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光圈參數
第一、首先是鏡頭的選擇。云海形成后是會在山間不停流動變化的,面積大的時候距離你很近,抬手就能拍到;但面積小的時候距離你會很遠,想去捕捉云海可能得翻過幾個山頭。因此必須依據所看到的不同狀態(tài)的云海來選擇鏡頭。一般云海距離較遠、比較稀疏的時候,選擇長焦鏡頭,遠處對焦,壓縮空間,云海飄蕩于山巒之間,可以拍出層次比較豐富的高山云海景觀;當云海面積大且距離很近時,選擇廣角或超廣鏡頭,把大面積云海收納到畫面中,蔚為壯觀;也可以進行局部對焦,體現云海的那種瀑布般的厚重效果。
第二,在不同的時間段拍攝云海,根據想得到的效果設定不同的白平衡。如果你想得到太陽落山時更“暖”的氛圍,可以把白平衡調整到“陰影模式”。不同的白平衡能呈現不同效果的畫面。也可以運用自定義白平衡,讓畫面更接近自然。
第三、巧妙運用“白加黑減”法則,當白天云海占據畫面中的五分之四及以上時,曝光度可適當增加,使云海更白;而減少曝光量則可以使從云海中射出光線或光柱變得更為明顯和強烈。
2. 單反 光圈
鏡頭的光圈等級從小到大如下:
16、14、13、11、10、9.0、8.0、7.1、6.3、5.6、5.0、4.5、4.0、3.5、3.2、2.8、2.5、2.2、2.0、1.8、1.6、1.4、1.2。
而最佳的光圈選擇方法如下:
專業(yè)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2~3級; 普通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4~5級(或者比最小光圈大1~2 級); 大孔徑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2~3級; 定焦距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3~4級; 變焦距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4~5級。
3. 單反光圈快門對照表
有測光系統的膠片相機就使用測光系統,如果沒有,就對照膠卷盒上的曝光對照表,不同感光度的膠卷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光圈快門組合,再講究一點,就購買測光表進行測光,這樣是最精確的。
4. 相機參數光圈
手機相機專業(yè)模式中主要分為以下參數:
一、感光度(ISO)
感光度的數值越大,畫面就會越亮,太高的ISO值會嚴重影響照片的畫質,使得畫面全是噪點,甚至出現一片死白的現象。而在光線較好的室外環(huán)境,ISO穩(wěn)定在100~200之間,可以拍出更好的畫質;暗光環(huán)境下關閉閃光燈,可以保留更好的環(huán)境氛圍。此外,感光度和快門時間也有很大的關系。
二、測光方式(M)
測光方式主要分為三種:
1.矩陣測光
矩陣測光模式是把畫面分割成數個不同區(qū)域,將各個區(qū)域所測的曝光值,經由機內的程序運算,求的最適合的光圈及快門組合。矩陣測光基本適用于所有場景。
2.中央重點測光
中央重點測光就是以畫面中央為測光的主要基準,再加上畫面其他的部分平均計算而得。矩陣測光適合人物特寫與風景,比如順光中的街頭小景、角落的靜物或是旅游人物照等。
3.點測光
點測光,是以畫面中心某一百分比的小區(qū)域為測光的依據,而其余的部分,無論明暗都不影響測光的結果,也稱作局部測光。點測光適用于亮度反差比較大的場景,如:舞臺照、藝術照,以及逆光場景下。
三、快門速度(S)
快門速度是攝影中常用的用于表達曝光時間的專門術語,即相機的快門開啟的有效時間長度,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曝光時間。
1/1000秒以上的快門速度(較快)適合拍攝快速運動的物體,快門速度越快越可以抓取運動的物體,使其清晰成像 ,如體育賽事的抓拍,飛翔的鳥兒等。
1/30秒以下的快門速度(較慢) 適合拍車流、星空等。在外界光線比較暗,比如拍攝夜景的情況下一般要求延長曝光時間,可以保留和拍攝更多的環(huán)境細節(jié)。(較長的快門時間需要搭配三腳架拍攝,否則達不到好的成像效果)
四、白平衡(WB)
白平衡是描述顯示器中紅、綠、藍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確度的一項指標。白平衡可根據環(huán)境選擇調節(jié),從而控制色溫,數值越高畫面越暖,反之,則畫面越冷。具體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拍攝環(huán)境或者個人的審美喜好來調節(jié),這里我就不多做解釋了。
五、對焦方式
手機的對焦方式,這里也主要分為3種:
1.單次自動對焦(AFS)
適合拍靜止的物體,精準度最高,也可用來拍近物;
2.連續(xù)自動對焦(AFC)
適合拍攝運動的物體,如鳥類、體育賽事等;
3.手動對焦(MF)
拍攝時,使用手動對焦可以簡單靈活的明確拍照主體,調節(jié)出我們想要的虛化效果。如:夜景光斑拍攝、人像攝影等。
5. 單反鏡頭光圈數值
單反相機鏡頭的數字代表鏡頭的焦段。
以“AF-S NIKKOR 18-55mm1:3.5-5.6G ED”這個型號來作為例子講解:
AF-S:是指適用于AF-S尺寸感光元件數碼單反相機的自動對焦鏡頭。(代表具有鏡頭超聲波對焦馬達,能夠更安靜快速地完成對焦)
NIKKOR:品牌名稱。
18-55mm:鏡頭是變焦鏡頭,鏡頭焦段相當于35MM相機是18MM~55MM。
35mm相機:之所以叫35mm相機是因為相機用的是寬度為35mm的電影膠卷。(35mm膠片的尺寸是36 x 24mm)
后來將這種電影膠卷專門裝在暗盒出售,稱呼135膠卷,所以35mm相機又叫135相機。
1:3.5-5.6:這個鏡頭的最大光圈值是1:3.5~1:5.6 就是在18MM焦段的最大光圈值是F3.5,在55MM焦段的最大光圈值是F5.6。
G:鏡頭馬達驅動對焦,沒有手動調節(jié)光圈環(huán)。
ED:在鏡頭組有ED低色散鏡片。
第一種是廣角鏡頭。本意義上的廣角鏡頭是指的焦距在35mm以下的鏡頭,比如28mm、24mm甚至是16mm的鏡頭。一般來說,24mm以下的鏡頭都稱為超廣角鏡頭了。鏡頭的焦距要乘以1.5或者1.6,所以,對于這類單反來說,16mm的才能算超廣角鏡頭。
第二種就是標準鏡頭。一般來說,焦距是50mm或者85mm。50mm的鏡頭視角跟人眼最接近,但也只能因為如此,想用好標頭很難,因為它不像超廣角或者微距鏡頭那樣,能拍出人眼無法感受到的畫面。85mm的鏡頭則一般是人像鏡頭。
第三種就是中長焦鏡頭,一般是100mm或者135mm。其中100mm的鏡頭一般是微距鏡頭,135mm的鏡頭也是人像鏡頭,只不過側重于半身人像,而85mm更側重于全身的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