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司單反鏡頭
哈蘇和蔡司哪個品質最好?
我具體解析如下:
一、就光學質量來說
1,徠卡是35mm底片的攝影鏡頭中,成像質量的佼佼者。
2,哈蘇雖然生產相機,但是哈蘇并不生產鏡頭。
3,哈蘇相機的鏡頭,是由蔡司提供的。
4,120相機的鏡頭,也就是哈蘇相機的鏡頭,蔡司幾乎堪稱佼佼者。
5,徠卡和哈蘇的鏡頭,沒有任何可比性,因為底片大小相差太大了。
6,在膠片時代,凡是要洗印或者印刷超過24寸的照片,幾乎都只會用120相機,而不是35mm相機。
只是由膠片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7,在數(shù)碼時代,手機,卡片機,aps相機,m43,全畫幅,都可以打印24寸以上的照片,而且效果還不錯。
更不要說尼康D850,索尼A7R3,索尼A7R4,佳能5DS這些高像素機型了。
萊卡的全畫幅的膠片相機和數(shù)碼相機,大多數(shù)都達不到尼康D850,索尼A7R3,索尼A7R4,佳能5DS的水平的了。
二、就耐用性來說,就故障率來說
1,尼康相機問世之后,就以堅固耐用,迅速贏得了戰(zhàn)地記者們的喜愛。從此,大家懂吧?
2,萊卡相機,其實經常是比較嬌嫩的了,需要愛護使用。
3,哈蘇相機,這個對于專業(yè)人士來說,是很耐用的。但是,如果借給不懂的人,或者說從來沒有用過哈蘇相機的人,就不好說了。
4,蔡司,蔡司很早很早以前是有相機的,質量還是比較耐用的。
三、就2020年代來說
1,萊卡依然是奢侈品玩具,并且?guī)缀鯖]有職業(yè)攝影師把萊卡用于干活賺錢的商業(yè)攝影。
萊卡基本上都是買來收藏的,炫耀的。
當然,也可以買來拍照,不過這種拍照也只是一種娛樂和休閑。
2,哈蘇依然是生產力工具,是頂級商業(yè)攝影的首選工具。
3,蔡司,依然提供一流的鏡頭,給各個廠商。
綜上所述,如果講綜合品質來說,還是哈蘇更勝一籌。
萊卡畢竟只是高級玩具。
2. 佳能蔡司鏡頭
都差不多,蔡司百微光圈全開沒優(yōu)勢,縮幾檔光圈之后比較有優(yōu)勢,邊緣成像強于Canon新百微。色散控制方面Canon新百微更好一些。但使用上肯定新百微要強,一是支持防抖,用來拍夜景人像的時候很有用(相信玩百微的,大部份時候都是把百微當人像頭來用,真正用來拍微距的時候不多)。
其次蔡司百微用在Canon機身上沒法自動對焦,只能當手動頭來用。 所以,假如要追求德味,有兩個建議:
一是最好換一個裂像對焦屏,以輔助手動對焦。
再其次,最好使用腳架,這方面推薦你可以咨詢一下ID是bredjssray的,對腳架很有研究。
3. 相機蔡司鏡頭
還有其他公司能做。
光刻機鏡頭不是只有蔡司能做,國際上也有其他公司能做。蔡司鏡頭組一般是指提供給荷蘭阿斯麥爾euv光刻機的,目前只有德國蔡司能做。但使用量更大的還有duv光刻機,能制做duv鏡頭組的還有日本尼康和佳能以及我國的中科院。
4. 尼康蔡司鏡頭
當然是索尼的好。
索尼單反相機繼承自美能達,美能達相機的市場占有率僅次于佳能尼康,曾經有一批穩(wěn)定的專業(yè)用戶,也是開創(chuàng)了自動對焦相機新時代的先鋒。G系列鏡頭是美能達的高級鏡頭,鏡頭前端有一個金圈,類似于佳能的L系列“紅圈”。擁有G頭是過去美能達玩家的追求,35/1.4G、85/1.4G、200/2.8G、80-200/2.8G和17-35/3.5G都是頂級鏡頭之列的。
數(shù)字時代美能達與柯尼卡合并,索尼又吸收了柯尼卡-美能達的相機事業(yè)部,G系列鏡頭的設計和生產線也繼承了下來。同時索尼與卡爾蔡司是長期的合作伙伴,于是確定了以卡爾蔡司鏡頭為最頂級、G系列鏡頭為次頂級高端鏡頭的序列。所以作為鏡頭標識而言,G是比蔡司低一檔次的鏡頭。
至于小DC上的鏡頭,標識只有參考價值,不能像單反鏡頭那樣當真。G表示這是一支精心設計、用料扎實(一般會使用非球面和異低色散鏡片)的鏡頭;蔡司鏡頭則證明該頭通過了卡爾蔡司質量認證并鍍有T*鍍膜。小DC上的鏡頭差別不會很大,這些G或蔡司鏡頭很可能都是一個設計組設計、一個生產線上生產的,標識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相機沒有“XX牌子性價比就是高”這一事,這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供銷市場,廠商間的競爭遠沒有外部看起來那么激烈,它們聯(lián)合謀求利潤最大化?;蛘哒f,越便宜的性價比就越高,因為對于光學與機械加工領域而言,品質提高與成本上升的關系是拋物線型不是直線型。
5. 蔡司單反鏡頭 系列
三種系列是蔡司鏡片的三個不同檔次的鏡片。A系列屬于最低檔次的,鏡片膜層還是使用的比較老的蓮花膜,但價格也比較親民;清銳系列屬于中檔,鏡片整體的透光率以及使用的鏡片膜層(升級到鉆立方銀膜)要比A系列要好。而明銳系列,屬于純德國進口的鏡片了,國內沒有生產的,膜層更進一步升級到鉑金膜。