頭切換到MF模式,對焦調到無限(∞符號),如果鏡頭無法進行自動調整,也可以在AF條件下放大畫面手動對焦后將模式調整為MF。
圖片格式同時記錄JPEG和Raw,JPEG格式用于查看而Raw格式用于最終制作,因為Raw可以很方便的調節(jié)白平衡曝光的功能參數(shù)。
(1)拍攝星空:大光圈保證進光亮,快門保持在30s以內,感光度、白平衡則根據(jù)現(xiàn)場環(huán)境進行調整,城市白平衡3000以下,郊區(qū)3400以下。
(參考參數(shù)1:曝光20s,快門線控制拍攝間隔25s,光圈f2.8,IOS2000)
(參考參數(shù)2:曝光30s,光圈f2.8,IOS1000)
(2)拍攝星軌:根據(jù)需要的星軌線條長度選擇30s以上的快門時間,模式為B 檔(沒有此撥盤的相機可在M檔中調整快門速度到bulb),光圈f5.6-8,再根據(jù)需要調整ISO等參數(shù),以確保曝光準確,通過鎖定快門線控制曝光時間以控制星軌長度。
4、城市星軌拍攝
對于城市星軌拍攝,為避免曝光過度,通常通過連續(xù)拍攝和后期疊加來實現(xiàn)。對于城市星軌拍攝,我們需要選擇晴朗無云無霾且肉眼可見星數(shù)較多的時候進行拍攝。
拍攝模式調為連拍,快門速度5-8s,通過數(shù)千張素材疊加,可實現(xiàn)完整的星軌圖。
后期可選擇Photoshop(復雜/細節(jié)處理)或者Startrails(簡便)等軟件進行處理。
2. 拍星云用什么照相機
拍星云用入門級別的單反即可拍攝。星云拍攝對鏡頭的素質要求比對相機的要求更高,要求是廣角大光圈鏡頭,而相機只要支持全手動曝光模式即可。
3. 單反拍星空用什么鏡頭
佳能6d2是全畫幅單反相機,配16-35/2.8鏡頭可以拍銀河和風景。佳能6D2相機,是一款很不錯的機子,綜合性能還是相當好的,用它足以滿足我們風光的拍攝或是商業(yè)性的輸出。而16-35鏡頭,是佳能大三元鏡頭之一,可以說,它就是為風光攝影而生的一款鏡頭,這個鏡頭的光圈恒定為2.8,不僅可以滿足我們日常風光的拍攝,而且也是拍攝星空等特殊題材的好鏡頭。
4. 普通單反能拍星空嗎
華為mate50專業(yè)模式拍星空是白色,是因為曝光過度或是周圍雜光影響,將光圈縮小或避開周圍雜光。
一般照相機,只要支持手動操作,并且能上三腳架,那么是能夠拍攝星空的,只是由于曝光時間太長,噪點嚴重,所以成像效果不好(噪點可能會比星星還亮、還多)。好的單反,大約能形成差不多的效果(取決于長時間曝光對噪點的抑制能力)。
5. 單反拍星云要什么設備
單反連接天文望遠鏡拍攝星云的參數(shù):基本要保證在1/100S以上;這樣才拍出較為清晰的月球,前面給大家提示ISO100-200就是為保證月亮清晰度和噪點少而選擇的。我們如果用ISO100我們的快門速度用1/100秒,那你就得選擇合適的光圈值,才能保證拍出橢圓形的星云。
6. 單反拍星云參數(shù)
M42屬于亮星云,不需要過大望遠鏡,如果你夠老手的話M42完全可以通過50×8的雙筒望遠鏡分辨出來,細節(jié)也可以呈現(xiàn)得比較好。我在昨天晚上沒有使用望遠鏡就已經(jīng)可以把M42拍了出來。器材如下:佳能5Ds+70-200二代鏡頭,HEQ5赤道儀拍照參數(shù)如下:ISO200 曝光時間120秒焦距200 光圈2.
8由此看來,要完成M42的拍攝對望遠鏡要求不高。推薦信達小黑,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選擇APO,可選70,80或130APO的望遠鏡。還可選擇RC天文望遠鏡。對了,RC天文望遠鏡是深空攝影鏡,效果很好。
7. 單反拍攝星云
在日出前40分鐘到達預定的觀測地點。這時是后半夜,城市中的非照明燈基本上都關了,可以順利地觀星。
七級光害不上濾鏡毛都拍不到,還得加一塊雙窄 如果用單反就用雙窄帶,如果買黑白冷凍就用sho 上雙窄濾鏡(彩色相機)或sho(黑白相機)拍發(fā)射星云或者行星狀星云,超新星遺跡都是可以的。
8. 拍攝星云至少要用什么相機
可以。
80eq的極限星等為11.5等左右,換而言之,理論上可以找到所有110個M天體。不過,凡是加上理論二字,說明在實踐中會有很多因素產(chǎn)生重要影響,主要有三: 深空天體的彌散,怎么理解?深空天體不像恒星,光度分布在一點,而是一個面,所以單位面積的亮度會比總亮度遜色很多。舉個例子,M33,風車星系,亮度6.3等,挺亮的吧?可問題是,視角2°!什么概念?它的直徑是滿月的四倍,覆蓋天區(qū)是滿月的16倍,這么一整塊區(qū)域的總亮度只有6.3!所以,我曾無數(shù)次找到過那顆距離其中心非常接近的7等星,可是卻怎么都看不到M33的蹤影。光污染,很容易理解,城市的光污染讓望遠鏡沒法達到理論上的極限星等,譬如上海市區(qū),8-9等已經(jīng)接近極限。觀測者操作技術,找深空不同于找月亮,一般通過星橋慢慢搜索,而這一過程非??简灮竟?。對于初學者而言,M42很容易找,但是亮度相仿的M31難度就高了一個數(shù)量級,問題就在于前者有明亮的獵戶腰帶三星作為導航,而后者就只有相對暗弱的奎宿十了(其實這也算容易的)。一般而言,絕大多數(shù)7等以上的深空都是比較容易找到的。樓上有朋友說找不到,只能說對天文了解比較膚淺。別的不說,昴星團1.4等,肉眼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豈有望遠鏡找不到之理。估計,也就是拿著望遠鏡,對著天空隨便搜索幾處,發(fā)現(xiàn)和預期相差甚遠,就把主觀片面的結論當做具有普世性的真理了。不要對觀測效果抱太高期望。除了昴星團,絕大多數(shù)深空觀測效果會讓你失望,特別是星云和星系(星團相對好些)。三樓說的很對,別看太陽,極其危險。我高中時就拿望遠鏡燒英語考卷,試想,那如果不是考卷,而是眼睛,收到匯聚后陽光的炙烤……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